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漢代 詩文精選》大全集 (181—310篇)

 暮云深 2019-12-07

漢代詩歌,中國西漢初至東漢末大約400年間的詩歌創(chuàng)作。包括文人創(chuàng)作和民間歌謠,而以兩漢樂府和東漢末年的文人五言詩成就最高。

漢代詩歌是在《詩經(jīng)》、《楚辭》和秦、漢民歌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大致經(jīng)歷了從民間歌謠到文人創(chuàng)作、從樂府歌辭到文人徒詩即“古詩”、從四言體到五言體、從騷體到七言體、從敘事詩到抒情詩的發(fā)展過程。漢武帝時期,正式建立樂府官署,由精通音樂的李延年充任協(xié)律都尉,負(fù)責(zé)制定樂譜和訓(xùn)練樂員,同時大規(guī)模地搜集民歌配樂演唱。樂府官署的設(shè)置,使?jié)h代民歌得以大量保存,在漢代文人詩壇特別冷落的情況下放射出異常絢爛的光彩,從而形成了中國詩歌史上繼《詩經(jīng)》、《楚辭》之后的第三個重要發(fā)展階段。

漢樂府民歌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其中有些詩揭露了官僚貴族的豪奢與殘暴,反映了勞動人民生活的痛苦,展現(xiàn)了漢代社會尖銳的階級對立,傳達(dá)出被壓迫人民憤怒反抗的呼聲。如《相逢行》、《婦病行》、《東門行》等;有些詩反映了戰(zhàn)爭和徭役帶給人民的痛苦和災(zāi)難,如《十五從軍征》、《戰(zhàn)城南》、《飲馬長城窟》、《古歌》等;有些詩反映了青年男女的愛情和棄婦的痛苦哀怨,如《上邪》、《有所思》、《上山采蘼蕪》、《白頭吟》、《怨歌行》、《孔雀東南飛》等;還有些詩反映了社會動亂給人們帶來的不幸,如《枯魚過河泣》、《烏生》等等。在藝術(shù)上,漢樂府民歌多采用敘事的形式,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和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如《孤兒行》、《陌上?!?、《孔雀東南飛》;語言樸實凝練,不事雕琢,如《江南》;句式上靈活多樣,有四言、雜言,而其最大貢獻(xiàn)是開創(chuàng)并完成了五言詩的形式,不僅影響到東漢文人五言詩的創(chuàng)作,而且直接為建安詩歌的繁榮奠定了基礎(chǔ)。

與漢樂府民歌比較,漢代文人寫詩的很少。西漢文人詩主要有以劉邦《大風(fēng)歌》為代表的楚歌,傳統(tǒng)典雅的四言詩以韋孟《諷諫詩》等為代表。直到東漢時期,在漢樂府民歌的影響下,文人五言詩才開始出現(xiàn)。班固的《詠史》是第一首文人五言詩。其后文人五言詩如雨后春筍,如張衡的《同聲歌》、秦嘉的《贈婦詩》、趙壹的《刺世疾邪詩》等。其中代表了漢代文人五言詩最高成就的,是無名氏的《古詩十九首》?!豆旁娛攀住返淖髡叽蠖际切┦б馕娜耍娭兴惆l(fā)的大都是他們失志傷時、離愁別怨及人生無常的憂憤情緒,在藝術(shù)上達(dá)到了相當(dāng)成熟的階段,因此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中國文學(xué)史上早期文人五言詩的典范。劉勰在《文心雕龍·明詩》中稱譽它為“五言之冠冕”,給予極高的評價。

漢樂府民歌主要保存在《宋書·樂志》和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中;漢代文人詩主要保存在《史記》、《漢書》、《后漢書》以及南朝梁蕭統(tǒng)《文選》、南朝陳徐陵《玉臺新詠》中。今人逯欽立輯有《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漢詩》。

《漢代 詩文精選》大全集 (181—310篇)

181.東征賦

兩漢:班昭

惟永初之有七兮,余隨子乎東征。時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將行。乃舉趾而升輿兮,夕予宿乎偃師。遂去故而就新兮,志愴悢而懷悲!

明發(fā)曙而不寐兮,心遲遲而有違。酌鞰酒以弛念兮,喟抑情而自非。諒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陳力而相追。且從眾而就列兮,聽天命之所歸。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徑欲從誰?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

歷七邑而觀覽兮,遭鞏縣之多艱。望河洛之交流兮,看成皋之旋門。既免脫于峻崄兮,歷滎陽而過卷。食原武之息足,宿陽武之桑間。涉封丘而踐路兮,慕京師而竊嘆!小人性之懷土兮,自書傳而有焉。

遂進(jìn)道而少前兮,得平丘之北邊。入匡郭而追遠(yuǎn)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亂之無道兮,乃困畏乎圣人。悵容與而久駐兮,忘日夕而將昏。到長垣之境界,察農(nóng)野之居民。睹蒲城之丘墟兮,生荊棘之榛榛。惕覺寤而顧問兮,想子路之威神。衛(wèi)人嘉其勇義兮,訖于今而稱云。蘧氏在城之東南兮,民亦尚其丘墳。唯令德為不朽兮,身既沒而名存。

惟經(jīng)典之所美兮,貴道德與仁賢。吳札稱多君子兮,其言信而有徵。后衰微而遭患兮,遂陵遲而不興。知性命之在天,由力行而近仁。勉仰高而蹈景兮,盡忠恕而與人。好正直而不回兮,精誠通于明神。庶靈祇之鑒照兮,佑貞良而輔信。

亂曰:君子之思,必成文兮。盍各言志,慕古人兮。先君行止,則有作兮。雖其不敏,敢不法兮。貴賤貧富,不可求兮。正身履道,以俟時兮。修短之運,愚智同兮。靖恭委命,唯吉兇兮。敬慎無怠,思嗛約兮。清靜少欲,師公綽兮。

182.外戚世家序

兩漢:司馬遷

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非獨內(nèi)德茂也,蓋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興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興也以有娀,紂之殺也嬖妲己。周之興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故《易》基《乾》《坤》,《詩》始《關(guān)雎》,《書》美釐降,《春秋》譏不親迎。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禮之用,唯婚姻為兢兢。夫樂調(diào)而四時和,陰陽之變,萬物之統(tǒng)也。可不慎與?人能弘道,無如命何。甚哉,妃匹之愛,君不能得之于臣,父不能得之于子,況卑不乎!即歡合矣,或不能成子姓;能成子姓矣,或不能要終:豈非命也哉?孔子罕稱命,蓋難言之也。非通幽明,惡能識乎性命哉?

183.報孫會宗書

兩漢:楊惲

惲材朽行穢,文質(zhì)無所底,幸賴先人余業(yè),得備宿衛(wèi)。遭遇時變,以獲爵位。終非其任,卒與禍會。足下哀其愚,蒙賜書教督以所不及,殷勤甚厚。然竊恨足下不深推其終始,而猥隨俗之毀譽也。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過;默而息乎,恐違孔氏各言爾志之義。故敢略陳其愚,惟君子察焉。

惲家方隆盛時,乘朱輪者十人,位在列卿,爵為通侯,總領(lǐng)從官,與聞?wù)?。曾不能以此時有所建明,以宣德化,又不能與群僚同心并力,陪輔朝庭之遺忘,已負(fù)竊位素餐之責(zé)久矣。懷祿貪勢,不能自退,遂遭變故,橫被口語,身幽北闕,妻子滿獄。當(dāng)此之時,自以夷滅不足以塞責(zé),豈意得全首領(lǐng),復(fù)奉先人之丘墓乎?伏惟圣主之恩不可勝量。君子游道,樂以忘憂;小人全軀,說以忘罪。竊自念過已大矣,行已虧矣,長為農(nóng)夫以末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園治產(chǎn),以給公上,不意當(dāng)復(fù)用此為譏議也。

夫人情所不能止者,圣人弗禁。故君父至尊親,送其終也,有時而既。臣之得罪,已三年矣。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炰羔,斗酒自勞。家本秦也,能為秦聲。婦趙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數(shù)人,酒后耳熱,仰天撫缶而呼烏烏。其詩曰:“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是日也,奮袖低昂,頓足起舞;誠滛荒無度,不知其不可也。惲幸有余祿,方糴賤販貴,逐什一之利。此賈豎之事,污辱之處,惲親行之。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栗。雖雅知惲者,猶隨風(fēng)而靡,尚何稱譽之有?董生不云乎:“明明求仁義,??植荒芑裾?,卿大夫之意也。明明求財利,??掷Хφ撸酥乱?。”故道不同,不相為謀,今子尚安得以卿大夫之制而責(zé)仆哉!

夫西河魏土,文侯所興,有段干木、田子方之遺風(fēng),漂然皆有節(jié)概,知去就之分。頃者足下離舊土,臨安定,安定山谷之間,昆戎舊壤,子弟貪鄙,豈習(xí)俗之移人哉?于今乃睹子之志矣!方當(dāng)盛漢之隆,愿勉旃,毋多談。

184.尚德緩刑書

兩漢:路溫舒

漢昭帝逝世,昌邑王劉賀被廢黜,漢宣帝劉詢剛剛登上皇位。路溫舒呈上奏書,奏書說:

昭帝崩,昌邑王賀廢,宣帝初即位,路溫舒上書,言宜尚德緩刑。其辭曰:

“臣聞齊有無知之禍,而桓公以興;晉有驪姬之難,而文公用伯。近世趙王不終,諸呂作亂,而孝文為太宗。由是觀之,禍亂之作,將以開圣人也。故桓、文扶微興壞,尊文、武之業(yè),

澤加百姓,功潤諸侯,雖不及三王,天下歸仁焉。文帝永思至德,以承天心,崇仁義,省刑罰,通關(guān)梁,一遠(yuǎn)近,敬賢如大賓,愛民如赤子,內(nèi)恕情之所安而施之于海內(nèi),是以囹圄空虛,天下太平。夫繼變化之后,必有異舊之恩,此賢圣所以昭天命也。“往者,昭帝即世而無嗣,大臣憂戚,焦心合謀,皆以昌邑尊親,援而立之。然天不授命,淫亂其心,遂以自亡。深察禍變之故,乃皇天之所以開至圣也。故大將軍受命武帝,股肱漢國,披肝膽,決大計,黜亡義,立有德,輔天而行,然后宗廟以安,天下咸寧。臣聞《春秋》正即位,大一統(tǒng)而慎始也。陛下初登至尊,與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命之統(tǒng),滌煩文,除民疾,存亡繼絕,以應(yīng)天意。

“臣聞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獄之吏是也。秦之時,羞文學(xué),好武勇,賤仁義之士,貴治獄之吏,正言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故盛服先王不用于世⒅,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譽諛之聲日滿于耳,虛美熏心,實禍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賴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饑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獄亂之也。夫獄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復(fù)生,絕者不可復(fù)屬。《書》曰:“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jīng)?!苯裰为z吏則不然,上下相驅(qū),以刻為明,深者獲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獄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離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計歲以萬數(shù)。此仁圣之所以傷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則樂生,痛則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做囚人不勝痛,則飾詞以視之,吏治者利其然,則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卻,則鍛練而周內(nèi)之;蓋奏當(dāng)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余辜。何則?成練者眾,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獄吏專為深刻,殘賊而亡極,媮為一切,不顧國患,此世之大賊也。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贝私约怖糁L(fēng),悲痛之辭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獄;敗法亂正,離親塞道,莫甚乎治獄之吏,此所謂一尚存者也?!?/p>

