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在微博問答,看到這么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很多人遇到過,當下的中國有870萬保險代理人,這些年進進出出保險行業(yè)的人累計不少于3000萬,按照中國14億人來算,平均每47個人就有一個人正在做或者曾經做過保險銷售業(yè)務,即使是按照當下870萬計算,平均每160人就有一個正在從事保險業(yè)務的。 扒拉一下我們周圍的親戚朋友,多數人都可以找到一個以上保險從業(yè)者。親戚關系、同學關系、前同事關系、朋友關系、朋友的家屬關系、同事的家屬關系等等,這中間最難搞的是親戚關系。 我們說親戚關系,要么是有血緣關系,要么是有姻親關系,中國的文化很看重這個關系。在保險代理人嚴重,親戚關系是最好的緣故市場,但是在消費者眼里,最怕親戚給自己推銷保險。于是經常遇見本文開頭的問題: 親戚找我推銷保險,我該怎么辦? 今天海洋跟大家聊聊我的觀點。 我們把這個問題分為幾個方面來講,看客們自己對號入座。 第一種情況,自己沒有買保險的需求。 我們暫且不講保險是剛需人人有需求,總會有一些人堅決不買保險,至少眼下堅決不買保險,這種情況下就要跟親戚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沒有什么抹不開面子,明確表達這個意思之后不影響交往,不影響親戚關系,不影響交情。如果那個不長眼的親戚依然死纏爛打,這種親戚疏遠了也不可惜。 第二種情況,自己有買保險的需求,不認可這個親戚。 人的脾性多種多樣,一個人不認可另外一個人有多種原因。如果你不認可親戚這個人,采用的方案類似于第一種情況:明確告訴他自己不需要保險。 這種情況麻煩在,因為自己有需求,所以還是想了解一下的,于是當親戚給自己推銷時其實是有興趣的,然后就接受他的講解,又問東問西。這種潛在的需求會給他很大的希望。如果再不時的拜訪,送點小禮物啥的,到最后都會搞的不好意思。倒不如從開始就不跟他聊保險來的干脆,想了解找其他人去。 第三種情況:自己已經買了很多保險,暫時不需要買更多。 這種情況下,代表自己認可保險,在保險代理人的嚴重屬于優(yōu)質客戶。如果自己明確短時間內不需要加保,或者自己有非常信任的專業(yè)代理人,就給親戚明確表示暫時不加保。如果被邀請參加他們公司的一些活動,要明確拒絕,不要抱著占便宜的心態(tài)去吃去喝去拿,到最后卻不買單,這樣對大家都不好。 第四種情況:自己正好有需求,但是好幾個代理人找自己,有其他更合適的。 這種情況下就要大家PK一下,看誰的方案更適合自己,然后買誰的。當然每個代理人都會說自己推薦的是最好的,如果自己沒有判斷能力,就找有判斷能力的人來幫自己參考,或者看這幾個代理人那一個可以講清楚自己的產品的同事也能講清楚別家的產品,總之告訴這個親戚,我不會因為我們是親戚而優(yōu)先選擇。 以上四種情況可以涵蓋絕大多數,當然我們不能把親戚推銷保險一竿子打死,對于買保險的人來講,從誰那里買都是買,不能因為是親戚關系就有一些忌憚。 對于要買保險的人來講,通過專業(yè)的保險規(guī)劃師或者保險經紀師買到適合自己的保險是最重要的,至于這個人是不是親戚,其實不重要。 或者我們換個角度,現在保險代理人魚龍混雜,親戚有天然的信任,如果他足夠專業(yè),其實是第一選擇。 那么如何去判斷一個保險規(guī)劃師或者保險經紀師是否專業(yè)呢?我們簡單的給幾個指標供大家參考。 1. 從業(yè)時間夠長,最好是一年以上,最少也要半年以上。保險代理人的流動性很大,離職率最高的時間就是半年以內。 2. 專職。并不是說兼職的不專業(yè),正常情況下專職的比兼職的專業(yè)。當然如果一個很專業(yè)的代理人后來轉做兼職,可以考慮。 3. 不輕易黑其它家保險公司。通過黑它人來太高自己很常見,不涉及人品,但是這種人顯然不專業(yè)。 4. 除了能講清楚自己推薦的產品,還能講清楚推薦的理由,以及還能講清楚市場同類產品的區(qū)別以及優(yōu)劣勢。 這四個指標常見,好判斷,供大家參考。 希望每一個消費者都可以遇到一個專業(yè)靠譜的保險規(guī)劃師或者保險經紀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