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內(nèi)容:《九歌. 大司命》賞析;《九歌. 少司命》賞析。 教學目的和要求:了解《九歌. 大司命》和《九歌. 少司命》的基本內(nèi)容;理解詩人表述的思想感情;體悟中國古典文學欣賞。 教學重點:《九歌. 大司命》原文吟誦,詩文詞句解讀和賞析;《九歌. 少司命》原文吟誦、詩文詞句解讀和賞析。 一、《楚辭·九歌》賞析之五(大司命) 【原文】 九歌·大司命 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云①。 令飄風兮先驅(qū),使凍雨兮灑塵②。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從女③。 紛總總兮九州,何壽夭兮在予④。 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御陰陽⑤。 吾與君兮齊速,導帝之兮九坑⑥。 靈衣兮被被,玉佩兮陸離⑦。 一陰兮一陽,眾莫知兮余所為⑧。 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⑨。 老冉冉兮既極,不寖近兮愈疏⑩。 乘龍兮轔轔⑾,高馳兮沖天。 結(jié)桂枝兮延佇⑿,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無虧⒀。 固人命兮有當⒁,孰離合兮可為⒂? 【注釋】 ①廣開:大開。紛:多貌,形容玄云。玄云:黑云。 ②飄風:即旋風。王逸《章句》:“回風為飄。”先驅(qū):在前開路。 ③君:對大司命的尊稱?;叵瑁合聒B兒一樣盤旋飛翔。逾:越過。 ④紛總總:盛多的樣子。言九州人口眾多。 ⑤陰陽:指天地間的陰陽二氣,古人認為宇宙萬物的發(fā)展變化皆由陰陽二氣運行所定。以上四句為男覡扮大司命唱。 ⑥九坑:即九州,泛指人世間。上帝是造物主,有至高無上的權(quán)威,大司命掌管人類的壽命,是這種權(quán)威的體現(xiàn)。“導帝之兮九坑”,就是把上帝的權(quán)威引導到人世間。這兩句為女巫唱。 ⑦被被:同披披,飄動的樣子。 ⑧一陰一陽:或陰或陽,變幻莫測。 ⑨遺(wèi):贈給。 ⑩冉冉(rǎn):漸漸。 ⑾轔轔:車聲。這兩句為大司命唱,言大司命乘龍車高飛,返回天宮。 ⑿延佇(zhù):長久地站立。 ⒀若今兮無虧:猶言及時珍重。 ⒁固:本來。當:定規(guī)。 ⒂可為:可以掌握。以上六句為女巫唱,表示對大司命高飛而去的依戀和無可奈何的寬慰。 【譯文】 敞開了那天國的大門,我乘上了濃密的烏云。 命令那旋風先驅(qū)開道,呼喚那暴雨洗灑路塵。 神君盤旋從空中下降,我緊跟著你越過空桑。 九州蕓蕓眾生鬧嚷嚷,誰生誰死都握我手上。 高空里我安詳?shù)仫w翔,乘天地正氣駕馭陰陽。 我虔誠恭敬緊跟著你,把上帝權(quán)威帶到九州。 神衣飄動啊長而又長,玉佩閃爍啊放射光芒。 一陰一陽啊變幻莫測,我做的事啊眾怎知詳。 折一枝神麻玉色花朵,送你這將離去的神靈。 衰老已經(jīng)漸漸地到來,不親近就更疏遠感情。 我乘著龍車車聲轔轔,高飛沖天啊直入重云。 手持桂枝啊久久佇立,愈是想念啊愈是傷心。 傷心哀愁又有什么用,但愿像現(xiàn)在康健無損。 人的壽命本來有定分,死生離合啊怎能由人? 【賞析】 《九歌·大司命》是屈原的所做的祭大司命之神的歌舞辭,是組曲《九歌》中的一篇,是《九歌·少司命》的姊妹篇。 大司命是古人心目中掌管人類壽夭、生死的天神。這首詩由男巫飾大司命,女巫飾人間凡女,通過相互對唱,表現(xiàn)了大司命降落人間,與人間凡女相愛,又獨自返回天宮的故事。大司命的形象嚴肅而又神秘,人間凡女的形象溫柔而又多情。她愛戀大司命,但掌管人類壽夭、生死的大司命卻不得不與她分別。人們熱愛生活,都希望長壽,但人生無常,死亡經(jīng)常威脅著人們;因此,人們虔誠地祭祀司命之神。 從科學的角度講,人的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法則。