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愛酒,愛到什么程度?愛到一個人喝的時候邀明月同飲,“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愛到兩個人的時候舉杯對酌,“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愛到上天入地地給愛酒找到了無可辯駁的理由,“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愛到一會兒說“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道理都懂,付諸現(xiàn)實卻是“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飲酒 這樣一個愛酒之人,如果遇到一個不肯陪他喝酒的人,那會是怎樣的場面? 過來人唐朝老王告訴我們:簡直“血雨腥風”,扛不住。不怕人愛酒,就怕愛酒的人有文化,李白又會寫詩,如果跟他喝酒不耿直,很可能就由此留下“千古美名”來?!肮艁硎ベt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沒想到,不飲者也留下名來了。 在李白詩集里就有這樣一個名字——王歷陽,因為不肯飲酒,被李白寫詩瘋狂嘲諷勸他喝。 同是勸酒,大詩人李白是怎么勸的?我要是老王本人,看這標題就來氣——“嘲王歷陽不肯飲酒”。咱能含蓄一點不? 李白:不能。 李白 標題這么直接,內容當然也不遑多讓,可謂句句帶刺、字字嘲諷,李白應該很自信,就不信你能扛住不喝。 不信?來看看,你能扛住幾句。
前兩句交代時間,這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大地一片雪白,寒風四起,紛紛揚揚的雪花大如手。李白一向的夸張來了,不過這兩句看似還跟勸酒沒啥關系。 寒暄了兩句,李白直入主題,“笑殺陶淵明,不飲杯中酒”。陶淵明是李白的偶像,從這句話也可看出,應該也歷陽縣這位姓王的縣令的偶像。但李白認為,老王你以陶淵明為榜樣卻不肯飲杯中酒,你怕是個假粉吧!陶淵明都要笑死了也。 陶淵明畫像 李白首先搬出偶像來,今天你不喝酒,就是咱倆的偶像坐在這里,都要被你笑死了! 好,他接著寫,“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說老王啊,你真是浪撫了一張素琴,虛栽了五株翠柳啊。琴和柳都是陶淵明的代表之物,但陶淵明也是非??釔劬频摹?/p> 最后兩句李白便用上了淵明愛酒且灑脫豪放的一個典故:陶巾漉酒。 蕭統(tǒng)《陶淵明傳》中記錄了這個故事:有一次郡將到陶淵明家去,正逢其釀制的新酒熟了。陶淵明取下頭上的葛巾,用來漉酒,漉完后又戴上。所以陶淵明在他的《飲酒》詩中也有寫“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李白此處便用了這個典故來激王歷陽。 你不喝酒,不單是浪撫琴,虛栽柳,更是白白辜負了淵明漉酒巾?。∧憧?,李白用四個字“笑”“浪”“虛”“空”起句,直接把對方懟得無路可逃,這嘲諷勸酒的功力,誰能頂?shù)米。?/p> 舉杯 那到底老王扛住了李白的這波勸酒沒有?我猜測是沒有的,從李白另外兩首提到王歷陽的詩的態(tài)度可以見出一二。兩首詩分別為《醉后贈王歷陽》《對雪醉后贈王歷陽》,老王喝酒沒有兩說,反正李白是喝醉了。 看看這首《醉后贈王歷陽》——
前面都在贊嘆對方書法、詩歌,最后兩句終于寫到主題:咱倆舉杯,你喝多少,我就喝多少! 而在另一首《對雪醉后贈王歷陽》結尾處李白也寫到“清晨鼓棹過江去,千里相思明月樓”,明天早上我就要走了,我將在千里之外明月樓思念你啊。 這兩首詩跟前面一首態(tài)度截然不同,王歷陽到底陪沒陪李白喝酒,你說呢? |
|
|
來自: 昵稱21939249 > 《詩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