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西游記》里,如來同意了傳經(jīng),可是阿儺、迦葉兩位尊者,直接開口問唐僧,從東土來有沒有什么人事帶給他們? 真是閻王好過,小鬼難纏。明明老板對唐僧等人都很客氣,也答應了傳經(jīng),直接拿經(jīng)走人,不就完了?可是阿儺、迦葉竟然一點都不顧佛門重地,公然索賄。
結(jié)果師徒四人拿了一堆白紙回家。結(jié)果白雄尊者一陣風,把白紙散落一地,等發(fā)現(xiàn)的時候,師徒四人回來找如來算賬。 如來的一番話更是讓他們?nèi)鐗嬙贫耍鐏淼脑捓镏攸c表達了幾點: 首先,阿儺、迦葉公然索賄的事情如來已經(jīng)知道了。 但是如來一沒懲罰兩個尊者,二沒為此事道歉。這說明這些事情本身都是如來自己的意思。如來總不能親自開口跟唐僧要這要那不是? 就像此前的獅子精,有沒有點余則成讓龍二去收斯蒂龐克轎車錢的意思?
而且標準是不能低于此前在舍衛(wèi)國趙長者家念過一遍,便得三斗三升米,三升金。這個標準的; 這句話意思很明確,就是取回經(jīng)到東土大唐,那是要去賺取收益的,不能白送。 其次,你們?nèi)〉哪墙小翱帐秩“捉?jīng)”,那也是難得的“無字真經(jīng)”。 這頗符合知識產(chǎn)權的概念。不要錢的沒字,那就要靠你自己去參悟,去寫出心得,創(chuàng)立門派。別人已經(jīng)寫出來的“有字真經(jīng)”,那就應該收費,而且定價自主權在人家那里。 這也就意味著唐僧如果此帶著所謂的“無字真經(jīng)”回到東土大唐,可以打著取過真經(jīng)的名義,自創(chuàng)門派,自己撰寫經(jīng)書,去賺香油錢。 但最終唐僧還是用紫金缽去換了“有字真經(jīng)”,算是付了版權費,取回來真經(jīng)。 但是很顯然如來實際上還是覺得賤賣了,而且如來還有一個隱憂。所以九九八十一難,最后一難還在通天河等著師徒四人。最終真經(jīng)掉入水中,曬經(jīng)的時候,殘缺了很多經(jīng)文。 這個隱憂就是唐僧仍未脫俗,所以經(jīng)書傳自東土,若雖齊備,然而仍無法超度,豈不壞了佛家名聲?所以傳個殘破不堪的經(jīng)書,即便無效,責任自然不在佛家。 如來的這個隱憂實際和一段“紫金缽”禪宗公案有關。 金碧峰祖師,平時禪定功夫很好,皇帝賜他一個紫金缽。他很喜歡這個紫金缽,有一天他在打坐,兩個無常來找他,找不到。 他入定了,無常鬼怎么都找不到他。于是問土地:“怎樣才能找到金碧峰?”土地說:“聽說老和尚很喜歡那個皇帝賜予的缽,要不你們敲敲他的缽?” 無常鬼把這個缽一敲,老和尚就出定了,出來就被抓住了。 金碧峰祖師就問:“何故抓我?”無常鬼說:“你大限將至,閻王要你去?!?/p> 金碧峰與無常約期七日,處理好事情便去。無常便答應了。結(jié)果金碧峰轉(zhuǎn)頭就把缽給砸了,說:“我無牽無掛,無我自在,還被一個缽給障礙住了?!?/p> 之后,金碧峰就打坐,入定了。七日后無常再來找時,哪兒都找不到,又去找金缽,金缽也沒有了。 這時,聽到金碧峰祖師在虛空中說: “若要拿我金碧峰,除非鐵鏈鎖虛空; 鐵鏈鎖得虛空住,方能拿我金碧峰?!?/p> 所以傳經(jīng)之人,心中有牽掛,仍有喜好,經(jīng)文是度不了眾生的。然而世人無牽掛,無喜好,又何稱世人? 文/炒米視角 原創(chuàng)首發(fā),歡迎關注或吐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