“臣聞烏鳶之卵不毀,而后鳳凰集;誹謗之罪不誅,而后良言進(jìn)。故古人有言:“山藪臧疾,川澤納污,瑾瑜匿惡,國君含詬?!蔽ū菹鲁u謗以招切言,開天下之口,廣箴諫之路,掃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寬刑罰,以廢治獄,則太平之風(fēng)可興于世,永履和樂,與天亡極,天下幸甚?!?/p>

上善其言。

185.與劉伯宗絕交詩

兩漢:朱穆

北山有鴟,

不潔其翼。

飛不正向,

寢不定息。

饑則木覽,

飽則泥伏。

饕餮貪污,

臭腐是食。

填腸滿嗉,

嗜欲無極。

長鳴呼鳳,

謂鳳無德。

鳳之所趨,

與子異域。

永從此訣,

各自努力。

186.同聲歌

兩漢:張衡

邂逅承際會,得充君后房。

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湯。

不才勉自竭,賤妾職所當(dāng)。

綢繆主中饋,奉禮助蒸嘗。

思為苑蒻席,在下蔽匡床。

愿為羅衾幬,在上衛(wèi)風(fēng)霜。

灑掃清枕席,鞮芬以狄香。

重戶結(jié)金扃,高下華燈光。

衣解巾粉御,列圖陳枕張。

素女為我?guī)煟瑑x態(tài)盈萬方。

眾夫希所見,天老教軒皇。

樂莫斯夜樂,沒齒焉可忘。

187.雜詩二首

兩漢:孔融

巖巖鐘山首,赫赫炎天路。

高明曜云門,遠(yuǎn)景灼寒素。

昂昂累世士,結(jié)根在所固。

呂望老匹夫,茍為因世故。

管仲小囚臣,獨能建功祚。

人生有何常,但患年歲暮。

幸托不肖軀,且當(dāng)猛虎步。

安能苦一身,與世同舉厝。

由不慎小節(jié),庸夫笑我度。

呂望尚不希,夷齊何足慕。

遠(yuǎn)送新行客,歲暮乃來歸。

入門望愛子,妻妾向人悲。

聞子不可見,日已潛光輝。

孤墳在西北,常念君來遲。

褰裳上墟丘,但見蒿與薇。

白骨歸黃泉,肌體乘塵飛。

生時不識父,死后知我誰。

孤魂游窮暮,飄搖安所依。

人生圖嗣息,爾死我念追。

俯仰內(nèi)傷心,不覺淚沾衣。

人生自有命,但恨生日希。

188.別詩四首

兩漢:佚名

其一

骨肉緣枝葉,結(jié)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

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

昔為鴛和鴦,今為參與辰。

昔者長相近,邈若胡與秦。

惟念當(dāng)乖離,恩情日以新。

鹿鳴思野草,可以喻嘉賓。

我有一樽酒,欲以贈遠(yuǎn)人。

愿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

其二

黃鵠一遠(yuǎn)別,千里顧徘徊。

胡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

何況雙飛龍,羽翼臨當(dāng)乖。

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懷。

請為游子吟,泠泠一何悲。

絲竹厲清聲,慷慨有余哀。

長歌正激烈,中心愴以摧。

欲展清商曲,念子不得歸。

俯仰內(nèi)傷心,淚下不可揮。

愿為雙黃鵠,送子俱遠(yuǎn)飛。

其三

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燕婉及良時。

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

參辰皆已沒,去去從此辭。

行役在戰(zhàn)場,相見未有期。

握手一長嘆,淚為生別滋。

努力愛春華,莫忘歡樂時。

生當(dāng)復(fù)來歸,死當(dāng)長相思。

其四

燭燭晨明月,馥馥秋蘭芳。

芬馨良夜發(fā),隨風(fēng)聞我堂。

征夫懷遠(yuǎn)路,游子戀故鄉(xiāng)。

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yán)霜。

俯觀江漢流,仰視浮云翔。

良友遠(yuǎn)別離,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

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

189.北征賦

兩漢:班彪

余遭世之顛覆兮,罹填塞之阨災(zāi)。舊室滅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遂奮袂以北征兮,超絕跡而遠(yuǎn)游。

朝發(fā)軔于長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宮。歷云門而反顧,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鄉(xiāng)。慕公劉之遺德,及行葦之不傷。彼何生之優(yōu)渥,我獨罹此百殃?故時會之變化兮,非天命之靡常。

登赤須之長阪,入義渠之舊城。忿戎王之淫狡,穢宣后之失貞。嘉秦昭之討賊,赫斯怒以北征。紛吾去此舊都兮,騑遲遲以歷茲。

遂舒節(jié)以遠(yuǎn)逝兮,指安定以為期。涉長路之綿綿兮,遠(yuǎn)紆回以樛流。過泥陽而太息兮,悲祖廟之不修。釋余馬于彭陽兮,且弭節(jié)而自思。日晻晻其將暮兮,睹牛羊之下來。寤曠怨之傷情兮,哀詩人之嘆時。

越安定以容與兮,遵長城之漫漫。劇蒙公之疲民兮,為強秦乎筑怨。舍高亥之切憂兮,事蠻狄之遼患。不耀德以綏遠(yuǎn),顧厚固而繕藩。首身分而不寤兮,猶數(shù)功而辭鱤。何夫子之妄說兮,孰云地脈而生殘。

登鄣隧而遙望兮,聊須臾以婆娑。閔獯鬻之猾夏兮,吊尉漖于朝那。從圣文之克讓兮,不勞師而幣加?;莞感钟谀显劫?,黜帝號于尉他。降幾杖于藩國兮,折吳濞之逆邪。惟太宗之蕩蕩兮,豈曩秦之所圖。

隮高平而周覽,望山谷之嵯峨。野蕭條以莽蕩,迥千里而無家。風(fēng)猋發(fā)以漂遙兮,谷水灌以揚波。飛云霧之杳杳,涉積雪之皚皚。雁邕邕以群翔兮,□雞鳴以嚌嚌。

游子悲其故鄉(xiāng),心愴悢以傷懷。撫長劍而慨息,泣漣落而沾衣。攬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故。夫何陰曀之不陽兮,嗟久失其平度。諒時運之所為兮,永伊郁其誰愬?

亂曰:夫子固窮游藝文兮,樂以忘憂惟圣賢兮?達(dá)人從事有儀則兮,行止屈申與時息兮?君子履信無不居兮,雖之蠻貊何憂懼兮?

190.霍光傳(節(jié)選)

兩漢:班固

霍光,字子孟,票騎將軍去病弟也。父中孺,河?xùn)|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侍者衛(wèi)少兒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畢歸家,娶婦生光,因絕不相聞。久之,少兒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貴幸。既壯大,乃自知父為霍中孺,未及求問,會為票騎將軍擊匈奴,道出河?xùn)|,河?xùn)|太守郊迎,負(fù)弩矢先驅(qū)至平陽傳舍,遣吏迎霍中孺。中孺趨入拜謁,將軍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為大人遺體也?!敝腥娣龇殿^,曰:“老臣得托命將軍,此天力也?!比ゲ〈鬄橹腥尜I田宅奴婢而去。還,復(fù)過焉,乃將光西至長安,時年十余歲,任光為郎,稍遷諸曹侍中。去病死后,光為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出則奉車,入侍左右,出入禁闥二十余年,小心謹(jǐn)慎,未嘗有過,甚見親信。 征和二年,衛(wèi)太子為江充所敗,而燕王旦、廣陵王胥皆多過失。是時上年老,寵姬鉤弋趙倢伃有男,上心欲以為嗣,命大臣輔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屬社稷。上乃使黃門畫者畫周公負(fù)成王朝諸侯以賜光。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宮,病篤,光涕泣問曰:“如有不諱,誰當(dāng)嗣者?”上曰:“君未諭前畫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鄙弦怨鉃榇笏抉R大將軍,日磾為車騎將軍,及太仆上官桀為左將軍,搜粟都尉桑弘羊為御史大,皆拜臥內(nèi)床下,受遺詔輔少主。明日,武帝崩,太子梟尊號,是為孝昭皇帝。帝年八歲,政事一決于光。遺詔封光為博陸侯。

光為人沉靜詳審,長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須髯。每出入下殿門,止進(jìn)有常處,郎仆射竊識視之,不失尺寸,其資性端正如此。初輔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fēng)采。殿中嘗有怪,一夜群臣相驚,光召尚符璽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奪之,郎按劍曰:“臣頭可得,璽不可得也!”光甚誼之。明日,詔增此郎秩二等。眾庶莫不多光。

光與左將軍桀結(jié)婚相親,光長女為桀子安妻,有女年與帝相配,桀因帝姊鄂邑蓋主內(nèi)安女后宮為倢伃,數(shù)月立為皇后。父安為票騎將軍,封桑樂侯。光時休沐出,桀輒入代光決事。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長公主。公主內(nèi)行不修,近幸河間丁外人。桀、安欲為外人求封,幸依國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光不許。又為外人求光祿大夫,欲令得召見,又不許。長主大以是怨光。而桀、安數(shù)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慚。自先帝時,桀已為九卿,位在光右。及父子并為將軍,有椒房中宮之重,皇后親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顧專制朝事,由是與光爭權(quán)。

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懷怨望。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鹽鐵,為國興利,伐其功,欲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于是蓋主、上官桀、安及弘羊皆與燕王旦通謀,詐令人為燕王上書,言光出都肄羽林,道上稱蹕,太官先置;又引蘇武前使匈奴,拘留二十年不降,還乃為典屬國,而大將軍長史敞亡功為搜粟都尉;又擅調(diào)益莫府校尉;光專權(quán)自恣,疑有非常,臣旦愿歸符璽,入宿衛(wèi),察奸臣變。候司光出沐日奏之。桀欲從中下其事,桑弘羊當(dāng)與諸大臣共執(zhí)退光。書奏,帝不肯下。

明旦,光聞之,止畫室中不入。上問:“大將軍安在?”左將軍桀對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庇性t召大將軍。光入,免冠軍頓首謝,上曰:“將軍冠。朕知是書詐也,將軍亡罪?!惫庠唬骸氨菹潞我灾??”上曰:“將軍之廣明,都郎屬耳。調(diào)校尉以來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且將軍為非,不須校尉?!笔菚r帝年十四,尚書左右皆驚,而上書者果亡,捕之甚急。桀等懼,白上:“小事不足遂。”上不聽。

