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堅持課堂教學改革,守正創(chuàng)新 (一)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我校成立了以校長、分管副校長、各中層干部、教研組長、骨干教師代表等為主的課改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小組成員各自的職責,領導小組負責制定課改管理方案、教學質量獎勵辦法和修改完善教師績效考核方案。針對初中畢業(yè)班級明確其當年的目標任務,擬定工作措施,加強對畢業(yè)班工作過程的管理和指導,做到從制度激勵和過程管理方面向畢業(yè)班級有所側重。 (二)深化改革,強化師資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推動學校發(fā)展的根本力量。學校只有依靠教師才能引領學校的發(fā)展,實現(xiàn)辦學理念。我校采取“老帶新”的方式配備班主任,讓有經驗的班主任搭檔年輕教師,或讓年輕班主任搭檔有經驗任課教師,盡量均衡合理的搭配班級教師隊伍,形成良性的合作競爭關系,打造出一支有經驗、有新理念、有戰(zhàn)斗力的師資隊伍。 1.教學改革覓方法,塑造新理念。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鼓勵全體老師在教學中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嘗試,及時抓住課堂中的閃光點、成功點,總結、提煉、內化為經驗文字,學校定期評選出優(yōu)秀案例并在教師會組織交流學習。我們也要求教師在立足教材、扎根教材的同時遵循三個原則,一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的東西不能丟,二是遵循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三是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學重點。要求教師學新理念,用新教法,去獲取理想的教學效果。 2.教師培養(yǎng)和提升,學習真本領。“磨刀不誤砍柴工”。學校堅持“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加強對教師的培養(yǎng)和提升。一是落實集中培訓,讓教師的心“沉下去”。間周一次的校本培訓會,學校組織教師學習課堂課改的理論知識,重塑課堂教學理念。二是扎實校本教研,讓教師素質“提上去”。充分利用每周的校本教研活動時間,學校班子成員分科蹲班,深入教研組與其他教師一起聽課、評課,并參與主題研討活動。與任課教師面對面,共同探究各學科課堂教學模式。三是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教師“走出去”。學校輪流組織教師、教研組長、業(yè)務骨干到成都等地的知名學校學習取經,回校后上匯報課或匯報講座,讓更多老師能接觸教育“前沿”。 3.課堂教學大比武,展真我風采。錘煉教學基本功,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提升一直是我校教學教研的主題。我校要求所有任課教師原則上都申報參與教學比武活動(45周歲以下教師必須參加)。教師教學比武活動重點是進行教學基本功比武,主要形式為說課和授課兩個環(huán)節(jié)。說課主要闡述對課標及教材的理解,對學生基礎及特點的分析,介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介紹教學過程設計等。授課重點展示教師的基本教學素養(yǎng),包括教學觀念與知識功底、教學設計與教學組織實施能力,特別是教學語言、教學板書、教學儀態(tài)、教學示范等方面。通過開展教學大比武活動,引導教師加強理論學習,認真研究教學問題,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促進教師刻苦鉆研教學業(yè)務,努力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不斷提高自身業(yè)務能力,促進我校課堂教學水平的整體提升。 (三)以生為本,落實常規(guī)。一是思想引導,為什么學。學生入學初學校會進行一周的學習常規(guī)教育,利用校會、班會、隊會,校園廣播站、宣傳欄等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引導,明確學習的重要性。二是習慣養(yǎng)成,怎樣學。我校重視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從細節(jié)入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習慣,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方法;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整體知識框架的綜合性梳理和靈活運用,同時提高應試能力。三是學以致用,做好學生間的傳幫帶。古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校特別重視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的建構,我們堅信:教好一個學生、幫助一批學生,帶動一個班級,影響整個學校,如此良性循環(huán)。 二、狠抓課堂教學常規(guī),做實細節(jié)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和發(fā)展的生命線,無論是在應試教育的過去還是在新課改的今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始終是一切教育理念的落腳點和歸宿點,而教學管理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在為教學服務,為了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必須抓好教學常規(guī)管理。 (一)把功夫下在課前,認真?zhèn)浜妹恳惶谜n 教師上一堂課并不難,上一堂有質量的課就不容易,其功夫應該下在課前。我校要求教師課前認真鉆研教材,仔細備課。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習題,備可能出現(xiàn)的教學中的意外情況、備教法和學法、備板書設計,必要時采取集體討論的方式備課。教導處不定期抽查老師的備課情況,并及時反饋整改。 (二)把精力放在課內,認真上好每一堂課 學校嚴格落實課程計劃,要求教師盡可能做到每堂課有所收獲,明確本堂課教學目標;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當堂檢查、反饋和鞏固。教導處組織隨堂聽課,不打招呼,聽后個別交換意見,提出要求和建議。同時結合教研組教學計劃開展每期每人獻一節(jié)課活動,全校教師都可以聽,然后進行評課,共同研討課堂教學的經驗和做法。 (三)把輔導加在課后,做好培優(yōu)輔困工作 學校檢查學生作業(yè)批改情況做到三看:一看作業(yè)布置質量,二看作業(yè)布置數(shù)量,三看教師批改情況。學校檢查重點看教師的批改記錄和對學生的個別輔導情況。嚴格落實“培優(yōu)輔困”工作,主要做法是要求老師每周利用課余時間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跟蹤、記錄。學校每個月進行一次檢查,將情況及時反饋給老師。學生間也開展一對一的互助活動,以減輕老師的負擔,借此學習優(yōu)異的學生知識也得到了鞏固,受助同學也能得到一定提高。 