在這個法則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而且任何人又是難以回避和逃脫的。人們企盼長生、畏懼死亡,但又必須面對自然法則的裁判。在先民的原始意識中,這個鐵面無私的自然法則就是活動于另一個世界之中、主宰著人類生死壽夭的神大司命。他是威嚴、冷酷、神秘的化身,是個充滿了陽剛之氣甚或剛庚之氣的神抵。他的職司和性格與佛教故事中的冥王是相同的,但從本篇所描寫的大司命形象來看,他比冥王少了一些恐怖感。 “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云。令飄風兮先驅(qū),使諫雨兮灑塵?!睆V開,大開,敞開。天門,天宮之門。紛,眾多貌。吾,大司命自謂。玄云,黑云。飄風,旋風。先驅(qū),在前面開路。諫雨,暴風雨。灑塵,用水淋灑塵土清潔道路。這是大司命的唱辭。謂大開天門,我駕起滾滾的烏云。令旋風為我前頭開路,令暴雨為我灑塵。這里寫大司命的上場。從開天門的敘述里,我們可以推斷他的天神地位;從以玄云為乘、令翻風先驅(qū)和諫雨灑塵的情節(jié)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權(quán)威、他的威嚴、他的冷酷和可怖。吉神降臨往往有祥云為伴,有滿堂的芳香,兇神的降臨往往伴有黑云、狂風和暴雨。司人生死的大司命所職掌的,正是人的死。死對常人來講是可怕的,而掌人死的神在人的心目中自然也是可怕的兇神。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從女?!本?,迎神女巫對大司命的敬稱?;叵?,回旋飛翔。逾,越過??丈?,神話中的山名。從,跟隨。女,同“汝”。相“爾汝”者,親切之謂也。這是迎神女巫的唱辭。謂自天上盤旋而下,我則跨越空桑山與您相隨同行。大司命是受了迎神女巫的禮祭刁翻從天而降的,而迎神女巫的追求則是出于對大司命的愛戀。先民的娛神目的往往是通過衷漫淫荒的男女情事來達到的,這一手段同樣適用于人有樹壽夭神的祭祀。 “紛總總兮九州,何壽夭兮在予!”紛總總,蕓蕓眾生紛擾貌。九州,指夭下。何,何以。壽夭,長壽和短命。予,大司命自稱。這是大司命的唱辭。謂紛擾擾的九州眾生,為何其生死大權(quán)掌握在我的手中?面對迎神女巫的追求,大司命高傲地亮明自己的權(quán)威與身份,帶有自我炫耀的成分一一這或許就是人神離別的根本原因。 “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御陰陽。吾與君兮齊速,導帝之兮九坑?!卑蚕瑁炀忥w行。清氣,清輕之氣。天地間的正氣。御陰陽,駕馭陰陽二氣的造化。吾。迎神女巫的自稱。君,指大司命。齊速,并駕齊驅(qū)。導,引導。帝,指大司命。之,往。九坑,當指楚地的九岡山。這是迎神女巫的唱辭。謂高高地飛呀緩緩地飛,乘著天地間的正氣,駕馭著陰陽二氣的變化。我與您并駕齊驅(qū),引導您到九岡山去。她順承大司命自炫的心理,一方面贊項了神的功德無量,一方面表現(xiàn)了對神的虔誠恭謹。 “靈衣兮被被,玉佩兮陸離。壹陰兮壹陽,眾莫知兮余所為。”靈衣,亦作云衣,大司命所穿的云霓之服。被被,猶言翩翩,輕輕飄動貌。陸離,光彩閃耀貌。壹陰壹陽,神光忽隱忽現(xiàn)、變化無窮貌。這是大司命的唱辭。謂我穿的神衣隨風輕輕飄舞,我佩戴的玉飾光怪陸離。我時隱時現(xiàn)、變化無常,我的所作所為,平凡人都莫知其詳。這里仍是大司命夸耀其衣飾華美、神力非常的目炫之辭。至此,高高在上、冷酷無情、神秘莫測的大司命形象已塑造完成。 “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老冉冉兮既極,不寢近兮愈疏。”疏麻,神麻,傳說中的神草,有的學者考證為升麻,即零陵香,有使人致幻的作用?,幦A,玉色的花朵。遺,贈予。離居,離別遠居的人,指大司命。冉冉,漸漸。既極,已至。寢,逐漸。愈疏,越來越疏遠。這是迎神女巫的唱詞。