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與一些食物有相克的負作用,不可同食。
1、柿子。
從食物藥性來看,柿與蟹都是寒性食品,二者同食,寒上加寒,就會傷脾胃,身體虛寒者要尤其注意。
從現(xiàn)代科學來看,柿當中含有鞣酸,蟹肉富含蛋白,二者相遇,就會凝固為鞣酸蛋白,影響消化,讓我們吃下的食物滯留于腸內發(fā)酵,更甚者還會出現(xiàn)嘔吐、腹痛、腹瀉等食物中毒現(xiàn)象。
2、梨。
梨味甘微酸性寒,《名醫(yī)別錄》中這樣說:“梨性冷利,多食損人,故俗謂之快果?!庇捎诶嫘院?,蟹亦冷利,二者一起吃的話,傷人腸胃。
3、花生仁。
花生仁性味甘平,脂肪含量高達45%,油膩的食品遇冷利的食品就會造成腹瀉,所以吃螃蟹的時候一定不能吃花生,腸胃虛弱之人,要特別注意。
4、泥鰍。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泥鰍甘平無毒,能暖中益氣,治消渴飲水,陽事不起。”泥鰍的溫補功效非常有效,而蟹性冷利,功能正好有沖突,所以二者不能一起食用。
5、香瓜。
香瓜就是我們常說的甜瓜,性味甘寒而滑利,有除熱通便之效。與蟹一起食用有損于腸胃,還會造成腹瀉。
6、冰飲。
現(xiàn)在很多人一年四季都喜歡吃冷飲,冷飲都是寒涼之物,吃下后使腸胃溫度降低,之后再吃螃蟹必會造成腹瀉。所以,食蟹后不宜飲冰水。
7、啤酒。
啤酒性寒,如果以啤酒送蟹,寒上加寒,容易引起腹瀉,所以最好選黃酒或白酒等性溫的酒類送蟹。

(05)
螃蟹,一般人都可以吃。尤其適宜跌打損傷、筋斷骨碎、瘀血腫痛、產婦胎盤殘留、孕婦臨產陣縮無力、胎兒遲遲不下者食用,尤以蟹爪為好。
然而,螃蟹雖然營養(yǎng)高,但屬于高敏食物,即民間說的“發(fā)物”。蟹肉中含有異性蛋白質,通過通透性增高的腸壁進入人體,會誘發(fā)并加劇過敏反應,引起胃腸平滑肌痙攣、血管性水腫、各種皮疹、哮喘、嚴重者更會引起過敏性休克。
有6種人不宜吃螃蟹。
1、肝炎患者。肝炎病人由于胃黏膜水腫、膽汁分泌失常、消化機能減退, 不易消化吸收蟹肉中豐富的蛋白質,食蟹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腹脹、嘔吐等。
2、患有膽道疾病和高血脂、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每100克蟹肉中含膽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黃中含膽固醇460毫克,膽固醇較高,容易引致上述患者病情的發(fā)展。
3、脾胃虛寒者。螃蟹性寒,吃后容易加重體內的寒氣,引起或加重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等癥。
4、過敏體質者。過敏體質的人吃螃蟹易出現(xiàn)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有的還會引發(fā)蕁麻疹或哮喘。
5、傷風感冒的人。傷風感冒的人體內痰濕重,而螃蟹是生痰生濕的食物,吃蟹會加重體內的痰濕,易使感冒難愈或使病情加重。
6、孕婦、老年人和幼兒。螃蟹性涼,故對孕婦不利;老年人消化系統(tǒng)臟器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差,不宜多食;而幼兒因消化器官發(fā)育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較差,也不宜多食。

除了以上人群,對于一般人來說,螃蟹也不要多吃。螃蟹的蟹黃膽固醇含量高,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幾率。因此,吃蟹每次不要超過1只,一周吃兩三次即可。
美味雖好,但要有所節(ji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