|
癌癥的發(fā)癥過程一般都很漫長,從發(fā)生第一個癌細胞到因為癌癥死亡,多數(shù)情況下要經(jīng)歷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 在人有明顯癥狀感覺或者通過檢查手段發(fā)現(xiàn)時,往往腫瘤已經(jīng)較大,或者期別較晚了。 因此,癌癥的治愈率和生存率,主要取決于預防措施。 癌癥預防的概念: 切斷和消除人類癌癥的致癌因素的某一個環(huán)節(jié)或某一層次的作用,達到預防癌癥發(fā)生的目的。 科學家以及醫(yī)學研究人員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正確認識癌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機理可以避免癌癥的出現(xiàn),或者可以有效治療,避免因癌癥死亡或者減少死亡,具體歸納為三級,稱為癌癥的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消除或減少致病因素; 二級預防: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爭取發(fā)現(xiàn)早期癌或者癌前病變,在病情惡化前及時干預; 三級預防:對腫瘤患者采取積極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患者康復。目的在于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在三級預防中,一、二級預防最為重要,決定著癌癥的發(fā)病率、生存率。 對于胃癌來說,是相對容易預防的癌癥。 胃癌的一級預防,就是病因的預防。 胃癌的成因雖然不是十分明確,但已經(jīng)肯定的有以下幾個: 幽門螺桿菌感染、為高鹽飲食、吸煙酗酒、亞硝酸胺(腌漬食品)、新鮮蔬菜/水果攝入減少等(環(huán)境因素),只有約10%的胃癌與遺傳因素相關。 二級預防,就是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所謂的“三早”策略; 及時進行幽門螺桿菌和胃鏡篩查、積極治療胃癌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變,比如胃潰瘍、萎縮性胃炎(腸化、不典型增生)、腺瘤性息肉、肥厚性胃炎、疣狀胃炎、術后胃等。對高危人群進行定期胃鏡隨訪。 日本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期胃癌發(fā)病率已有一定程度下降,這一下降被歸因于環(huán)境因素改變。 冰箱的普遍使用保持了蔬菜、水果新鮮,減少了腌制食物的攝入; 與此同時,30余年來日本人均食鹽攝入量顯著減少,吸煙人數(shù)顯著下降。 日本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胃癌篩查,篩查顯著提高了早期胃癌檢出率,提高了5年,甚至10年生存率,但其降低胃癌發(fā)生風險的作用非常有限。 累積證據(jù)表明,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使胃癌發(fā)生風險下降約50%, 改變環(huán)境因素可使風險下降約25%,即有效的胃癌一級預防可使胃癌風險降低約75%; 二級預防主要是改變胃癌預后,對胃癌發(fā)生的預防作用不及一級預防,但仍可加納各地約15%的胃癌風險; 一級和二級預防結合,可累積降低90%的胃癌風險,見下圖。 具體來說,預防胃癌需要這么做! 1、預防和根治幽門螺桿菌感染 研究表明,通過規(guī)范藥物療法治愈幽門螺桿菌感染可預防胃癌發(fā)生,根除幽門螺桿菌將是降低胃癌發(fā)病率最有希望的策略。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腸型胃癌最重要的可控因素,約90%的非賁門部胃癌與其相關。 我國《幽門螺桿菌根除與胃癌防控的專家共識意見(2019)》明確指出,只要沒有抗衡因素,建議所有成年人都要根除治療; 而且,治療越早,受益越大,在淺表性胃炎階段根除,幾乎可100%預防腸型胃癌,最佳的治療年齡是18-40歲; 提倡分餐制,講究飲食衛(wèi)生和良好的飲食習慣,可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2、低鹽飲食 飲食要清淡少鹽,少吃或不吃鹽腌制食物。 高鹽食物可直接損傷胃黏膜;使胃酸分泌減少,并抑制內源性前列腺素(胃黏膜的重要保護因子)的合成;刺激胃黏膜,使胃黏膜細胞經(jīng)常分裂,增加形成胃癌的幾率;高鹽及鹽漬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硝酸鹽,在胃內被細菌轉變?yōu)閬喯跛猁},與食物中的胺結合成亞硝酸銨,這具有很強的致癌性。 腌制食物里面含有亞硝酸鹽,可能在胃里形成致癌物亞硝酸胺; 建議每天攝入食鹽應少于6克(2.4克鈉),這里還應包括醬油、醬菜、醬制品、復合調味品中的含鹽量。WHO提倡健康成年人每日5g鹽標準。 3、良好的飲食習慣,健康膳食 食物要新鮮,不吃霉變食品,不暴飲暴食,少吃煙熏、油炸食物,按時進餐,避免暴飲暴食。 熏制、燒烤類食物制作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多環(huán)芳烴污化合物,其中很多都具有強弱不同的致癌性。 4、平衡心態(tài),精神愉快 保持心理健康和心態(tài)平衡,適度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愉快樂觀,不生悶氣。 5、戒煙限酒 不飲烈性酒,不吸煙,及早戒煙。 香煙中尼古丁可通過多種機制損害胃黏膜(刺激胃黏膜下血管收縮和痙攣、胃運動功能失調、促進胃酸分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等等)。 煙草中除含有尼古丁等外,還有相當量的致癌物質,如假木賊尼古丁、二級胺、二乙胺等。這些物質在體內可以合成亞硝酸基正尼古丁和亞硝基假木賊堿。亞硝胺類物質是眾所周知重要的致癌物質,對多種癌癥有明顯的促發(fā)作用;吸煙又能降低人體的免疫力,所以,吸煙可誘發(fā)多種癌癥,對胃癌的發(fā)生也有明顯的促發(fā)作用。 酒精的化學成分主要是乙醇,乙醇能溶解胃黏液和生物膜,削弱胃黏膜保護屏障;促進胃酸的分泌;并可直接損傷胃黏膜。 6、定期檢查及治療 積極治療胃癌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變,定期胃鏡檢查和隨訪。 以下人群定期胃鏡隨訪: 1. 胃癌高發(fā)地區(qū)人群; 2. HP感染者; 3. 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手術后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4. 胃癌患者一級親屬; 5. 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攝入高鹽、腌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 6.存在消化道癥狀者:比如長期燒心、納差、飽脹、消瘦、貧血、上腹部疼痛、黑便等。 ![]() 主要參考文獻: 1. Sugano K. 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on the incidence of gastric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Gastric Cancer. 2019;22:435-445. 2. Shiotani A, Cen P, Graham DY. Eradication of gastric cancer is now both possible and practical. Semin Cancer Biol. 2013;23(6 Pt B):492-501. 3. Asaka M, Mabe K. Strategies for eliminating death from gastric cancer in Japan. Proc Jpn Acad Ser B Phys Biol Sci. 2014;90:251-25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