后桀黨與有譖光者,上輒怒曰:“大將軍忠臣,先帝所屬以輔朕身,敢有毀者坐之?!弊允氰畹炔桓覐?fù)言,乃謀令長公主置酒請光,伏兵格殺之,因廢帝,迎立燕王為天子。事發(fā)覺,光盡誅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蓋主皆自殺。光威震海內(nèi)。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迄十三年,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武帝六男獨有廣陵王胥在,群臣議所立,咸持廣陵王。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光內(nèi)不自安。郎有上書言:“周太王廢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雖廢長立少可也。廣陵王不可以承宗廟?!毖院瞎庖狻9庖云鋾曍┫喑ǖ龋蔀榫沤?,即日承皇太后詔,遣行大鴻臚事少府樂成、宗正德、光祿大夫吉、中郎將利漢迎昌邑王賀。

賀者,武帝孫,昌邑哀王子也。既至,即位,行淫亂。光憂懣,獨以問所親故吏大司農(nóng)田延年。延年曰:“將軍為國柱石,審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選賢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嘗有此否?”延年曰:“伊尹相殷,廢太甲以安宗廟,后世稱其忠。將軍若能行此,亦漢之伊尹也?!惫饽艘幽杲o事中,陰與車騎將軍張安世圖計,遂召丞相、御史、將軍、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會議未央宮。光曰:“昌邑王行昏亂,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驚鄂失色,莫敢發(fā)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離席按劍,曰:“先帝屬將軍以幼孤,寄將軍以天下,以將軍忠賢能安劉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將傾,且漢之傳謚常為孝者,以長有天下,令宗廟血食也。如令漢家絕祀,將軍雖死,何面目見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議,不得旋踵。群臣后應(yīng)者,臣請劍斬之?!惫庵x曰:“九卿責(zé)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當(dāng)受難?!庇谑亲h者皆叩頭,曰:“萬姓之命在于將軍,唯大將軍令。”

光即與群臣俱見白太后,具陳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廟狀。皇太后乃車駕幸未央承明殿,詔諸禁門毋內(nèi)昌邑群臣。王入朝太后還,乘輦欲歸溫室,中黃門宦者各持門扇,王入,門閉,昌邑群臣不得入。王曰:“何為?”大將軍跪曰:“有皇太后詔,毋內(nèi)昌邑群臣?!蓖踉唬骸靶熘文梭@人如是!”光使盡驅(qū)出昌邑群臣,置金馬門外。車騎將軍安世將羽林騎收縛二百余人,皆送廷尉詔獄。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光敕左右:“謹(jǐn)宿衛(wèi),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負(fù)天下,有殺主名?!蓖跎形醋灾?dāng)廢,謂左右:“我故群臣從官安得罪,而大將軍盡系之乎?”頃之,有太后詔召王。王聞?wù)伲饪?,乃曰:“我安得罪而召我哉!”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帳中,侍御?shù)百人皆持兵,期門武士陛戟,陳列殿下。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聽詔。光與群臣連名奏王,……荒淫迷惑,失帝王禮誼,亂漢制度,……當(dāng)廢?!侍笤t曰:“可?!惫饬钔跗鸢菔茉t,王曰:“聞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天下?!惫庠唬骸盎侍笤t廢,安得天子!”乃即持其手,解脫其璽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馬門,群臣隨送。王西面拜,曰:“愚戇不任漢事?!逼鹁统溯浉避?。大將軍光送至昌邑邸,光謝曰:“王行自絕于天,臣等駑怯,不能殺身報德。臣寧負(fù)王,不敢負(fù)社稷。愿王自愛,臣長不復(fù)見左右?!惫馓槠?。群臣奏言:“古者廢放之人屏于遠(yuǎn)方,不及以政,請徙王賀漢中房陵縣?!碧笤t歸賀昌邑,賜湯沐邑二千戶。昌邑群臣坐亡輔導(dǎo)之誼,陷王于惡,光悉誅殺二百余人。出死,號呼市中曰:“當(dāng)斷不斷,反受其亂?!?/p>

光坐庭中,會丞相以下議定所立。廣陵王已前不用,及燕刺王反誅,其子不在議中。近親唯有衛(wèi)太子孫號皇曾孫在民間,咸稱述焉。光遂與丞相敞等上奏曰:“《禮》曰:‘人道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笞谕鏊茫瑩裰ё訉O賢者為嗣。孝武皇帝曾孫病已,武帝時有詔掖庭養(yǎng)視,至今年十八,師受《詩》、《論語》、《孝經(jīng)》,躬行節(jié)儉,慈仁愛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廟,子萬姓。臣昧死以聞?!被侍笤t曰:“可?!惫馇沧谡齽⒌轮猎鴮O家尚冠里,洗沐賜御衣,太仆以軨車迎曾孫就齋宗正府,入未央宮見皇太后,封為陽武侯。而光奉上皇帝璽綬,謁于高廟,是為孝宣皇帝。

明年,下詔曰:“夫褒有德,賞元功,古今通誼也。大司馬大將軍光宿衛(wèi)忠正,宣德明恩,守節(jié)秉誼,以安宗廟。其以河北、東武陽益封光萬七千戶。”與故所食凡二萬戶。賞賜前后黃金七千斤,錢六千萬,雜繒三萬匹,奴婢百七十人,馬二千匹,甲第一區(qū)。

自昭帝時,光子禹及兄孫云皆中郎將,云弟山奉車都尉侍中,領(lǐng)胡越兵。光兩女婿為東西宮衛(wèi)尉,昆弟、諸婿、外孫皆奉朝請,為諸曹大夫,騎都尉、給事中。黨親連體,根據(jù)于朝廷。光自后元秉持萬機,及上即位,乃歸政。上謙讓不受,諸事皆先關(guān)白光,然后奏御天子。光每朝見,上虛己斂容,禮下之已甚。

光秉政前后二十年。地節(jié)二年春病篤,車駕自臨問光病,上為之涕泣。光上書謝恩曰:“愿分國邑三千戶,以封兄孫奉車都尉山為列侯,奉兄驃騎將軍去病祀。”事下丞相御史,即日拜光子禹為右將軍。

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喪。太中大夫任宣與侍御史五人持節(jié)護(hù)喪事。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lǐng),衣五十篋,璧珠璣玉衣,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臧槨十五具。東園溫明,皆如乘輿制度。載光尸柩以辒辌車,黃屋在纛,發(fā)材官輕車北軍五校士軍陳至茂陵,以送其葬。謚曰宣成侯。發(fā)三河卒穿復(fù)士,起冢祠堂。置園邑三百家,長丞奉守如舊法。

初,霍氏指西漢權(quán)臣霍光子孫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則不遜,不遜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眾必害之?;羰媳鼨?quán)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愛厚之,宜以時抑制,無使至亡?!睍希m報聞。

其后,霍氏誅滅,而告霍氏者皆封。人為徐生上書曰:“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注:突,煙囪,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yuǎn)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yīng)。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座,而不錄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xiāng)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請之。今茂陵徐福數(shù)上書言霍氏且有變,宜防絕之。鄉(xiāng)使福說得行,則國亡裂土出爵之費,臣亡逆亂誅滅之?dāng)?。往事既已,而福獨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貴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發(fā)灼爛之右。”上乃賜福帛十匹,后以為郎。

宣帝始立,謁見高廟,大將軍霍光從驂乘,上內(nèi)嚴(yán)憚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車騎將軍張安世代光驂乘,天子從容肆體,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誅。故俗傳之曰:“威震主者不畜?;羰现湥扔隍壋??!?/p>

贊曰:霍光以結(jié)發(fā)內(nèi)侍,起于階闥之間,確然秉志,誼形于主。受襁褓之托,任漢室之寄,當(dāng)廟堂,擁幼君,摧燕王,仆上官,因權(quán)制敵,以成其忠。處廢置之際,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遂匡國家,安社稷。擁昭立宣,光為師保,雖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然光不學(xué)亡術(shù),暗于大理,陰妻邪謀,立女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顛覆之禍,死財三年,宗族誅夷,哀哉!昔霍叔封于晉,晉即河?xùn)|,光豈其苗裔乎?金日磾夷狄亡國,羈虜漢庭,而以篤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將,傳國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內(nèi)侍,何其盛也!本以休屠作金人為祭天主,故因賜姓金氏云。

《漢代 詩文精選》大全集 (181—310篇)

191.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fēng),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yuǎn),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

192.艷歌行

兩漢:佚名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

兄弟兩三人,流宕在他縣。

故衣誰當(dāng)補,新衣誰當(dāng)綻。

賴得賢主人,攬取為吾袒。

夫婿從門來,斜柯西北眄。

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見。

石見何累累,遠(yuǎn)行不如歸。

193.蘭若生春陽

兩漢:佚名

蘭若生春陽,涉冬猶盛滋。

愿言追昔愛,情款感四時。

美人在云端,天路隔無期。

夜光照玄陰,長嘆戀所思。

誰謂我無憂,積念發(fā)狂癡。

194.諷諫詩

兩漢:韋孟

肅肅我祖,國自豕韋,黼衣朱紱,四牡龍旂。彤弓斯征,撫寧遐荒,總齊群邦,以翼大商,迭披大彭,勛績惟光。至于有周,歷世會同。王赧聽譖,實絕我邦。我邦既絕,厥政斯逸,賞罰之行,非由王室。庶尹群后,靡扶靡衛(wèi),五服崩離,宗周以隊。我祖斯微,遷于彭城,在予小子,勤誒厥生,厄此嫚秦,耒耜以耕。悠悠嫚秦,上天不寧,乃眷南顧,授漢于京。

于赫有漢,四方是征,靡適不懷,萬國逌平。乃命厥弟,建侯于楚,俾我小臣,惟傅是輔。兢兢元王,恭儉凈一,惠此黎民,納彼輔弼。饗國漸世,垂烈于后,乃及夷王,克奉厥緒。咨命不永,唯王統(tǒng)祀,左右陪臣,此惟皇士。

如何我王,不思守保,不惟履冰,以繼祖考!邦事是廢,逸游是娛,犬馬繇繇,是放是驅(qū)。務(wù)彼鳥獸,忽此稼苗,烝民以匱,我王以愉。所弘非德,所親非悛,唯囿是恢,唯諛是信。睮々諂夫,咢咢黃發(fā),如何我王,曾不是察!既藐下臣,追欲從逸,嫚彼顯祖,輕茲削黜。

嗟嗟我王,漢之睦親,曾不夙夜,以休令聞!穆穆天子,臨爾下土,明明群司,執(zhí)憲靡顧。正遐由近,殆其怙茲,嗟嗟我王,曷不此思!

非思非鑒,嗣其罔則,彌彌其失,岌岌其國。致冰匪霜,致隊靡嫚,瞻惟我王,昔靡不練。興國救顛,孰違悔過,追思黃發(fā),秦繆以霸。歲月其徂,年其逮耇,于昔君子,庶顯于后。我王如何,曾不斯覺!黃發(fā)不近,胡不時監(jiān)!

