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選基金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一只基金會有兩個凈值:單位凈值和累計凈值。 單位凈值是指當前的基金總凈資產(chǎn)除以基金總份額,也就是每一份額的價值,比如A基金的總凈資產(chǎn)有6250萬元,總份額是5000萬份,則凈值為1.25。 如果你有1000元,不考慮手續(xù)費就可以申購800份。 累計凈值是指單位凈值與基金成立以來歷次所有分紅派息金額的總和,也就是基金自成立以來的所有收益。 如果基金成立以來從沒有分紅或拆分,那基金的單位凈值等于累計凈值,比如易方達滬深300ETF聯(lián)接A。 與易方達滬深300ETF聯(lián)接A差不多時間成立的富國滬深300指數(shù)增強,成立以來總計分紅2次,則當下單位凈值與兩次分紅之和就是累計凈值。 投資理財我們往往會有“恐高癥”,以為凈值高的漲得太多,風險會相對的高,更偏向于選凈值低的基金。 除了市場波動,基金的單位凈值還受分紅、拆分等情況影響,基金公司可以通過分紅/拆分來降低基金凈值,從而吸引投資者,但基金的盈利能力實際上并沒有改變。 所以哪怕是同類型、同一時間成立的基金,也不能通過單位凈值來比較誰更便宜。 也就是說,單位凈值高不代表基金漲得好,單位凈值低也不代表風險低。 我們在篩選基金的時候要考慮的是多方位的因素,比如基金策略,以上富國滬深300指數(shù)增強在同階段收益能會比易方達滬深300ETF聯(lián)接高,主要原因是它屬于指數(shù)增強型基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