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調(diào)侃: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還不是過不好這一生?嚴格來說,讀書與我們平常穿衣沒有什么差別。不一樣的是,有人穿衣服是為了有個“遮羞布”,有人則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美”。讀書也是如此,即使沒有看得見的好處,也可以讓我們對自己有新的認知。 今天給大家推薦心理學(xué),都是我近一年讀過的,含金量相對比較高的書籍。千好萬好,不如先睹為好?? 《原生家庭》 豆瓣評分8.2 原生家庭的影響巨大,會讓我們重復(fù)原生家庭的生活模式。既然,家庭給我們帶來的傷害已是事實。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呢?首先要承認我們是獨立的個體。父母處理不好親密關(guān)系是父母的錯,與我們無關(guān)。其次,盡可能讓父母了解自己性格的不足,雖然這比較難。在這里,提醒下單身的小哥哥小姐姐們,對方原生家庭的和睦重要于現(xiàn)在的溫柔的體貼。 《我們?yōu)楹谓Y(jié)婚,又為何不忠》 豆瓣評分7.3 你也許聽到過這樣一句話: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很抱歉的告訴你,翻完這本書,你會發(fā)現(xiàn)“男人都是下半身思考的動物”是至理名言。這無關(guān)忠誠,不過是從基因的角度出發(fā),與多個女人交配能夠盡可能多的留下后代,反之亦然。比較“殘忍”地揭露了婚姻的“真相”,打破人們對愛情的幻想。哦,不得不說“時間管理”是對基因最虔誠的表現(xiàn)。 《自私的父母》 豆瓣評分8.1 這是我最近翻完的一本書,雖然不認同里面的一些觀點,如我們的性格缺陷是因為父母的傷害。不能否認的是,父母給我們帶來的傷害是確實存在的,但是這種傷害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或者社會把父母的愛完美化了。畢竟,父母也是俗人一個啊。 《為何家會傷人》 豆瓣評分7.6 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把父母過于完美化,同時,又認為自己是完美的。比較尷尬的是,前者給我們帶來一些看不見的傷害,后者讓我們陷入這種傷害里苦苦掙扎。 《當下的力量》 豆瓣評分8.2 你是否常常懷念過去,又對未來充滿期待?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過去的就過去了,未來也不可知。只有活在當下,感受生命里的每一個剎那,才能與自我發(fā)生有效的連接,從此,充實而愉悅。 ![]() 《第3選擇》 豆瓣評分7.5 ![]() 你了解自己嗎?了解對方嗎?知道雙方共同的目標嗎?看了這本書會讓我們發(fā)現(xiàn)生活中忽視的地方。如,我們常常以自己的視角給對方一個標簽,也以自己的思維去判斷某件事情的目標。如果放下個人成見,去理解對方想要表達的意思,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在這里,我把這本書列入心理學(xué)范疇。同類書籍《非暴力溝通》 ![]() 《最好的告別》 豆瓣評分9.0
死亡,是最好的教育。只有臨近死亡,才能夠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愿。問個你不太好聽的話題,如果你被醫(yī)生判了死刑,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人左右不了生,也無法遇見死。一時想不開的朋友可以去醫(yī)院的急救室溜達溜達,每天都有人被送去火葬場。之前在颯姐姐群里討論,希望在我國實現(xiàn)安樂死合法。類似電影《遺愿清單》 ![]() 花少說:庭前花開,閑來筆墨。是人生苦樂,亦是歲月長歌。字本牽絆,文乃寄托,我在此岸,等彼岸的你,長衫袖舞,把酒言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