195.納諫

述行賦

兩漢:蔡邕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是時梁冀新誅,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貴于其處。又起顯陽苑于城西,人徒凍餓,不得其命者甚眾。白馬令李云以直言死,鴻臚陳君以救云抵罪。璜以余能鼓琴,白朝廷,敕陳留太守發(fā)遣余。到偃師,病不前,得歸。心憤此事,遂托所過,述而成賦。

余有行于京洛兮,遘淫雨之經(jīng)時。涂迍邅其蹇連兮,潦污滯而為災(zāi)。乘馬蟠而不進(jìn)兮,心郁悒而憤思。聊弘慮以存古兮,宣幽情而屬詞。

夕宿余于大梁兮,誚無忌之稱神。哀晉鄙之無辜兮,忿朱亥之篡軍。歷中牟之舊城兮,憎佛肸之不臣。問寧越之裔胄兮,藐髣髴而無聞。

經(jīng)圃田而瞰北境兮,晤衛(wèi)康之封疆。迄管邑而增感嘆兮,慍叔氏之啟商。過漢祖之所隘兮,吊紀(jì)信于滎陽。

降虎牢之曲陰兮,路丘墟以盤縈。勤諸侯之遠(yuǎn)戍兮,侈申子之美城。稔濤涂之愎惡兮,陷夫人以大名。登長坂以凌高兮,陟蔥山之峣陘;建撫體以立洪高兮,經(jīng)萬世而不傾?;厍途越底栀猓「妨绕洚愋?。岡岑紆以連屬兮,溪谷夐其杳冥。迫嵯峨以乖邪兮,廓嚴(yán)壑以崢嶸。攢棫樸而雜榛楛兮,被浣濯而羅生。步亹菼與臺菌兮,緣層崖而結(jié)莖。行游目以南望兮,覽太室之威靈。顧大河于北垠兮,瞰洛汭之始并。追劉定之攸儀兮,美伯禹之所營。悼太康之失位兮,愍五子之歌聲。

尋修軌以增舉兮,邈悠悠之未央。山風(fēng)汩以飆涌兮,氣懆懆而厲涼。云郁術(shù)而四塞兮,雨濛濛而漸唐。仆夫疲而劬瘁兮,我馬虺隤以玄黃。格莽丘而稅駕兮,陰曀曀而不陽。

哀衰周之多故兮,眺瀕隈而增感。忿子帶之淫逆兮,唁襄王于壇坎。悲寵嬖之為梗兮,心惻愴而懷慘。

乘舫州而泝湍流兮,浮清波以橫厲。想宓妃之靈光兮,神幽隱以潛翳。實熊耳之泉液兮,總伊瀍與澗瀨。通渠源于京城兮,引職貢乎荒裔。操吳榜其萬艘兮,充王府而納最。濟西溪而容與兮,息鞏都而后逝。愍簡公之失師兮,疾子朝之為害。

玄云黯以凝結(jié)兮,集零雨之溱溱。路阻敗而無軌兮,涂濘溺而難遵。率陵阿以登降兮,赴偃師而釋勤。壯田橫之奉首兮,義二士之俠墳。 佇淹留以候霽兮,感憂心之殷殷。并日夜而遙思兮,宵不寐以極晨。候風(fēng)云之體勢兮,天牢湍而無文。彌信宿而后闋兮,思逶迤以東運。見陽光之顥顥兮,懷少弭而有欣。

命仆夫其就駕兮,吾將往乎京邑。皇家赫而天居兮,萬方徂而星集。貴寵煽以彌熾兮,僉守利而不戢。前車覆而未遠(yuǎn)兮,后乘驅(qū)而競及。窮變巧于臺榭兮,民露處而寢洷。消嘉谷于禽獸兮,下糠粃而無粒。弘寬裕于便辟兮,糾忠諫其骎急。懷伊呂而黜逐兮,道無因而獲人。唐虞渺其既遠(yuǎn)兮,常俗生于積習(xí)。周道鞠為茂草兮,哀正路之日歰。

觀風(fēng)化之得失兮,猶紛挐其多遠(yuǎn)。無亮采以匡世兮,亦何為乎此畿?甘衡門以寧神兮,詠都人而思?xì)w。爰結(jié)蹤而回軌兮,復(fù)邦族以自綏。

亂曰:跋涉遐路,艱以阻兮。終其永懷,窘陰雨兮。歷觀群都,尋前緒兮??贾f聞,厥事舉兮。登高斯賦,義有取兮。則善戒惡,豈云茍兮?翩翩獨征,無儔與兮。言旋言復(fù),我心胥兮。

196.魯靈光殿賦

兩漢:王延壽

魯靈光殿者,蓋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初,恭王始都下國,好治宮室,遂因魯僖基兆而營焉。遭漢中微,盜賊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見隳壞,而靈光巋然獨存。意者豈非神明依憑支持,以保漢室者也。然其規(guī)矩制度,上應(yīng)星宿,亦所以永安也。予客自南鄙,觀藝于魯,睹斯而眙曰:“嗟乎!詩人之興,感物而作。故奚斯頌僖,歌其路寢。而功績存乎辭,德音昭乎聲。物以賦顯,事以頌宣。匪賦匪頌,將何述焉?”遂作賦曰:

粵若稽古,帝漢祖宗,浚哲欽明。殷五代之純熙,紹伊唐之炎精。荷天衢以元亨,廓宇宙而作京。敷皇極以創(chuàng)業(yè),協(xié)神道而大寧。于是百姓昭明,九族敦序。乃命孝孫,俾侯于魯。錫介珪以作瑞,宅附庸而開宇。乃立靈光之秘殿,配紫微而為輔。承明堂于少陽,昭列顯于奎之分野。瞻彼靈光之為狀也。則嵯峨嶵嵬,峞巍畾果。吁可畏乎,其駭人也。迢峣倜償,豐麗博敞。洞翏轕乎,其無垠也。邈希世而特出,羌瑰譎而鴻紛。屹山峙以紆郁,隆崛勿乎青云,郁坱圠以嶒厷,崱繒綾而龍鱗。汩硙硙以璀璨,赫燡燡而燭坤。狀若積石之鏘鏘,又似乎帝室之威神。崇墉岡連以嶺屬,朱闕巖巖而雙立。高門擬于閶闔,方二軌而并入。于是乎乃歷夫太階,以造其堂。俯仰顧眄,東西周章。彤彩之飾,徒何為乎?浩浩涆涆,流離爛漫,皓壁暠曜以月照,丹柱歙而電烻,霞駁云蔚,若陰若陽。瀖濩磷亂,煒煒煌煌。隱陰夏以中處,霐寥窲以崢嶸。鴻爌炾以爣閬,飋蕭條而清冷。動滴瀝以成響,殷雷應(yīng)其若驚。耳嘈嘈以失聽,目敻敻而喪精。駢密石與瑯玕,齊玉珰與壁英。遂排金扉而北入,霄靄靄而晻暖。旋室便娟以窈窕,洞房叫窱而幽邃。西廂踟躕以閑宴,東序重深而奧秘。屹鏗瞑以勿罔,屑黡翳以懿濞?;赉ゃて潴@斯,心????1而發(fā)悸。于是詳察其棟宇,觀其結(jié)構(gòu),規(guī)矩應(yīng)天,上憲觜陬。倔佹云起,欽離摟,三間四表,八維 九隅,萬楹叢倚,磊砢相扶,浮柱岧嵽以星懸,漂峣峣而枝拄。飛梁偃蹇以虹指,揭蘧蘧而騰湊。層櫨磥以岌峨,曲枅要紹而環(huán)句。芝栭欑羅以戢孴,枝牚杈枒而斜據(jù)。傍夭蟜以橫出,互黝糾而搏負(fù)。下岪蔚以璀錯,上崎義而重注。捷獵鱗集,支離分赴。縱橫駱驛,各有所趣。爾乃懸棟結(jié)阿,天窗綺疏。圓淵方井,反植荷蕖。發(fā)秀吐榮,菡萏披敷。綠房紫菂,窋咤垂珠,云楶藻棁,龍桶雕鏤。飛禽走獸,因木生姿。奔虎攫挐以梁倚,仡奮亹而軒鬐。蛟龍騰驤以蜿蟺,頷若動而躨跜。朱鳥舒翼以峙衡,騰蛇 蟉虬而繞榱。白鹿孑于欂櫨,蟠暾宛轉(zhuǎn)而承楣。狡兔跧伏于柎側(cè),猨狖攀椽而相追。玄熊冉炎以龂龂,卻負(fù)載而蹲跠。齊首目以瞪眄,徒徒而狋狋,胡人遙集于上楹,儼雅跽而相對。仡欺??以雕穴,?2顤顟而睽睢。狀若悲愁于危處,憯顰蹙而含悴。神仙岳岳于棟間。玉女窺窗而下視。忽瞟眇以響像,若鬼神之仿佛。圖畫天地,品類群生。雜物奇怪,山神海靈。寫載其狀,托之丹青。千變?nèi)f化,事各繆形。隨色象類,曲得其情。上紀(jì)開辟,遂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伏羲鱗身,女媧蛇軀。鴻荒樸略,厥狀睢盱。煥炳可觀,黃帝唐虞。軒冕以庸,衣裳有殊。下及三后,淫妃亂主。忠臣孝子,烈士貞女。賢愚成敗,靡不載敘。惡以誡世,善以示後。于是乎連閣承宮,馳道周環(huán)。陽榭外望,高樓飛觀。長途升降,軒檻曼延。漸臺臨池,層曲九成。屹然特立,的爾殊形。高徑華蓋,仰看天庭。飛陛揭孽,緣云上征。中坐垂景,頫視流星。千門相似,萬戶如一。巖突洞出,逶迤詰屈。周行數(shù)里,仰不見日。何宏麗之靡靡,咨用力之妙勤。非夫通神之俊才,誰能克成乎此勛,據(jù)坤靈之寶勢,子蒼昊天純殷。包陰陽之變化,含元氣之煙煴。玄醴騰涌于陰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倏于南北,蘭芝阿那于東西。祥風(fēng)翕習(xí)以颯灑,激芳香而常芬。神靈扶其棟宇,歷千載而彌堅。永安寧以祉福,長與大漢而久存。實至尊之所御,保延壽而宜子孫。茍可貴其若斯,孰亦有云而不珍!

亂曰:彤彤靈宮,巋山穹崇,紛厖鴻兮,崱山力嵫厘,岑崰嶷,駢巃嵸兮。連拳偃蹇,侖菌踡產(chǎn),傍欹傾兮。歇幽藹,云覆霮?3,洞杳冥兮。蔥翠紫蔚,田碨瑰瑋,含光晷兮。窮奇極妙,棟宇已來,未之有兮。神之營之,瑞我漢室,永不朽兮。

197.雖有嘉肴

兩漢:戴圣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xué),不知其善也。是故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xué)相長也?!秲睹吩唬骸皩W(xué)學(xué)半?!逼浯酥^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shù)有序,國有學(xué)。比年入學(xué),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jīng)辨志;三年視敬業(yè)樂群;五年視博習(xí)親師;七年視論學(xué)取友,謂之小成。九年知類通達(dá),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說服而遠(yuǎn)者懷之,此大學(xué)之道也。《記》曰:“蛾子時術(shù)之。”其此之謂乎!