謂采摘美麗如玉的花朵,將把它送給即將離別遠去的大司命。人已經(jīng)漸漸地進入老境,若不多加親近,就會變得更加疏遠。它表現(xiàn)了迎神女巫對神的崇敬、依戀,也表現(xiàn)了因年紀既老而情意愈疏的悲傷,流露了冀幸延年的情緒。 “乘龍兮磷磷,高馳兮沖天。結(jié)桂枝兮延佇,羌愈思兮愁人?!绷琢?,象聲詞,車行聲。沖天,直上云天。結(jié),編織。延佇,長久等待。羌,楚方言,句首語氣詞。這仍是迎神女巫的唱辭。謂大司命駕著滾滾的龍車離去,他高飛遠舉,直沖云天。我手持編好的桂枝久立凝望,越是想念他啊越是憂愁悲傷。上四句從抒清主體的角度,言因感于老境漸至卻不能愈力睞近而有折疏麻以挽留之舉,重點抒寫了迎神女巫的復雜情感;而此四句則從另一角度,寫大司命全然不顧迎神女巫的挽留,乘龍沖天而去,既表現(xiàn)了大司命的冷酷無情,又表現(xiàn)了迎神女巫的癡情與憂愁。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無虧。固人命兮有當,孰離合兮可為?”奈何,奈之何,有什么辦法。若今,象現(xiàn)在一樣。無虧?,謂事神之心不減。固,本來。有當,有常,有定數(shù)。孰,豈。可為,可以改變。這仍是迎神女的唱辭。謂神已離去使人憂愁,可又有什么辦法呢?但愿自今而后事神之心不減。本來人的壽夭是有定數(shù)的,難道是由人神的離合可以改變的么?這是神去之后迎神女巫的自我寬解之辭:既然人的命運由天而定,又何必苦苦追求,又何必因與神的離合而徒增憂傷呢?從表面來看,作品以這樣的口吻作結(jié),顯示了迎神女巫對生死壽夭的達觀態(tài)度,展示了她既現(xiàn)實又樂觀的性格。但仔細品味,其中卻充滿了追求不得的失落和惘悵,流露出對人生命運的無可奈何。 詩歌以對話和獨白的形式,成功地塑造了大司命和迎神女巫(追求者)的形象。在大司命與迎神女巫的對話中,重點突出了大司命冷酷無情、自命不凡、自鳴得意、高高在上的性格特點,這些特點均自大司命口中說出,又帶有明顯的自炫性質(zhì)。同時,在對話中還表現(xiàn)了迎神女巫對神的虔敬與崇拜,表現(xiàn)了對神的熱愛與追求。但二者的對話卻有異乎尋常的特點:它不是承前啟后的相互對答,而是大司命一方只顧炫耀自己的威靈和神秘,迎神女巫乘勢表述自己對他的愛慕與追求,反映出地位尊卑的殊異。而這樣的對話形式,更有利于對大司命性格的塑造。 在迎神女巫的獨白中,則主要突出了迎神女巫的癡情和惆悵,表現(xiàn)了她對命運的無可奈何。而這種種情感均以獨白的方式說出,更加重了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色彩,將一個“終被無情棄”的女子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哀怨動人。 先民在與自然作斗爭的過程中,既觀照了草木的零落,也觀照了自我的衰亡。他們將自己生死無常、壽夭不齊的抽象思考,塑造成為具體可感的大司命神的形象,并在迎神、送神的過程中寄托了自己長生不老的愿望。這就是民間《九歌·大司命》的原始意圖。當詩人屈原利用這一形式抒發(fā)情感的時候,他則在人神離合的情節(jié)中,寄寓了自己君臣離合變化的情思和希冀,以及追求不得的失落與惆悵。 《大司命》和《少司命》都表現(xiàn)出戀愛的意思。人類在進入男權(quán)社會以后,除個別由原始社會遺留下來的神(如女媧、西王母),及同婦女有直接關(guān)系的神祇(如送子娘娘)之外,其余都是男性的。所以,按常情大司命是男性神。詩中大司命唱詞中表現(xiàn)出的那種威靈顯赫、聲震八荒的氣概,也證明是男性神。司子嗣的少司命則是女性神。 二、《楚辭·九歌》賞析之六(少司命) 【原文】 九歌·少司命 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①。 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②。 夫人自有兮美子,蓀何以兮愁苦③?