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阻力就是來源于,現(xiàn)在還存在太多中老年教師,人家就是靠職場上來的,你現(xiàn)在說要取消,別人會輕易同意嗎? 在中小學教師隊伍中,年輕人還未達到主力要求 雖然說這些年,一直提倡教師年輕化,但是真正在教師隊伍中占到主力隊伍的還是一批中老年教師,這些人都是享有“職稱工資”的,也為教育事業(yè)做出了貢獻。如果取消,無形當中就侵犯了這些人的權益。 一項規(guī)定的“改革”有時候不是簡單的說對和不對的問題,有很多客觀因素要考慮所謂的改革也并非是把這個東西變成沒有,只是為了加強教師的利益保障,規(guī)范職稱分配過程。以前考職稱是很難的一個事情。 特別是對一些偏遠山村的教師來說,連如何獲得這些東西都不明確,更別說去占有了。近幾年國家持續(xù)加強對教育的投資,是因為教育需求和老師需求逐年擴大,隨著二胎政策的開發(fā),這個需求將持續(xù)走高。 進行職稱和薪酬的改革,是為了讓即將進入這個行業(yè)的教師看到希望,明確自己的方向,更踏實的在教育行業(yè)耕耘。 但是還不能輕易改掉很多東西,像現(xiàn)在的編制分配,你不能說為了給新教師編制就輕易的取消老教師的編制,也不可能無限制的增加編制。 這里面有一個循循漸進的過程。 改革過程中體現(xiàn)的“民主”導向,是對年輕教師的利好行為很多學習在評職稱會慢慢開始進行較為公開的評選,通過你平時的教學質(zhì)量和家長反饋進行評選,而不是你教的時間越長就越占便宜。這是改革的目的。 只有這樣才能促動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促使老教師不斷的獲取新型的教學理念。但是改變一個人的理念是很難的。 特別是針對教學了很多年的老教職員工來說,接受一些新鮮事物就已經(jīng)很難,還要自己去改變,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看到效果。 但是這必定是一個方向,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的概念,就是這個意思。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學體系對一個老師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綜合來說,職稱和薪酬的改革制度,是利好的制度,特別是對年輕教師來說,更是個機會。是一次擁抱教育行業(yè)的好機會,只要有質(zhì)量,就一定能獲得相關的榮譽和稱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