大學(xué)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學(xué)鼓篋,孫其業(yè)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視學(xué),游其志也。時觀而勿、語存其心也。幼者聽而弗問,學(xué)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倫也。《記》曰:“凡學(xué),官先事,士先志?!逼浯酥^乎!

大學(xué)之法:禁于未發(fā)之謂豫;當(dāng)其可之謂時;不凌節(jié)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發(fā)然后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然后學(xué),則勤苦而難成;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獨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燕朋逆其師,燕辟廢其學(xué)。此六者,教之所由廢也。

198.艷歌

兩漢:佚名

今日樂上樂,相從步云衢。

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鯉魚。

青龍前鋪席,白虎持榼壺。

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

妲娥垂明珰,織女奉瑛琚。

蒼霞揚東謳,清風(fēng)流西歈。

垂露成幃幄,奔星扶輪輿。

199.美人賦

兩漢: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美麗閑都,游于梁王,梁王悅之。鄒陽譖之于王曰:“相如美則美矣,然服色容冶,妖麗不忠,將欲媚辭取悅,游王后宮,王不察之乎?”

王問相如曰:“子好色乎?”相如曰:“臣不好色也。”王曰:“子不好色,何若孔墨乎?”相如曰:“古之避色,孔墨之徒,聞齊饋女而遐逝,望朝歌而回車,譬猶防火水中,避溺山隅,此乃未見其可欲,何以明不好色乎?若臣者,少長西土,鰥處獨居,室宇遼廓,莫與為娛。臣之東鄰,有一女子,云發(fā)豐艷,蛾眉皓齒,顏盛色茂,景曜光起。恒翹翹而西顧,欲留臣而共止。登垣而望臣,三年于茲矣,臣棄而不許。

“竊慕大王之高義,命駕東來,途出鄭衛(wèi),道由桑中。朝發(fā)溱洧,暮宿上宮。上宮閑館,寂寞云虛,門閣晝掩,曖若神居。臣排其戶而造其室,芳香芬烈,黼帳高張。有女獨處,婉然在床。奇葩逸麗,淑質(zhì)艷光。睹臣遷延,微笑而言曰:‘上客何國之公子!所從來無乃遠(yuǎn)乎?’遂設(shè)旨酒,進(jìn)鳴琴。臣遂撫琴,為幽蘭白雪之曲。女乃歌曰:‘獨處室兮廓無依,思佳人兮情傷悲!有美人兮來何遲,日既暮兮華色衰,敢托身兮長自思?!疋O掛臣冠,羅袖拂臣衣。時日西夕,玄陰晦冥,流風(fēng)慘冽,素雪飄零,閑房寂謐,不聞人聲。于是寢具既陳,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帳低垂,裀褥重陳,角枕橫施。女乃馳其上服,表其褻衣。皓體呈露,弱骨豐肌。時來親臣,柔滑如脂。臣乃脈定于內(nèi),心正于懷,信誓旦旦,秉志不回。翻然高舉,與彼長辭?!?/p>

200.古樂府·蘭草自然香

兩漢:佚名

蘭草自然香,生于大道旁。

要鐮八九月,俱在束薪中。

《漢代 詩文精選》大全集 (181—310篇)

201.古絕句四首

兩漢:佚名

其一

藁砧今何在,山上復(fù)有山。

何當(dāng)大刀頭,破鏡飛上天。

其二

日暮秋云陰,江水清且深。

何用通音信,蓮花玳瑁簪。

其三

菟絲從長風(fēng),根莖無斷絕。

無情尚不離,有情安可別?

其四

南山一桂樹,上有雙鴛鴦。

千年長交頸,歡愛不相忘。

202.別詩三首

兩漢:佚名

其一

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

屏營衢路側(cè),執(zhí)手野踟躕。

仰視浮云馳,奄忽互相逾。

風(fēng)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

長當(dāng)從此別,且復(fù)立斯須。

欲因晨風(fēng)發(fā),送子以賤軀。

其二

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

臨河濯長纓,念子悵悠悠。

遠(yuǎn)望悲風(fēng)至,對酒不能酬。

行人懷往路,何以慰我愁。

獨有盈觴酒,與子結(jié)綢繆。

其三

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

徘徊蹊路側(cè),悢悢不能辭。

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

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時。

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

203.猛虎行·饑不從猛虎

兩漢:佚名

饑不從猛虎食,暮不從野雀棲。

野雀安無巢,游子為誰驕。

204.訣別書

兩漢:卓文君

春華競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聲代故!

錦水有鴛,漢宮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205.隴西行·天上何所有

兩漢:佚名

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

桂樹夾道生,青龍對道隅。

鳳凰鳴啾啾,一母將九雛。

顧視世間人,為樂甚獨殊。

好婦出迎客,顏色正敷愉。

伸腰再拜跪,問客平安不。

請客北堂上,坐客氈氍毹。

清白各異樽,酒上正華疏。

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卻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

談笑未及竟,左顧敕中廚。

促令辦粗飯,慎莫使稽留。

廢禮送客出,盈盈府中趨。

送客亦不遠(yuǎn),足不過門樞。

娶婦得如此,齊姜亦不如。

健婦持門戶,一勝一丈夫。

206.十五從軍征

兩漢:兩漢樂府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207.疾邪詩二首

兩漢:趙壹

其一

河清不可恃,人命不可延。

順風(fēng)激靡草,富貴者稱賢。

文籍雖滿腹,不如一囊錢。

伊優(yōu)北堂上,骯臟倚門邊。

其二

勢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被褐懷金玉,蘭蕙化為芻。

賢者雖獨悟,所困在群愚。

且各守爾分,勿復(fù)空馳驅(qū)。

哀哉復(fù)哀哉,此是命矣夫!

208.新樹蘭蕙葩

兩漢:佚名

新樹蘭蕙葩,雜用杜蘅草。

終朝采其華,日暮不盈抱。

采之欲遺誰?

所思在遠(yuǎn)道。

馨香易銷歇,繁華會枯槁。

悵望何所言,臨風(fēng)送懷抱。

209.別詩三首

兩漢:佚名

其一

有鳥西南飛,熠熠似蒼鷹。

朝發(fā)天北隅,暮聞日南陵。

欲寄一言去,托之箋彩繒。

因風(fēng)附輕翼,以遺心蘊蒸。

鳥辭路悠長,羽翼不能勝。

意欲從鳥逝,駑馬不可乘。

其二

晨風(fēng)鳴北林,熠耀東南飛。

愿言所相思,日暮不垂帷。

明月照高樓,想見余光輝。

玄鳥夜過庭,仿佛能復(fù)飛。

褰裳路踟躕,彷徨不能歸。

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

思得瓊樹枝,以解長渴饑。

其三

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

連翩游客子,于冬服涼衣。

去家千余里,一身??署?。

寒夜立清庭,仰瞻天漢湄。

寒風(fēng)吹我骨,嚴(yán)霜切我肌。

憂心常慘戚,晨風(fēng)為我悲。

瑤光游何速,行愿去何遲。

仰視云間星,忽若割長帷。

低頭還自憐,盛年行已衰。

依依戀明世,愴愴難久懷。

210.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兩漢:漢無名氏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dāng)窗牖。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娼家女,今為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漢代 詩文精選》大全集 (181—310篇)

211.采芝操

兩漢:美人虞

皓天嗟嗟。深谷逶迤。

樹木莫莫。高山崔嵬。

巖居穴處。以為幄茵。

曄曄紫芝??梢辕燄?。

唐虞往矣。吾當(dāng)安歸。

212.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yuǎn)道。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213.琴歌二首

兩漢:司馬相如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皇。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nèi)隋诙疚夷c。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214.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

交疏結(jié)綺窗,阿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fēng)發(fā),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215.詩

兩漢:嵇康

鳥羣嬉。感寤長懷。能不永思。永思伊何。思齊大儀。凌云輕邁。托身靈螭。遙集玄圃。釋轡華池。華木夜光。沙棠離離。俯漱神泉。仰嘰瓊枝。棲心浩素。終始不虧。

216.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托须m云樂,不如早旋歸。出戶獨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217.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今夜良宴會,歡樂難具陳。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令德唱高言,識曲聽其真。齊心同所愿,含意俱未伸。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飆塵。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無為守窮賤,轗軻??嘈痢?/p>

218.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驅(qū)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送,賢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

219.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冉冉孤生竹,結(jié)根泰山阿。

與君為新婚,菟絲附女蘿。

菟絲生有時,夫婦會有宜。

千里遠(yuǎn)結(jié)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軒車來何遲!

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過時而不采,將隨秋草萎。

君亮執(zhí)高節(jié),賤妾亦何為!

220.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為樂當(dāng)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漢代 詩文精選》大全集 (181—310篇)

221.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yuǎn)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jīng)時。

222.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yuǎn)行客。

斗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

驅(qū)車策駑馬,游戲宛與洛。

洛中何郁郁,冠帶自相索。

長衢羅夾巷,王侯多第宅。

兩宮遙相望,雙闕百余尺。

極宴娛心意,戚戚何所迫?

223.見志詩二首

兩漢:酈炎

大道夷且長,窘路狹且促。

修翼無卑棲,遠(yuǎn)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奮此千里足。

超邁絕塵驅(qū),倏忽誰能逐。

賢愚豈常類,稟性在清濁。

富貴有人籍,貧賤無天錄。

通塞茍由己,志士不相卜。

陳平敖里社,韓信釣河曲。

終居天下宰,食此萬鐘祿。

德音流千載,功名重山岳。

靈芝生河洲,動搖因洪波。

蘭榮一何晚,嚴(yán)霜瘁其柯。

哀哉二芳草,不值泰山阿。

文質(zhì)道所貴,遭時用有嘉。

絳灌臨衡宰,謂誼崇浮華。

賢才抑不用,遠(yuǎn)投荊南沙。

抱玉乘龍驥,不逢樂與和。

安得孔仲尼,為世陳四科。

224.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親。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白楊多悲風(fēng),蕭蕭愁殺人!思還故里閭,欲歸道無因。

225.琴歌

兩漢:嵇康

凌扶搖兮憩瀛洲。要列子兮為好仇。餐沆瀣兮帶朝霞。眇翩翩兮薄天游。齊萬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

226.四坐且莫喧

兩漢:佚名

四坐且莫喧,愿聽歌一言。

請說銅爐器,崔嵬象南山。

上枝似松柏,下根據(jù)銅盤。

雕文各異類,離婁自相聯(lián)。

誰能為此器,公輸與魯班。

朱火燃其中,青煙揚其間。

從風(fēng)入君懷,四坐莫不嘆。

香風(fēng)難久居,空令蕙草殘。

227.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回風(fēng)動地起,秋草萋已綠。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晨風(fēng)懷苦心,蟋蟀傷局促。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jié)束!