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④。 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⑤。 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云旗⑥。 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⑦。 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⑧。 夕宿兮帝郊,君誰須兮云之際⑨? 與女沐兮咸池,晞女發(fā)兮陽之阿⑩。 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恍兮浩歌⑾。 孔蓋兮翠旌,登九天兮撫彗星⑿。 竦長劍兮擁幼艾⒀,蓀獨宜兮為民正。 【注釋】 ①麋(mí)蕪:香草名,七八月間開白花,香氣濃郁。羅生:并列而生。 ②素華:即白花。菲菲:形容香氣濃郁。襲:指香氣撲鼻。予:主祭男覡自稱。 ③蓀:香草名,借指少司命。 ④青青:通“菁菁(jīnɡ)”。草木茂盛的樣子。 ⑤美人:指參加祭禮的人們。 ⑥入不言兮出不辭:少司命進來時不說話,離開時沒有告辭。 ⑦這兩句言少司命去后人的悲哀: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和相愛的人生生分離,人生最大的歡樂莫過于有了新的知心人。 ⑧儵(shū):同“倏”,忽然。逝:離去。 ⑨帝:上帝。帝郊:指天國的郊野。 ⑩晞(xī):曬干。陽之阿:向陽的山窩?!芭c女沐兮咸池”前,原有“與女游兮九河,沖風起兮水揚波”二句,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說:“王逸無注,古本無此二句……此二句河伯章中語也”。據(jù)此,將二句刪去。 ⑾恍(huǎnɡ):失意的樣子。 ⑿彗星:俗稱掃帚星,古人認為是災星。一說,撫是撫摸,安撫。彗星形似掃帚,古人想象可以用之掃除污穢,“天之有彗也,以除穢也?!保ā蹲髠鳌ふ压辍罚?/p> ⒀竦(sǒnɡ):執(zhí),舉起。 【譯文】 芬芳的秋蘭潔白麋蕪,并列生長在堂下漫布。 綠色的葉子白色花朵,香氣濃郁沁入我肺腑。 人們自有嬌美小兒女,你為何還替他們愁苦? 秋天的蘭花啊真茂盛,綠葉紫莖啊郁郁蔥蔥。 滿堂的人兒都傾慕你,只對我傳情把秋波送。 來時默默走時無言語,乘風駕云飄然離我去。 悲哀莫過有情人離別,歡樂莫過知心人團聚。 荷葉做衣蕙草做腰帶,匆匆而來忽然飄天外。 傍晚時你投宿在帝郊,云端里你又把誰等待? 想與你同沐浴于咸池,想與你同曬發(fā)在山窩。 盼望美人啊美人不來,心神恍惚啊當風高歌。 孔雀車蓋啊翡翠旗旌,飛上九天去掃除彗星。 一手舉劍一手抱幼童,保護百姓神中你最行。 [1] 【賞析】 《九歌·少司命》是屈原所作組曲《九歌》中一首,是《九歌·大司命》的姊妹篇,是祭祀少司命神的歌舞辭。少司命是主管人間子嗣的神,是一位年輕美貌的女神,因為是主管兒童的,所以稱作“少司命”。 王夫之《楚辭通釋》說:“大司命統(tǒng)司人之生死。而少司命則司人子嗣之有無。以其所司者嬰稚,故曰少?!?/p> 全詩都是主祭的男巫的唱詞。開頭六句和結(jié)尾四句,是對少司命的正面贊頌,說她時刻關(guān)心人的子嗣問題,“竦長劍兮擁幼艾”,一手舉著長劍,一手擁抱著嬰兒,是一位人類守護神的形象,既威武又慈愛。中間部分描寫人神戀愛之情,從另一方面表現(xiàn)了這位女神的溫柔與多情,從而使少司命的形象更加豐滿而動人。“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兩句,概括了人們相思離別之情,具有濃郁的民歌風味,膾炙人口,常為后人所引用。 因為此篇演唱同前一篇是連接的,少司命、大司命已在場,故再沒有下神、迎神的話,但此一篇的賓主關(guān)系與上一篇相反。上一篇后半是女巫以少司命口吻所唱,故此篇開頭是男巫以大司命口吻唱出,來贊頌少司命。 