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教出自東漢張道陵,而完善于兩晉南北朝,其中葛洪及著作《抱樸子》對道教思想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改變了前期道教對于神仙的認知,從而使得道教思想中靜守抱一的長生觀念全面確立,形成抱一,行氣,導引,長生的“求仙”之道-------“莫不皆以還丹金液為大要者焉”,“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煉不消,埋之,畢天不朽?!?/span> “秦漢方士,絕不附會老子,而依托黃帝,亦非道家之說。 東漢之際,桓帝好神仙,祠老子。張陵之子衡,使人為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都習。神仙之附會道家,實昉于此”。遂由道教產(chǎn)生之根本?!侗阕印酚蓛?nèi)外篇,古之神仙家言,所舉仙經(jīng)神符,絕無道家諸子,可定道家于道教之別。以性命交修,為谷神不死,羽化登真之訣,成道教真宮。“古之初為道者,莫不兼修醫(yī)術,以救近禍焉”,從而,內(nèi)以長生之術,外用儒術濟世之方,成為道教的楷模,也成為醫(yī),藥學家的典范,葛洪是對道教發(fā)展,醫(yī)學發(fā)展奠定出里程碑意義的人物。而后世醫(yī)者,不學葛仙翁醫(yī)術濟世,妄自崇拜于道教長生之理,肆意斷言醫(yī)家之宗根系長生,則毀千余人之耳目,徑自旁開,遠遁大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