228.平陵東

兩漢:兩漢樂府

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劫義公,在高堂下,交錢百萬兩走馬。兩走馬,亦誠難,顧見追吏心中惻。心中惻,血出漉,歸告我家賣黃犢。

229.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四顧何茫茫,東風(fēng)搖百草。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

230.孔雀東南飛

兩漢:漢無名氏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兹笘|南飛,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啾?。君既為府吏,守節(jié)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疋,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qū)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兒已薄祿相,幸復(fù)得此婦。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而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蓱z體無比,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fù)娶。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我自不驅(qū)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赴府。不久當(dāng)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新婦謂府吏,勿復(fù)重紛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奉事循公姥,進(jìn)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仍更被驅(qū)遣,何言復(fù)來還?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fù)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具異,種種在其中。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無會因。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yán)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纖纖作細(xì)步,精妙世無雙。上堂謝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xùn),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qū)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qū)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出門登車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dāng)還歸。誓天不相負(fù),新婦謂府吏,感君區(qū)區(qū)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dāng)作磐石,妾當(dāng)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入門上家堂,進(jìn)退無顏儀。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阿母大悲摧。還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yīng)之。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叮嚀,結(jié)誓不別離。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媒人去數(shù)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jié)大義,故遣來貴門。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謝家事夫君,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約,后會永無緣。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媒人下床去,諾諾復(fù)爾爾。還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談大有緣。府君得聞之,心中大歡喜。視歷復(fù)開書,便利此月內(nèi),六合正相應(yīng)。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交語速裝束,絡(luò)繹如浮云。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fēng)轉(zhuǎn),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流蘇金縷鞍。赍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雜彩三百疋,交廣市鮭珍。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廳下。左手持刀尺,右手執(zhí)綾羅。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暗暗日欲暝,愁思出門啼。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自君別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應(yīng)他人,君還何所望。府吏謂新婦,賀君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韌,便作旦夕間。卿當(dāng)日勝貴,吾獨向黃泉。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執(zhí)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fù)全。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風(fēng)寒,寒風(fēng)摧樹木,嚴(yán)霜結(jié)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單。故作不良計,勿復(fù)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阿母得聞之,零淚應(yīng)聲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阿母為汝求,便復(fù)在旦夕。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zhuǎn)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暗暗黃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dá)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漢代 詩文精選》大全集 (181—310篇)

231.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fù)易。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fù)軛。良無盤石固,虛名復(fù)何益!

232.戰(zhàn)城南

兩漢:兩漢樂府

戰(zhàn)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烏可食。

為我謂烏:且為客豪!

野死諒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

梟騎戰(zhàn)斗死,駑馬徘徊鳴。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獲君何食?愿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誠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

233.恒靈時童謠

兩漢:漢無名氏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234.上山采蘼蕪

兩漢:兩漢樂府

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長跪問故夫,新人復(fù)何如?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閤去。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椏V日一匹,織素五丈余。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235.北方有佳人

兩漢: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236.五言贈秀才詩

兩漢:嵇康

雙鸞匿景曜。戢翼太山崖??故资?。晞陽振羽儀。長鳴戲云中。時下息蘭池。自謂絕塵埃。終始永不虧。何意世多艱。虞人來我維。云網(wǎng)塞四區(qū)。高羅正參差。奮迅勢不便。六翮無所施。隱姿就長纓。卒為時所羈。單雄翩獨逝。哀吟傷生離。徘徊戀儔侶。慷慨高山陂。鳥盡良弓藏。謀極身必危。吉兇雖在己。世路多崄巇。安得反初服。抱玉寶六奇。逍遙游太清。攜手長相隨。

237.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孟冬寒氣至,北風(fēng)何慘栗。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一心抱區(qū)區(qū),懼君不識察。

238.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凜凜歲云暮,螻蛄夕鳴悲。涼風(fēng)率已厲,游子寒無衣。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愿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亮無晨風(fēng)翼,焉能凌風(fēng)飛?眄睞以適意,引領(lǐng)遙相睎。徙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

239.有所思

兩漢:兩漢樂府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問遺君,雙珠玳瑁簪。

用玉紹繚之。

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

摧燒之,當(dāng)風(fēng)揚其灰!

從今以往,勿復(fù)相思,相思與君絕!

雞鳴狗吠,兄嫂當(dāng)知之。

妃呼狶!

秋風(fēng)肅肅晨風(fēng)飔,東方須臾高知之!

240.無題

兩漢:漢無名氏

吳王好劍客,百姓多瘡瘢。楚王好細(xì)腰,宮中多餓死。

《漢代 詩文精選》大全集 (181—310篇)

241.董嬌嬈

兩漢:宋子侯

洛陽城東路,桃李生路旁。

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dāng)。

春風(fēng)東北起,花葉正低昂。

不知誰家子,提籠行采桑。

纖手折其枝,花落何飄揚。

請謝彼姝子,何為見損傷。

高秋八九月,白露變?yōu)樗?/p>

終年會飄墮,安得久馨香。

秋時自零落,春月復(fù)芬芳。

何如盛年去,歡愛永相忘。

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腸。

歸來酌美酒,挾瑟上高堂。

242.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七

兩漢:嵇康

人生壽促。天地長久。百年之期。孰云其壽。思欲登仙。以濟不朽。纜轡踟躕。仰顧我友。

243.解嘲

兩漢:揚雄

哀帝時,丁傅董賢用事,諸附離之者,悢莉至二千石。時雄方草創(chuàng)太玄,有以自守,渭如也。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雄解之,號曰解嘲。其辭曰:

客嘲揚子曰:“吾聞上世之士,人綱人紀(jì),不生則已,生必上尊人君,下榮父母,析人之圭,儋人之爵,懷人之符,分人之祿,紆轂拖紫,朱丹其轂。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處不諱之朝,與群賢同行,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畫一奇,出一策,上說人主,下談公卿。目如耀薛,舌如電光,一從一橫,論者莫當(dāng),顧默而作太玄五千文,枝葉扶疏,獨說數(shù)十蝏萬言,深者入黃泉,高者出蒼天,大者含元氣,細(xì)者入無間。然而位不過侍郎,擢才給事黃門。笱者玄得無尚白乎?何為官之拓落也?”

揚子笑而應(yīng)之曰:“客徒朱丹吾轂,不知一跌將赤吾之族也。往昔周網(wǎng)解結(jié),群鹿?fàn)幰荩x為十二,合為六七,四分五剖,并為戰(zhàn)國。士無常君,國無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蘿,矯翼毀翮,恣笱所存,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壞以捩。是故鄒衍以頡頏而取世資;孟軻雖連蹇猶為萬乘賜。

“今大漢左東海,右渠搜,前番禺,后椒涂。東南一尉,西北一候?;找约m墨,制以鉆呋,散以禮樂,風(fēng)以詩書,曠以歲月,結(jié)以倚廬。天下之士,雷動云合,魚鱗雜襲,咸營于八區(qū)。莉莉自以為橈契,人人自以為皋陶。戴縰垂纓,而談?wù)呓詳M于阿衡;五尺童子,羞比晏嬰與夷吾。當(dāng)涂者升轂云,失路者委溝渠。旦握權(quán)則為卿相,夕失勢則為匹夫。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隱,乘雁集不為之多,雙鳧飛不為之少。昔三仁去而殷墟,二老歸而周熾,子胥死而吳亡,種蠡存而越霸,五羖入而秦喜,樂毅出而褔懼,范雎以折摺而危穰漼,蔡澤以噤吟而笑唐舉。故當(dāng)其有事也,非蕭曹子房平谾樊霍則不能安,當(dāng)其無事也,章句之徒相與坐而守之,亦無所淩。故世亂則圣哲馳騖而不足;世治則庸夫高枕而有蝏。

“夫上世之士,或解縛而相,或釋褐而傅;或倚夷門而笑,或橫江潭而漁;或七十說而不遇;或立談而封漼;或枉千乘于陋巷,或擁彗而先驅(qū)。是以士頗得怴其舌而奮其筆,窒隙蹈瑕而無所詘也。當(dāng)今縣令不請士,郡守不迎賜,群卿不揖客,將相不俛眉;言奇者見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談?wù)呔砩喽?,欲步者擬足而投跡。向使上世之士,處乎今世,策非甲科,行非孝廉,舉非方正,獨可抗疏,時道是非,高得待詔,下觸聞餅,又安得轂紫?

“且吾聞之,炎炎者滅,隆隆者絕;觀雷觀火,為盈為實;天收其聲,地藏其熱。高明之莉,鬼瞰其室。攫拏者亡,默默者存;位極者高危,自守者身全。是故知玄知默,守道之極;爰清爰諑,游神之庭;惟聒惟坯,守膣之宅。世異事變,人道不殊,彼我易時,未知何如。今子乃以鴙梟而笑鳳皇,執(zhí)蝘蜓而嘲荍莊,不亦病乎!子之笑我玄之尚白,吾亦笑子病甚不遇俞跗與扁鵲也,悲夫!”

客曰:“然則靡玄無所成名乎?范蔡以下,何必玄哉?”

揚子曰:“范雎,魏之亡命也,折脅摺髂,免于徽索,翕肩蹈踤,扶服入橐,激掏萬乘之主,介涇陽,抵穰漼而代之,當(dāng)也。蔡澤,山東之匹夫也,顩秠折頞,涕唾流沫,西揖強秦之相,搤其咽而亢其氣,輡其踤而奪其位,時也。天下已定,金革已平,都于洛陽,婁敬委輅脫挽,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舉中國徙之長安,哿也。五帝垂典,三王傳禮,百世不易,叔孫通悢于恞鼓之間,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儀,得也。呂刑靡敝,秦法酷烈,圣漢權(quán)制,而蕭何造律,宜也。故有造蕭何之律于唐虞之世,則蜎矣。有作叔孫通儀于夏殷之時,則惑矣;有建婁敬之策于成周之世,則乖矣;有談范蔡之說于金張許史之間,則狂矣。夫蕭規(guī)曹隨,噸漼畫策,陳平出奇,功若泰山,響若坻頹,雖其人之砱智哉,亦會其時之可為也。故為可為于可為之時,則從;為不可為于不可為之時,則兇。若夫藺生收功于章臺,四皓采榮于南山,公孫創(chuàng)虰于金馬,驃騎發(fā)跡于祁連,司馬長卿竊貲于卓氏,東方朔割炙于細(xì)君。仆誠不能與此數(shù)子并,故默然獨守吾太玄?!?/p>

244.幽憤詩

兩漢:嵇康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煢靡識。越在襁緥。母兄鞠育。有慈無威。恃憂肆妲。不訓(xùn)不師。爰及冠帶。憑寵自放??剐南9?。任其所尚。托好老莊。賤物貴身。志在守樸。養(yǎng)素全真。曰余不敏。好善闇人。子玉之?dāng)?。屢增惟塵。大人含弘。藏垢懷恥。民之多僻。政不由己。惟此褊心。顯明臧否。感悟思愆。怛若創(chuàng)痏。欲寡其過。謗議沸騰。性不傷物。頻致怨憎。昔慚柳惠。今愧孫登。內(nèi)負(fù)宿心。外恧良朋。仰慕嚴(yán)鄭。樂道閑居。與世無營。神氣晏如。咨予不淑。嬰累多虞。匪降自天。寔由頑疎。理弊患結(jié)。卒致囹圄。對答鄙訊??{此幽阻。實恥訟寃時不我與。雖曰義直。神辱志沮。澡身滄浪。豈云能補。嗈嗈鳴鴈。奮翼北游。順時而動。得意忘憂。嗟我憤嘆。曾莫能儔。事愿違。遘茲淹留。窮達(dá)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時恭默。咎悔不生。萬石周慎。安親保榮。世務(wù)紛紜。祗攪予情。安樂必誡。乃終利貞?;突挽`芝。一生三秀。予獨何為。有志不就。懲難思復(fù)。心焉內(nèi)疚。庶勖將來。無馨無臭。采薇山阿。散發(fā)巖岫。永嘯長吟。頤性養(yǎng)壽。

