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厚土深耕
首先,我們先看下凈資產收益率最基本的概念,其他的概念都是衍生品,不過這些衍生品也比較重要。 凈資產收益率,英文縮寫ROE(Return on Equity)??醋置嬉馑家踩菀桌斫猓瑑糍Y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例如2019年公司A用1000萬元掙了200萬元,那么ROE=200/1000=20%。 這里我先延申一下,roe=20%,不代表你擁有100元的股票可以創(chuàng)造20元的價值,因為這100元股票不等于資本。假設PB=2,那對應的資本=100/2=50,即每年創(chuàng)造的利潤是50*20%=10元,即大概需要10年能把這100元的股票兌現(xiàn)了。 換個角度,PB/ROE=(市值/凈資產)/(凈利潤/凈資產)=市值/凈利潤=PE(市盈率)。套入上面的例子,PE=PB/ROE=2/20%=10,同樣是需要10年才能兌現(xiàn)出股票價值。 好了,回到正題,我們看ROE的這些兄弟姐妹們。ROE=凈利潤/凈資產,所以這些扣非ROE、加權ROE、攤薄ROE……實際上都是對分子(凈利潤)、分母(凈資產)的修訂。 歸母指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即合并報表中凈利潤-少數股東損益。例如2019年母公司貢獻利潤150萬,控股70%的子公司貢獻利潤50萬,合并報表凈利潤200萬,歸母凈利潤=150 50*70%=185萬。當然,下面的凈資產也是合并報表中的凈資產-少數股東權益(以下等同,忽略不提) 扣非歸母凈利潤則是在歸母凈利潤基礎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例如上例中母公司貢獻利潤150萬,其中有10萬是變賣資產所得,那么扣非歸母凈利潤是150-10 50*70%=175萬。 接下來,我們說說全面攤薄ROE、加權平均ROE,這里的重點是全面攤薄凈資產、加權平均凈資產,即對分母的修訂。 全面攤薄凈資產即期末凈資產,是一個節(jié)點概念。例如凈利潤是185萬,期初凈資產是1000萬,期末凈資產是1185萬,那么全面攤薄ROE=185/1185=15.6%。 加權平均凈資產就比較復雜了,是一個時期概念。還以上面為例,期間使用的資產即(期初凈資產 期末凈資產)/2=(1000 1850)/2=1092.5,即ROE=185/1092.5=16.9%。但是還這只是理想的情況。可能2019年3月起發(fā)行新股導致資產增加,又可能6月起分紅導致資產減少,我們還需要把2019年3-12月的資產增加,6-12月的資產減少也計算進去。 標準的公式是:ROE = P/(E0 NP÷2 Ei×Mi÷M0 - Ej×Mj÷M0)。 P對應于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NP為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E0為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期初凈資產;Ei為報告期發(fā)行新股或債轉股等新增的、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資產;Ej為報告期回購或現(xiàn)金分紅等減少的、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資產;M0為報告期月份數;Mi為新增凈資產次月起至報告期期末的累計月數;Mj為減少凈資產次月起至報告期期末的累計月數。 我個人覺得,加權平均扣非歸母凈資產收益率挺有意義,但是我們自己沒法計算,因為不知道資產使用的具體時長,就沒法加權,目前好像只有深圳部分上市公司公布了這個數據。目前使用比較多的是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扣非ROE,計算公式是:【當期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扣非利潤】 ÷ ((【期初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資產】 【期末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資產】) ÷ 2)。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我也是今天才好好辨別這些,如果有哪里不對,歡迎指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