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授權(quán)轉(zhuǎn)載自公眾號:玩轉(zhuǎn)手機(jī)攝影 如今是「人人都是攝影師」的年代,只要我們拿起手機(jī)輕輕按下快門,一張照片就誕生了。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這個世界上就會有無數(shù)張的照片被拍攝出來。 「照片」,這樣一種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事物,總讓人覺得值不了多少錢。所以,大概很難有人能想象出來,一張照片居然能賣出300多萬人民幣的天價—— 上面這張名為《中央公園手拿玩具手榴彈的小男孩》(Child with a toy hand grenade in Central Park)照片,出自美國攝影師戴安·阿勃絲(Diane Arbus)之手。 2017年,佳士得紐約John M.Bransten收藏專場上,這張面露詭異微笑的男孩照片拍出了492,500美金(約327萬人民幣)的高價。 這張照片為什么這么貴?它又究竟好在哪里? 想知道答案,我們需要知道照片背后的拍攝者——Diane Arbus 到底是個怎樣的攝影師。 自拍像,1945年 01 不真實(shí)感 1923年,戴安·阿勃絲出生在一個十分富有的美國猶太家庭里,自幼精通繪畫。 18歲的時候,戴安·阿勃絲與青梅竹馬阿倫·阿勃斯結(jié)婚。隨后,兩人開設(shè)了一個商業(yè)攝影機(jī)構(gòu),為《Vogue》等雜志拍攝作品。 每天工作完成后,阿勃斯都會趕回家中為丈夫和兩個女兒做飯,過著平凡而幸福的中產(chǎn)階級的生活。 戴安·阿勃絲與丈夫 然而,從小到大生活富足、衣食無憂的阿勃斯卻產(chǎn)生了一種憂慮—— “我覺得兒時就備受折磨的一件事是——我從來就不覺得有過困境,我被一種不真實(shí)的感覺所肯定,而我所能感覺的只是不真實(shí)而已。” 這種“不真實(shí)”感的痛苦一直在深深的折磨著她,直到有一次她碰到一個畸形人。 兩性人與一只狗在嘉年華拖車上,1970年 鮮活的悲劇讓阿勃斯感到無比的震撼和感動,并且她無法自拔的被吸引。她認(rèn)為,他們比她更為真實(shí),從此以后,她常常去尋找并跟蹤那些奇奇怪怪的人進(jìn)行拍攝。 嘉年華的白化病吞劍者,1970年 無題,1970-71 哭泣的孩子,1967年 02 邊緣人群 為了拍攝,她跟陌生人交談,跟蹤過畸形人,在社會底層場所進(jìn)出,去過妓院和變性人公寓,要求他們脫下衣服展示傷疤、文身,甚至為了說服一個巨人同意拍攝而跟蹤他十年…… 嘉年華的紋身男人,1970年 兩個男人在舞會上跳舞,1970年 一位猶太巨人和他的父母在布朗克斯區(qū),1970年 她手中的相機(jī),就像是最犀利的“武器”,讓她在黑暗的世界中一步步前行,跨過一道道社會禁忌之門,去記錄了人類最脆弱邪惡的地方。 “拍你害怕的東西。如果我不拍他們,就不會有人看到他們?!卑⒉拐f。 她的鏡頭所及大多是被主流社會所忽略的邊緣人群——變形者、殘疾人、智力障礙者、侏儒、巨人、裸體主義者等等。
墨西哥裔侏儒,紐約市,1970年
天體營的一家人,賓夕法尼亞州,1965年 她用鏡頭記錄這些邊緣人群未加修飾的的貧窮、丑陋和粗俗,逼迫人們?nèi)プ⒁獬3R暥灰姷牡讓由鐣恼鎸?shí);逼迫人們重新去審視正常、公正、道德的定義;逼迫他們?nèi)ブ泵嫒松默F(xiàn)實(shí)。 也正因?yàn)槿绱?,很多人在看阿勃斯的作品的時候往往會感到不適。
同卵雙胞胎,1967年
三胞胎在臥室,1963年 在追求“真善美”的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阿勃斯的作品并不能為人們所理解,她成了整個西方社會的人民公敵。 人們認(rèn)為“她和她拍的那些照片一樣丑陋”,他們拒絕她進(jìn)入歐洲任何一個藝術(shù)館,甚至聯(lián)名要求雜志拒收戴安·阿勃絲的作品。
戴珍珠項(xiàng)鏈和耳環(huán)的女人,1967年
愛國青年和國旗,1967年 最后,丈夫阿倫不得不離開她,因?yàn)樗踔吝B上街買菜都要被人以“戴安·阿勃絲的丈夫”為由施加拳腳。 1969年,阿勃斯與丈夫離婚。離婚后的她依然堅(jiān)持將千奇百怪的的邊緣人群用鏡頭紀(jì)錄下來。 1971年,48歲的阿勃斯在日記本上寫下“最后的晚餐”,在紐約家中吞下大量藥物,穿戴整齊后躺進(jìn)浴缸里割腕自殺。 03 攝影界的梵高 了解完這位攝影師的生平之后,想必你對開篇看似有些詭異的照片有了一些理解。 讓我們回到這張照片本身: 1962年某日,黛安 阿勃斯在紐約中央公園拍照時遇到了這個名為“柯林”的小男孩。她試圖找一個合適的角度為這個男孩拍照,一邊找一邊拍。 最終男孩顯得有點(diǎn)不耐煩,阿勃絲連忙對他說“這就照了!”結(jié)果就拍下了這幅怪異的照片: 男孩全身僵直緊張,嘴角露出怪異的笑容,左手像雞爪子一樣,右手還握著一個玩具手榴彈。
阿勃絲為柯林拍攝的照片 于是這張對比性極強(qiáng)的照片,成為極具“阿勃絲色彩”的名作。 它所表達(dá)的是一種幻想世界和意識形態(tài)世界的不和諧,正如這幅照片中陽光明媚的公園,以及小孩子明顯的恐怖而殘暴的表情。 作為美國新紀(jì)實(shí)攝影最重要的旗手,如今這個被譽(yù)為“攝影界的梵高”的偉大攝影師,在逝世的幾十年后,她的作品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rèn)可。 2018年的拍賣會上,她的作品《一盒十張照片》(A box of ten photographs),以792,500 美元(約 536 萬 RMB)的價格成交。
生前被世人唾罵的黛安 阿勃斯,死后的幾十年后終于被世人認(rèn)可。也許,我們可以理解為是時代的一種進(jìn)步吧。 最后,引用阿勃斯的一句話,作為今天的結(jié)語: “照片是關(guān)于秘密的秘密,它揭示的越多,你知道的越少?!?/strong> - END- 上周《圖槽大會》獲獎作品是 ▼ 攝影 | Neo06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