245.悲歌

兩漢:兩漢樂府

悲歌可以當(dāng)泣,遠(yuǎn)望可以當(dāng)歸。思念故鄉(xiāng),郁郁累累。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zhuǎn)。

246.酒會詩

兩漢:嵇康

樂哉苑中游。周覽無窮已。百卉吐芳華。崇臺邈高跱。林木紛交錯。玄池戲魴鯉。輕丸斃翔禽。纖綸出鳣鮪。坐中發(fā)美贊。異氣同音軌。臨川獻(xiàn)清酤。微歌發(fā)皓齒。素琴揮雅操。清聲隨風(fēng)起。斯會豈不樂。恨無東野子。酒中念幽人。守故彌終始。但當(dāng)體七弦。寄心在知己。

247.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九

兩漢:嵇康

良馬既閑。麗服有暉。左攬繁弱。右接忘歸。風(fēng)馳電逝。躡景追飛。凌厲中原。顧盻生姿。

248.越謠歌

兩漢:佚名

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

君擔(dān)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

249.古詩十九首

兩漢:漢無名氏

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一端綺。

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

文采雙鴛鴦,裁為合歡被。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jié)不解。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

250.述志詩 其二

兩漢:嵇康

斥鷃擅蒿林。仰笑神鳳飛??簿苷I颀敯菜鶜w。恨自用身拙。任意多永思。遠(yuǎn)實與世殊。義譽非所希。往事既已謬。來者猶可追。何為人事間。自令心不夷??犊脊湃?。夢想見容輝。愿與知己遇。舒憤啟幽微。巖穴多隱逸。輕舉求吾師。晨登箕山巔。日夕不知饑。玄居養(yǎng)營魄。千載長自綏。

《漢代 詩文精選》大全集 (181—310篇)

251.費鳳別碑詩

兩漢:石勛

君諱鳳。字伯蕭。

梁相之元子。九江太守之長兄也。

世德襲爵。銀艾相亞。

恢遐祖之鴻軌。拓前代之休踨。

邈逸越而難繼。非群愚之所頌。

仁義本于心。慈孝著于性。

不失典術(shù)。行不越矩度。

清潔曒爾。埿而不滓。

恤憂矜厄。施而不記。

由近及遠(yuǎn)。靡不覆載。

故能闡令名而云騰。揚盛聲而風(fēng)布。

踐郡右職。三貢獻(xiàn)計。

辟州式部。忠以衛(wèi)上。

漢安二年。吳郡太守東海郭君以君有逶蛇之節(jié)。

自公之操。年卅一舉孝廉。

拜郎中。除東國新平長。

神化風(fēng)靡?;菀粤飨?。

靜而為治。匪煩匪擾。

干干日(左禾右田下廠久)。矜此黔首。

功成事就。色斯高舉。

宰司委職位。思賢以自輔。

玄懿守謙虛。白駒以(上逐下巾)阻。

丹陽有越寇。沒□□□□。

命君討理之。試守故鄣長。

蓋危亂有不讓。又畏此之罪苦。

□□而□牧。爰止其師旅。

窎若飛鷹鵕。(左去右虍下巾)若夫(左九右虍下巾)。

彊者綏以德。弱者以仁撫。

簡在上帝心。功訓(xùn)而特紀(jì)。

轓輿宰堂邑?;露碌馈?/p>

視□□□□。遂護(hù)亐卿尹。

中表之恩情。兄弟與甥舅。

樢與女蘿性。樂松之茂好。

聞君顯令名。舉宗為歡喜。

不悟奄忽終。藏形而匿影。

耕夫釋耒耜。桑婦投鉤莒。

道阻而且長。望遠(yuǎn)淚如雨。

策馬循大路。搴裳而涉洧。

悠悠歌黍離。思黃鳥集亐楚。

惴惴之臨穴。送君于厚土。

嗟嗟悲且傷。每食□不飽。

夫人篤舊好。不以存亡改。

文平感渭陽。悽愴益以甚。

諸姑咸壁踴。爰及君伯姊。

孝孫字符宰。生不識考妣。

追惟厥祖恩。蓬首斬縗杖。

世所不能為。流稱于鄉(xiāng)黨。

見吾若君存。剝裂而不已。

壹別會無期。相去三千里。

絕翰永慷慨。泣下不可止。

252.白頭吟

兩漢:兩漢樂府

皚如山上雪,皎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fù)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一心人 一作:一人心)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253.述婚詩

兩漢:秦嘉

羣祥既集。二族交歡。敬茲新姻。六禮不愆。羔鴈總備。玉帛戔戔。君子將事。威儀孔閑。猗兮容兮。穆矣其言。

254.西極天馬歌

兩漢:劉徹

天馬徠從西極。經(jīng)萬里兮歸有德。承靈威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

255.初平詩

兩漢:蔡邕

暮宿河南悵望。天陰雨雪滂滂。

256.四言詩十一首 其三

兩漢:嵇康

藻泛蘭池。和聲激朗。操縵清商。游心大象。傾昧修身?;菀暨z響。鐘期不存。我志誰賞。

257.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十八

兩漢:嵇康

流俗難悟。逐物不還。至人遠(yuǎn)鑒。歸之自然。萬物為一。四海同宅。與彼共之。予何所惜。生若浮寄。暫見忽終。世故紛紜。棄之八戎。澤雉雖饑。不愿園林。安能服御。勞形苦心。身貴名賤。榮辱何在。貴得肆志??v心無悔。

258.明堂詩

兩漢:班固

于昭明堂。明堂孔陽。圣皇宗祀。穆穆煌煌。上帝宴饗。五位時序。誰其配之。世祖光武。普天率土。各以其職。猗歟緝熙。允懷多福。

259.四言詩十一首 其二

兩漢:嵇康

婉彼鴛鴦。戢翼而游。俯唼綠藻。托身洪流。朝翔素瀨。夕棲靈洲。搖蕩清波。與之沉浮。

260.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十五

兩漢:嵇康

閑夜肅清。朗月照軒。微風(fēng)動袿。組帳高褰。旨酒盈樽。莫與交歡。鳴琴在御。誰與鼓彈。仰慕同趣。其馨若蘭。佳人不存。能不永嘆。

《漢代 詩文精選》大全集 (181—310篇)

261.白雉詩

兩漢:班固

啟靈篇兮披瑞圖。獲白雉兮效素烏。嘉祥阜兮集皇都。發(fā)皓羽兮奮翹英。容潔朗兮于純精。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長兮膺天慶。

262.四言詩十一首 其七

兩漢:嵇康

泆泆白云。順風(fēng)而回。淵淵綠水。盈坎而頹。乘流遠(yuǎn)逝。自躬蘭隈。杖策答諸。納之素懷。長嘯清原。惟以告哀。

263.瓠子歌

兩漢:劉徹

河湯湯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難。搴長筊兮湛美玉。河公許兮薪不屬。薪不屬兮衛(wèi)人罪。燒蕭條兮噫乎何以御水。隤林竹兮揵石菑。宣防塞兮萬福來。

264.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十一

兩漢:嵇康

凌高遠(yuǎn)盻。俯仰咨嗟。怨彼幽縶。室邇路遐。雖有好音。誰與清歌。雖有姝顏。誰與發(fā)華。仰訊高云。俯托輕波。乘流遠(yuǎn)遁。抱恨山阿。

265.五言詩三首 其二

兩漢:嵇康

修夜家無為。獨步光庭側(cè)。仰首看天衢。流光曜八極。撫心悼季世。遙念大道逼。飄飄當(dāng)路士。悠悠進(jìn)自棘。得失自己來。榮辱相蠶食。朱紫雖玄黃。太素貴無色。淵淡體至道。色化同消息。

266.六言詩十首 其七

兩漢:嵇康

東方朔至清。外似貪污內(nèi)貞。穢身滑稽隱名。不為世累所攖。所欲不足無營。

267.四言詩十一首 其十

兩漢:嵇康

羽化華岳。超游清霄。云蓋習(xí)習(xí)。六龍飄飄。左配椒桂。右綴蘭苕。凌陽贊路。王子奉軺。婉孌名山。真人是要。齊物養(yǎng)生。與道逍遙。

268.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十三

兩漢:嵇康

浩浩洪流。帶我邦畿。萋萋綠林。奮榮揚暉。魚龍瀺灂。山鳥羣飛。駕言出游。日夕忘歸。思我良朋。如渴如饑。愿言不獲。愴矣其悲。

269.臨終詩

兩漢:孔融

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

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涓涓江漢流,天窗通冥室。

讒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靡辭無忠誠,華繁竟不實。

人有兩三心,安能合為一。

三人成市虎,浸漬解膠漆。

生存多所慮,長寢萬事畢。

270.靈臺詩

兩漢:班固

乃經(jīng)靈臺。靈臺既崇。帝勤時登。爰考休征。三光宣精。五行布序。習(xí)習(xí)祥風(fēng)。祁祁甘雨。百谷蓁蓁。庶草蕃廡。屢惟豐年。于皇樂胥。

《漢代 詩文精選》大全集 (181—310篇)

271.步出城東門

兩漢:漢無名氏

步出城東門,遙望江南路。前日風(fēng)雪中,故人從此去。我欲渡河水,河水深無梁。愿為雙黃鵠,高飛還故鄉(xiāng)。

272.刺巴郡守詩

兩漢:漢無名氏

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披衣出門應(yīng),府記欲得錢。語窮乞請期,吏怒反見尤。旋步顧家中,家中無可為。思往從鄰貸,鄰人言已匱。錢錢何難得,令我獨憔悴。

273.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五

兩漢:嵇康

穆穆惠風(fēng)。扇彼輕塵。奕奕素波。轉(zhuǎn)此游鱗。伊我之勞。有懷遐人。寤言永思。寔鐘所親。

274.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十四

兩漢:嵇康

息徒蘭圃,秣馬華山。

流磻平皋,垂綸長川。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釣翁,得魚忘筌。

郢人逝矣,誰與盡言?

