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罕篇第九」2【原文】 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弊勇勚^門弟子曰:“吾何執(zhí)?執(zhí)御乎?執(zhí)射乎?吾執(zhí)御矣!” 【譯文】 達巷之地有人說:“孔子真?zhèn)ゴ蟀。∷麑W問淵博到無法(以某種專長)來稱贊他?!笨鬃勇犝f后,對他的學生們說:“我(要成名)該干點兒什么呢?是駕車呢?還是射箭呢?我還是駕車吧。” 【注釋】 “達巷黨人”,達巷之人。“黨”,古時五百家為一黨。也有學者舉《禮記·曾子問》中的“吾從老聃助葬于巷黨”一句,認為“巷黨”應為一個詞,相當于今時的“里弄”之義,“達”是其名。但古時會像現(xiàn)代這樣有那么細致的地址命名嗎?存疑。 “博學而無所成名”,指學問淵博到無法以某一特長來稱贊。這是夸贊孔子多才多藝,且樣樣精通。另有一種說法認為,本句是諷刺孔子的學問博而不精,沒有一藝之長可以成名。這不但與前邊的“大哉孔子”之贊相悖,也與事實不符,因為孔子至少是當時“禮樂書”三藝的頂尖專家,故不從此解。 “執(zhí)”,操持,執(zhí)行。 “御”,駕車。古時“六藝”之一。 “射”,射箭。古時“六藝”之一。 【評析】 “禮樂射御書數(shù)”是古時的六藝。古時學藝不易,六藝專精于一,已然難得。而孔子于六藝無一不精,令達巷黨人大開眼界,竟不知該以何種擅長來贊美孔子,故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以成名”。 子曰:“君子不器”。就是說,君子不要只作干事的工具,而要成為仁道的載體。六藝雖為君子行仁之所必需,但也只是干事的工具而已,仍需以德統(tǒng)馭,故孔子尤為重德。但達巷黨人卻只識孔子之才,而不識孔子之仁;只惜乎無以成名,而忘乎何以成德。 達巷黨人“博學而無以成名”的“謬贊”,著實令孔子無語。這就好像一把寶劍卻只被人夸贊劍鞘,一匹寶馬卻只被人夸贊馬鞍。這時,孔子向世人展現(xiàn)了其詼諧幽默的一面。他跟眾弟子輕松地調(diào)侃自嘲到:“我要成名該干點兒什么呢?是駕車呢?還是射箭呢?我還是駕車吧”。 后人對于“執(zhí)御乎?執(zhí)射乎?吾執(zhí)御矣”一句也有一些充滿高深隱喻的解讀。比如,將“吾執(zhí)御矣”解讀為孔子要“領導文化”,這當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筆者以為,就讓孔子簡簡單單地頑皮幽默一回,其實也未嘗不可,何況《論語》也并非沒有這樣先例。比如,在“公冶長篇”第七章中,孔子就曾以“道不行,乘桴浮于?!庇牧俗勇芬荒???梢?,孔子在睿智莊重之外,一定還有頑皮幽默的一面??鬃娱T下弟子三千,雖周游列國亦從者眾。若孔子只是一個道德清高的“老古板”,而沒有超凡的人格魅力,怎么可能會對門下弟子有如此超卓的感召力?像子路這樣桀驁不馴的弟子,怎么可能被孔子收服?像子貢這樣可“聞一知二”的聰明弟子,又怎么可能被孔子深深折服并為其守孝六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