三、探索教學綠色發(fā)展,樹立特色 (一)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我校地處偏遠鄉(xiāng)村,多年來大量優(yōu)秀學生外流,剩下的學生底子薄、基礎差、兩極分化嚴重,留守學生較多,家庭教育跟不上,習慣差、成績差的雙差生比比皆是。根據(jù)我校的生源情況和現(xiàn)行成都市中考評估導向,我們堅持不分快慢班,從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在教學中逐漸形成了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模式(三分教學模式):即學生分層、備課分層、授課分層。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教師首先必須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了然于胸,這樣才能在教學中有的放矢。我校根據(jù)班級學生的成績、自主學習能力、智力情況等因素,結合教材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為后面授課分層打下基礎。 對學生進行分組后,教師在備課時便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備課,在備課的過程中,對A、B、C組的同學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這必須在備課時體現(xiàn)出來。這樣在實際的教學中才能做到有針對性,不至于使分層教學留于形式。同時結合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實際情況,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步驟、教學方法上進行分層。 對學生分層授課。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我們不可能在同一堂課里將不同組的學生在不同的課室上課。所以我校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強化目標意識,另一方面課堂既有面向全體學生的環(huán)節(jié),主攻基本目標,又有兼顧優(yōu)、后進生的環(huán)節(jié),分解層次目標。即使是在共性指導階段也要把握課堂提問的層次,讓各類學生都學有所得。在講授知識時提問中等生,利用他們在認識上的不完善,把問題展開,進行知識的研究。通過我們的努力,學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 (二)質量分析,齊抓共管。我們發(fā)現(xiàn)做好質量分析,總結經驗,發(fā)現(xiàn)問題,制定措施,做好落實,可以促進老師、學生共同提高。我校要求各年級組、教師、學生,無論大考小試,都要進行深入細致全面的分析,具體做法是:每次考試后,各年級組組織各科教師對所教學科的學生成績、教學方法、課外輔導、學生興趣與積極性和因材施教等方面進行分析,大家相互交流、探討,針對問題制定整改補救措施。學生個人也從學習成績,學習情緒,身體狀態(tài),努力程度,學習習慣等方面進行自我剖析,制定好學習計劃。各年級組對教師,教師對學生做好跟蹤反饋。 (三)班子參與,課堂高效。為了強化教學管理,規(guī)范教師的上課行為,避免教師上課的盲目性,全面提高教師備課、授課質量,了解一線真實的教情學情,感受體驗課堂的全部信息,并使課堂動起來,活起來。我校堅持領導班子進課堂,上主科、聽教研。根據(jù)要求,班子成員每人每期至少要上一門基礎考試學科,每周參與聽課節(jié)數(shù)不少于3節(jié)。聽課時課前不提前通知授課教師,根據(jù)學校課程表確定“領導進課堂”具體時間、班級、對象。聽完課后針對授課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與授課教師進行交流,及時分析教學中的亮點及改進意見。并積極參與課后評課,與聽課人員一起對授課教師提出中肯意見和建議,幫助教師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問題,促進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每周五學校班子成員召開碰頭會,交流分享各自的聽課情況,集體進行教學診斷,商討教學對策,促使學校課堂教學務實、高效。 四、咬定德育不放松,教學相長 教育教學從來就是一個整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生死相依,不離不棄。我校秉承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樂者樂學的校園文化,樹立了“樂學者,楷模垂范”的學習理念,開展一系列活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豐富德育活動形式,助力學生成長 學校德育教育做到了每月一主題,月月各不同。學校每月圍繞當月主題開展一次全校性的文藝活動,活動融入到每周的升旗儀式中去,一周一班一特色的升旗儀式,是全校師生一次心靈的洗禮。學生們在舞臺上展示青春的風采與活力,表達對夢想的追尋與渴求,或訴說親情、友情,或釋放學習生活的壓力?;顒幼屗麄兗瓤朔藢W習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又能以昂揚的斗志激情面對后面的學習旅程。此外,學校還通過主題班隊會、藝體節(jié)、愛心捐贈、主題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等多樣的教育活動,幫助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二)抓實班級常規(guī)管理,助推班級生態(tài) 我們從落實班級常規(guī)管理制度入手,堅持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教育。學校德育處每周對各班學生的禮儀、衛(wèi)生、紀律、兩操等進行統(tǒng)計評分,下一周的升旗儀式上通報,每學期對各班班務工作進行嚴格的評比打分,確保班級“班風正、學風濃、習慣好”。杜絕后期管理中出現(xiàn)“懶、散、亂、臟”現(xiàn)象發(fā)生,形成各班乃至全校風清氣正的班級生態(tài),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思想教育常抓不懈,形成健康人格 現(xiàn)在學生身體成熟普遍較早,心理發(fā)展卻有所延緩,叛逆心較強。尤其是農村學生多是留守兒童,家庭教育長期跟不上,學生逆反心理更重!針對這些情況,我校堅持對學生進行理想前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努力幫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成才觀,貫徹互幫互助互愛,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理念,腳踏實地的努力學習,將感恩和關愛傳遞下去,讓社會高揚感恩的旋律…… 躍馬揚鞭趕先進,乘風破浪爭上游!目前,我校與其余兄弟學校尚有較大差距。我們堅信,有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有兄弟學校的成功經驗,有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有我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能把模范九義校辦成老百姓家門口的滿意學校! |
|
|
來自: 云哥7tz6c7y122 > 《他山之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