275.四言詩十一首 其四

兩漢:嵇康

斂弦散思。游釣九淵。重流千仞?;蝠D者懸。猗與莊老。棲遲永年。寔惟龍化。蕩志浩然。

276.答二郭詩 其二

兩漢:嵇康

昔蒙父兄祚。少得離負(fù)荷。因疏遂成懶。寢跡北山阿。但愿養(yǎng)性命。終己靡有他。良辰不我期。當(dāng)年值紛華。坎凜趣世教。常恐嬰網(wǎng)羅。羲農(nóng)邈已遠(yuǎn)。拊膺獨咨嗟。朔戒貴尚容。漁父好揚波。雖逸亦已難。非余心所嘉。豈若翔區(qū)外。餐瓊漱朝霞。遺物棄鄙累。逍遙游太和。結(jié)友集靈岳。彈琴登清歌。有能從我者。古人何足多。

277.六言詩十首 其一

兩漢:嵇康

惟上古堯舜。二人功德齊均。不以天下私親。高尚簡樸慈順。寧濟四海蒸民。

278.六言詩十首 其九

兩漢:嵇康

老萊妻賢明。不愿夫子相荊。相將避祿隱耕。樂道閑居采{艸/汧}。終厲高節(jié)不傾。

279.思奉車子侯歌

兩漢:劉徹

嘉幽蘭兮延秀。蕈妖淫兮中溏。華斐斐兮麗景。風(fēng)徘徊兮流芳?;侍熨鉄o慧。至人逝兮仙鄉(xiāng)。天路遠(yuǎn)兮無期。不覺涕下兮沾裳。

280.辟雍詩

兩漢:班固

乃流辟雍。辟雍湯湯。圣皇蒞止。造舟為梁。皤皤國老。乃父乃兄。抑抑威儀。孝友光明。于赫太上。示我漢行。洪化惟神。永觀厥成。

《漢代 詩文精選》大全集 (181—310篇)

281.秦嘉答婦詩

兩漢:秦嘉

哀人易感傷。

282.江南

兩漢:漢無名氏

魚戲蓮葉間,參差隱葉扇。鸀鳿窺,瀲滟無因見。

魚戲蓮葉東,初霞射紅尾。傍臨謝山側(cè),恰值清風(fēng)起。

魚戲蓮葉西,盤盤舞波急。潛依曲岸涼,正對斜光入。

魚戲蓮葉南,欹危午煙疊。光搖越鳥巢,影亂吳娃楫。

魚戲蓮葉北,澄陽動微漣?;乜吹圩愉荆员扯蹙?。

283.六言詩十首 其五

兩漢:嵇康

生生厚招咎。金玉滿堂莫守。古人安此麤丑。獨以道德為友。故能延期不朽。

284.答二郭詩 其三

兩漢:嵇康

詳觀凌世務(wù)。屯險多憂虞。施報更相市。大道匿不舒。夷路值枳棘。安步將焉如。權(quán)智相傾奪。名位不可居。鸞鳳避罻羅。遠(yuǎn)托昆侖墟。莊周悼靈龜。越稷畏王輿。至人存諸己。隱璞樂玄虛。功名何足殉。乃欲列簡書。所好亮若茲。楊氏嘆交衢。去去從所志。敢謝道不俱。

285.四言詩十一首 其八

兩漢:嵇康

抄抄翔鸞。舒翼太清。俯眺紫辰。仰看素庭。凌躡玄虛。浮沉無形。將游區(qū)外。嘯侶長鳴。神□不存。誰與獨征

286.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四

兩漢:嵇康

泳彼長川。言息其沚。陟彼高岡。言刈其杞。嗟我獨征。靡瞻靡恃。仰彼凱風(fēng)。載坐載起。

287.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一

兩漢:嵇康

鴛鴦于飛。肅肅其羽。朝游高原。夕宿蘭渚。邕邕和鳴。顧眄儔侶。俛仰慷慨。優(yōu)游容與。

288.代秋胡歌詩 其一

兩漢:嵇康

富貴尊榮。憂患諒獨多。富貴尊榮。憂患諒獨多。古人所懼。豐屋蔀家。人害其上。獸惡網(wǎng)羅。惟有貧賤??梢詿o他。歌以言之。富貴憂患多。

289.贈婦詩

兩漢:秦嘉

肅肅仆夫征,鏘鏘揚和鈴。清晨當(dāng)引邁,束帶待雞鳴。顧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一別懷萬恨,起坐為不寧。何用敘我心,遺思致款誠。寶釵好耀首,明鏡可鑒形。芳香去垢穢,素琴有清聲。詩人感木瓜,乃欲答瑤瓊。愧彼贈我厚,慚此往物輕。雖知未足報,貴用敘我情。

290.怨歌行

兩漢:漢無名氏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fēng)發(fā)。

??智锕?jié)至,涼飚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漢代 詩文精選》大全集 (181—310篇)

291.陌上桑

兩漢:漢無名氏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喜蠶桑 一作:善蠶桑)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羅敷年幾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余”。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luò)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為人潔白晰,鬑鬑頗有須。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坐中數(shù)千人,皆言夫婿殊?!?/p>

292.孤兒行

兩漢:漢無名氏

孤兒生,孤子遇生,命獨當(dāng)苦。父母在時,乘堅車,駕駟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賈。南到九江,東到齊與魯。臘月來歸,不敢自言苦。頭多蟣虱,面目多塵土。大兄言辦飯,大嫂言視馬。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兒淚下如雨。使我朝行汲,暮得水來歸。手為錯,足下無菲。愴愴履霜,中多蒺藜。拔斷蒺藜腸肉中,愴欲悲。淚下渫渫,清涕累累。冬無復(fù)襦,夏無單衣。居生不樂,不如早去,下從地下黃泉。春氣動,草萌芽。三月蠶桑,六月收瓜。將是瓜車,來到還家。瓜車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愿還我蒂,兄與嫂嚴(yán)。獨且急歸,當(dāng)興校計。亂曰: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書,將與地下父母,兄嫂難與久居。

293.東門行

兩漢:漢無名氏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八业父毁F,賤妾與君共哺糜。上用倉浪天故,下當(dāng)用此黃口兒,今非!”“咄!行!吾去為遲!白發(fā)時下難久居。”

294.古絕句

兩漢:漢無名氏

日暮秋云陰,江水清且深。何用通音信,蓮花玳瑁簪。

295.梁甫吟

兩漢:漢無名氏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里。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氏。力能排南山,又能絕地紀(jì)。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相國齊晏子。

296.燕趙多佳人

兩漢:漢無名氏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被服羅裳衣,當(dāng)戶理清曲。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馳情整巾帶,沉吟聊躑躅。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297.贈婦詩

兩漢:秦嘉

皇靈無私親,為善荷天祿。傷我與爾身,少小罹煢獨。既得結(jié)大義,歡樂苦不足。念當(dāng)遠(yuǎn)離別,思念敘款曲。河廣無舟梁,道近隔丘陸。臨路懷惆悵,中駕正躑躅。浮云起高山,悲風(fēng)激深谷。良馬不回鞍,輕車不轉(zhuǎn)轂。針?biāo)幙蓪疫M(jìn),愁思難為數(shù)。貞士篤終始,恩義不可屬。

298.代秋胡歌詩 其四

兩漢:嵇康

役神者弊。極欲令人枯。役神者弊。極欲令人枯。顏回短折。下及童烏??v體淫恣。莫不早徂。酒色何物。自令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299.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十六

兩漢:嵇康

乘風(fēng)高逝。遠(yuǎn)登靈丘。托好松喬。攜手俱游。朝發(fā)太華。夕宿神州。彈琴詠詩。聊以忘憂。

300.別詩

兩漢:漢無名氏

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臾。屏營衢路側(cè),執(zhí)手野踟躕。仰視浮云馳,奄忽互相逾。風(fēng)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長當(dāng)從此別,且復(fù)立斯須。欲因晨風(fēng)發(fā),送子以賤軀。嘉會難再遇,三載為千秋。臨河濯長纓,念子悵悠悠。遠(yuǎn)望悲風(fēng)至,對酒不能酬。行人懷往路,何以慰我愁。獨有盈觴酒,與子結(jié)綢繆。攜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側(cè),悢悢不能辭。行人難久留,各言長相思。安知非日月,弦望自有時。努力崇明德,皓首以為期。

《漢代 詩文精選》大全集 (181—310篇)

301.四言贈兄秀才入軍詩 其八

兩漢:嵇康

我友焉之。隔茲山梁。誰謂河廣。一葦可航。徒恨永離。逝彼路長。瞻仰弗及。徙倚彷徨。

302.代秋胡歌詩 其二

兩漢:嵇康

貧賤易居。貴盛難為工。貧賤易居。貴盛難為工。恥佞直言。與禍相逢。變故萬端。俾吉作兇。思牽黃犬。其計莫從。歌以言之。貴盛難為工。

303.答對元式詩

兩漢:蔡邕

伊余有行。爰戾茲邦。先進(jìn)博學(xué)。同類率從。濟濟羣彥。如云如龍。君子博文。貽我德音。辭之集矣。穆如清風(fēng)。

304.柏梁詩

兩漢:劉徹

日月星辰和四時。驂駕駟馬從梁來??狂R羽林材??傤I(lǐng)天下誠難治。和撫四夷不易哉。刀筆之吏臣執(zhí)之。撞鐘伐鼓聲中詩。宗室廣大日益滋。周衛(wèi)交戟禁不時??傤I(lǐng)從官柏梁臺。平理請讞決嫌疑。修飾與馬待駕來。郡國吏功差次之。乘輿御物主治之。陳粟萬石揚以箕。徼道宮下隨討治。三輔盜賊天下危。盜阻南山為民災(zāi)。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領(lǐng)其材。蠻夷朝賀常會期。柱枅欂櫨相枝持。枇杷橘栗桃李梅。走狗逐兔張罘罳。嚙妃女唇甘如飴。迫窘詰屈幾窮哉。

305.六言詩

兩漢:孔融

從洛到許巍巍。曹公憂國無私。減去廚膳甘肥。羣僚率從祁祁。雖得俸祿常饑。念我苦寒心悲。

306.六言詩十首 其十

兩漢:嵇康

嗟古賢原憲。棄背膏粱朱顏。樂此屢空饑寒。形陋體逸心寬。得志一世無患。

307.五言詩三首 其三

兩漢:嵇康

俗人不可親。松喬是可鄰。何為穢濁間。動搖增垢塵??犊h(yuǎn)游。整駕俟良辰。輕舉翔區(qū)外。濯翼扶桑津。徘徊戲靈岳。彈琴詠泰真。滄水澡五藏。變化忽若神。恒娥進(jìn)妙藥。毛羽翕光新。一縱發(fā)開陽。俯視當(dāng)路人。哀哉世間人。何足久托身。

308.疾邪詩

兩漢:趙壹

勢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懷金玉,蘭蕙化為芻。賢者雖獨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爾分,勿復(fù)空馳驅(qū)。哀哉復(fù)哀哉,此是命矣夫!

309.艷歌行

兩漢:漢無名氏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兄弟兩三人,流宕在他縣。故衣誰當(dāng)補,新衣誰當(dāng)綻。賴得賢主人,攬取為吾袒。夫婿從門來,斜柯西北眄。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見。石見何累累,遠(yuǎn)行不如歸。

310.橘柚垂華實

兩漢:漢無名氏

橘柚垂華實,乃在深山側(cè)。聞君好我甘,竊獨自雕飾。委身玉盤中,歷年冀見食。芳菲不相投,青黃忽改色。人倘欲我知,因君為羽翼。

《漢代 詩文精選》大全集 (181—310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