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苦練功 · 完美身心 日月輝映與你,不見不散! 和諧。歡暢。自然。端莊。 最美練功人 在當代科學里面,理智與情感二者是對立的。 無論是科學也好,道德也好, 藝術也好,風俗習慣也好, 按照規(guī)定去做的就叫理智。 情感是受了外界刺激之后, 人的情緒變化,產生感受等等。 所以過去說,理智是受著理論制約的, 情感是人體內自發(fā)的、自由的。 一般人往往是用理智壓制情感, 或情感反抗理智。 西方弗洛依德的心理學就講這個問題: 認為理智壓抑本我、本能的情感的東西, 這兩個是不可調和的。 你想干的事,周圍環(huán)境不準許你干, 風俗習慣不許你干,或科學不許你干, 這些都是情感和理智之間的沖突,統一不了。 在氣功里,又把感情和理性統一了。 怎么統一的呢?從氣功學來講, 人練氣功之后,慢慢改變了參照系。 情緒是怎么來的? 人生下來之后,腦子里是很空的, 接受外界刺激時,這個刺激對生命有利,就高興, 對生命沒利便不高興, 這樣慢慢就在腦子里打上烙印了。 這個烙印成了判斷事物好壞的標準, 也就是在腦子里形成的參照系。 練了氣功可以慢慢把腦子里原有的參照系給改改。 兩個改法:一是在現有基礎上,把情趣水平提高了, 不在原來情趣層次里了。 把不適合于生命活動的那些要求, 從氣功科學的理論上講清了,就把它改變了, 這不是改變你現在的情趣、理論、知識, 而是改變你頭腦中的參照系。 參照系一改,生命活動就按照氣功的理論, 自然而然地這么走, 就不會發(fā)生那些不高興的情緒了。 這樣,理論和情緒不是統一了嗎? 一般的知識和感情是有矛盾的, 不是統一的觀念,不是統一的標準, 練氣功慢慢從參照系那統一了, 意識自然而然地就變了, 從這個高度上去統一理智與感情。
第二點,練氣功之后,慢慢就使身體里面發(fā)生各種變化,而且也懂得了意識運動的規(guī)律。 意識里的活動,正常的,不正常的, 對生命活動有利的,無利的, 我們從理論上認識了, 而且練功也體會到了。 這樣就能改變以前那種完全自然的、 散亂無章的生命活動的規(guī)律。 以前講過,人體里面有很多矛盾, 你給他打上的烙印是這樣的, 他給打上的烙印是那樣的, 因為我們對自身生命運動規(guī)律不認識, 都認為那些是自己本身的要求, 而實際上,那不是人的類本質的特殊表現。 人類本身是要前進的。
人往前走就應丟掉那些,不符合人的類本質所要求的東西。 可是還有人認為那些東西“真好”、“真美”, 這樣人就停留在原來的基礎上不能前進了。 練氣功認識這些問題以后,意識層次提高了, 自然就不去要求那些東西了, 不貪婪不追求它了,這就統一起來了。 當然,最根本的統一, 是將來練出超常智能之后, 對客觀世界的感受不一樣了, 原來認為“真的”、“美的”, 不認為它美了,情感變了。 有人會說,那人活著還有啥意思? 由于我們還沒體會到那種享受, 就把現在追求的各種享受、 各種欲望做為追求幸福的對象。 本文摘自老師《氣功科學概論》
探 索 生 命 奧 秘 · 爭 取 生 命 解 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