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疫情的原因,這個寒假又有很多家庭要度過以宅家為主的時光了。 經(jīng)歷了去年漫長的居家學(xué)習(xí),有的父母對于與孩子的零距離相處有點(diǎn)“心有余悸”,有的父母卻很珍惜也享受這樣難得的親子時光。 同樣是陪伴孩子,為什么不同的父母會有不同的感受呢? 父母需要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才能真正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才能讓陪伴孩子的時光更加有質(zhì)量有效果。
Part 1 全心投入,珍惜陪伴孩子的時間 父母為了工作和生計忙碌,也是一種為家庭的付出,但不能因此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 有的父母適應(yīng)了長期快節(jié)奏的工作和生活,即使在十分有限的陪伴孩子的時間里也不能全心投入,一邊陪孩子一邊接打工作電話,或者流露出不耐煩的情緒,覺得陪孩子耽誤了工作。 可能面對職場,你會失去自我,對于工作的壓力,你會變得機(jī)械。但是回到家中,看到孩子的那一刻起,你應(yīng)該要感受到生活的氣息。 一個人愿意花時間在哪里,代表他的心在哪里,反映他真正重視的事情是什么。親子關(guān)系的建立也需要經(jīng)歷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
讓每分鐘的陪伴充滿意義! 充分利用好“高質(zhì)量的時間”,要用參與式的家庭活動來開展好陪伴的教育。 高質(zhì)量的時間指的是在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就要放開手上的事情,全心全意的與孩子玩耍,哪怕只有很短的時間。 做家務(wù)也是一種陪伴的方式。 陪伴不一定非要陪著孩子一起玩,也可以讓做家務(wù)成為陪伴孩子的方式。 雖然孩子表面上看起來沒有注意到父母是在做什么,但他卻用靈魂感知著這種陪伴。孩子對周圍的環(huán)境感知越是無意識,滲透進(jìn)靈魂的感知就越多。
Part 2 放下焦慮,讓彼此的相處更加有趣 父母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做的事情有很多,和孩子一起聊的話題也可以很豐富。 除了陪孩子寫作業(yè),陪孩子練琴,陪孩子上補(bǔ)習(xí)班,我們還可以陪孩子一起做運(yùn)動、一起玩游戲、一起做家務(wù),或者陪孩子一起看一場電影、來一場遠(yuǎn)足、參加一場有意義的公益活動…… 有的父母因為對教育的焦慮,和孩子說話內(nèi)容三句不離“學(xué)習(xí)”,結(jié)果不但將焦慮和緊張情緒傳遞給孩子,還讓彼此的相處變得枯燥乏味或者矛盾頻發(fā)。 你還記得第一次和孩子去游樂場的場景嗎?你還記得你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比他還要孩子氣的笑容嗎?孩子的快樂其實很簡單,看著他愉快地玩耍你有沒有一種熱淚盈眶的感覺? 父母如果能夠放松心情,營造愉快和諧的相處氛圍,親子時光也可以很美好。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孩子的童年是非常寶貴也是易碎、無法重來的,家長的陪伴對孩子的童年就變得非常重要。 愿為人父母者都能好好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不要留下人生的遺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