從情緒的承接來說,前篇少司命反覆表現(xiàn)出愁苦的心情,故此篇開頭大司命說:“夫人自有兮美子,蓀何以兮愁苦?” “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一方面是對少司命這個愛護生命的女神的烘托,另一方面也暗示此祭祀為的是求子嗣。少司命一開始就贊嘆的也是蘭草,同樣暗示了生子的喜兆。“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是說來參加迎神祭祀的婦女很多,都希望有好兒好女,對她投出乞盼的目光,她也回以會意的一瞥。她愿意滿足所有人的良好愿望。她同這些人既已“目成”,也就沒有愁苦了。她看了祭堂上人的虔誠和禮敬,心領(lǐng)神受,“入不言”而“出不辭”,滿意而去。她乘著旋風,上面插著云彩的旗幟。對于她又認識了很多相知,感到十分快活;而對于同這些人又將分離,感到悲傷。這是將人的感情與神相通,體現(xiàn)出女神的多情。 下面一節(jié)則是女神說自己的服飾和離開祭堂的情形?!昂梢沦廪А蓖笏久摹霸埔沦獗槐?,玉佩兮陸離”比起來,帶有女性的特征。“夕宿兮帝郊”是說自己離開后將去的地方。 第五、六節(jié)都是男巫以大司命的口吻所唱,先是回答少司命的問話:“我等待你,要陪你到咸池去洗頭,在陽阿之地曬發(fā)。因為一直等你不來,所以在云端恍然而立,臨風高歌?!?nbsp; 第六節(jié)描述了少司命升上天空后的情況,描繪出一個保護兒童的光輝形象:她一手筆直地持著長劍,一手抱著兒童。她不僅是送子之神,也是保護兒童之神?!吧p獨宜兮為民正!”事實上唱出了廣大人們對少司命的崇敬與愛戴。 《九歌·少司命》的形式具有緊湊而鏗鏘的韻律美。形式是詩歌的載體,詩歌讓人們最直接地感受到的是它的形式,又由于詩歌是一種通過韻律感很強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fā)情感的文學體裁,所以它自然具有韻律美,“青黃雜揉,文章爛兮”,詩歌藝術(shù)衍生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之一是韻律,屈原以其獨創(chuàng)的詩歌結(jié)構(gòu)和格律使中國詩歌具有了一幡全新的韻律,具體到《九歌·少司命》,其韻律美主要表現(xiàn)在緊湊和鏗鏘兩個方面。 《九歌·少司命》韻律的緊湊主要表現(xiàn)在結(jié)構(gòu)上,全詩一氣呵成,從頭到尾沒有任何遲滯。全詩雖然可以分為五個部分,但每個部分之間的過渡平滑而自然,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第一部分是代表人間婦女的群巫合唱的迎神曲,第二部分是代表少司命女神的主巫獨唱的臨壇曲,第三部分是人間婦女向少司命女神詢問,第四部分是少司命女神回答人間婦女,第五部分是人間婦女合唱的送神曲,這遣五個部分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而又自如地從第一部分流泄到第五部分,街接間不著痕跡,語言流暢富于回味。 《九歌·少司命》韻律的鏗鏘主要表現(xiàn)在格律上,其詩句或參差或?qū)φ蹋鸱兄?,動感強烈,“隨語成韻,隨韻成趣”,氣韻生勤,情趣盎然。詩句的參差,詩中比比皆是,這正是楚辭對《詩經(jīng)》繼承和發(fā)展的精妙之處,它除了保留《詩經(jīng)》四字句的典型句式外,還將其擴展為五字句和六字句。 在《少司命》中,“二二”、“三二”、“三三”節(jié)奏的詩句交替使用,“倏而來兮忽而逝”給人以強烈的動感,仿佛踏著音樂的節(jié)拍悠然地旋轉(zhuǎn)在舞池中。這首詩的韻律較《詩經(jīng)》也有了更大的起伏和變化,也更加鏗鏘動人了。同時,語氣詞“兮”在楚辭句式構(gòu)成中的連用也是生花妙筆,形成了楚辭可歌可吟、如泣如訴的獨特藝術(shù)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