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夫醫(yī)道者,以濟世為良,以愈疾為善。蓋濟世者憑乎術,愈疾者仗乎法,故法之與術,悉出《內經》之玄機,此經固不可力而求,智而得也?!饎⑼晁亍端貑柌C氣宜保命集》 我國從古至今流傳下了不少的習俗,很多人小時候只是知道老人那么說一定有道理,也不問原因就那么做了。不過即便問原因,在那個年代沒怎么受到過教育的老人,也不一定能說出個一二來,所以在無解的情況下,很多人小時候只知道那是習俗,做就是了。就比如人去世后為何要停尸三天? 很多人不知道原因,但祖輩都那么做,就跟著那么做了。然而久而久之,就帶有了迷信的色彩,但其實這并非是因為迷信,有些習俗是有科學依據的,而關于人去世后為什么要停尸三天這個問題,原來扁鵲早已給出科學的答案。 停尸三天是否迷信? 人死后不能復生,且沒人知道世間有沒有輪回轉世,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是沒有的。即便某天科學能夠驗證人死后有輪回,或能夠通過科技手段讓人死而復生,也不能確定“復活”后的那個人,還是不是原來的那個人??偠灾?,生離死別是人生中一件無奈的事,為了表達對逝者的情感與尊重,一直以來每個地區(qū)都會有自己的葬俗文化,無論如何都會再送上最后一程。 我們的也有自己的葬俗文化,而其中有一點是必須要做的,那就是人死后都會停尸三天,這是為何?也許很多人認為,這是一種迷信,但由于祖輩都那么做,就跟著做了,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葬禮風俗。還有人認為,那是為了尊重逝去的人,及表達一種不舍的情感,所以人死后要停尸三天,算是一種最后的告別。 實際上,人死后停尸三天并非迷信,它是有科學依據的,扁鵲早已經給出了相關的答案,只是這個科學依據在人們的認可下,漸漸地演變成了葬禮上的必經儀式。 “死而復生”的太子 人死后之所以停尸三天,實則與神醫(yī)扁鵲有關,其背后還有一個故事。據史料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有一虢國太子不幸因病去世,也許是這位太子名聲很好,當時全國上下都為他的死感到哀痛。正好在這個時候,神醫(yī)扁鵲路過了這個國家,看到該國人們都帶著悲傷的神態(tài),心中感到很奇怪,于是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才知道是該國的太子因病剛剛去世。 因為自己是個醫(yī)生,扁鵲便繼續(xù)問這位太子是因為什么病才去世的,而有一個了解情況的醫(yī)生告訴他,是因為這位太子氣血不通,導致邪氣沒辦法排出體內,所以得了一種陽緩陰急的病,不治身亡。 扁鵲不愧是神醫(yī),對很多病癥都有了解,也知道人“假死”的癥狀,便讓人趕緊引進宮內,求見國君,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國君。國君聽后立即命人開館,情況真的像扁鵲所推測的那樣,這位太子并沒有死,而是進入了假死的狀態(tài),扁鵲為他施了幾針后,果然醒了。 避免假死狀態(tài)下人被活埋 扁鵲讓太子“死而復生”后,虢國皇宮上下在欣喜之余都對扁鵲的醫(yī)術稱贊不已,而扁鵲能使人“起死回生”的故事也傳開了,使得大家都認識了這位神醫(yī)。加上扁鵲的確在醫(yī)學上有很高的造詣,便成為了一代千古名醫(yī),為后人所敬仰。 而自從他成功讓虢國太子死而復生后,人們除去崇敬他高超的醫(yī)術,還明白了人沒氣不一定是死了,有可能是假死。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錯誤再發(fā)生,人死后最少都要停尸三天再入土安葬,同時還要在逝者臉上放黃紙,并有親屬在旁邊守護,避免悲劇的發(fā)生。 也許有人會疑惑,假死這種事只是個例吧,不過是被扁鵲碰上了。但在后世的考古中發(fā)現,因假死而被活埋的人不少,所以考古專家發(fā)現他們的棺材布都被抓變形了,因為他們在假死的狀態(tài)下,經歷了被活埋的慘劇。扁鵲救了虢國太子后,人們知道了這件事,便至少停尸三天,并演變成了一種習俗。一是為了避免假死的人被活埋,二是為了緬懷死者。 結語 在科學還沒那么發(fā)達的情況下,人們對死亡、對生命還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形成了很多認知上的誤區(qū),也在誤區(qū)之下、無意中造成了一些悲劇。而“假死”被活埋的現象,正是其中的一種。好在神醫(yī)扁鵲發(fā)現了這個問題,才使得這個科學得以流傳至今,避免了不該發(fā)生的悲劇,而這也正是科學的意義。 |
|
|
來自: 新用戶21974975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