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人食蟹的歷史 河蟹,乃天下第一美食也。古人云:河蟹,“美如玉珧之柱,鮮如牡蠣之房,脆比西施之舌,肥勝右軍之脂”。千百年來,想你、愛你、恨你,誰知曉? 魯迅先生說:第一個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最敢去吃它呢?天下第一吃蟹人是誰?蘇州民間傳說:相傳在大禹的年代,河蟹稱“夾人蟲”。大禹治水時,有一個叫巴解的督工,為了防止“夾人蟲”的侵襲,在駐地開深溝,待“夾人蟲”大批在溝中后,用沸水燙死。燙死的“夾人蟲”有一股獨特的香味。巴解就拿起來吃一口,感到味道好極了。這第一口的賞試,換來國人以后的千千萬萬口。從此,“夾人蟲”就變成人間的美味佳肴。吃“夾人蟲”從此就一發(fā)不可收拾。但就這種美食,稱其為“夾人蟲”總感不妥,要起一個較合適名字。因為巴解鎮(zhèn)壓了這只“夾人蟲”,因此,它的名稱就是:蟹 。 實際上,我國已有6000多年吃蟹的歷史。在長江三角洲,考古工作者在對上海青浦的淞澤文化、浙江余杭的良渚文化層的發(fā)掘時發(fā)現(xiàn),我們的先民在它們食用的廢棄物中,就有大量的河蟹蟹殼。表明我國人民吃蟹的歷史十分悠久,而西歐、北美等國至今還不敢吃河蟹。 經(jīng)過長期的歷史的沉淀,發(fā)現(xiàn)我國三個地區(qū)生長的河蟹品質(zhì)最好。即中國三大名蟹產(chǎn)地: ① 地處蘇皖兩省的古丹陽大澤河蟹——花津蟹;② 河北白洋淀河蟹——勝芳蟹;③ 江蘇陽澄湖河蟹——陽澄湖蟹。 要成為名蟹產(chǎn)地,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養(yǎng)殖的自然條件好——有大片濕地;二是要有大量天然蟹苗上溯——產(chǎn)地近通海的大江、大河;三是要靠近發(fā)達的大城市——有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文人墨客給予傳頌、推薦。 在歷史上,古丹大澤包括丹陽湖、石臼湖、固城湖、南漪湖以及周邊地區(qū)一大片低洼濕地,面積近350萬畝。這塊濕地橫跨蘇南和皖南二省,呈三角形,號稱河蟹“金三角”。在這三大河蟹產(chǎn)地中,歷史最悠久的要數(shù)古丹陽澤的“花津蟹”。它在唐代已十分有名,李白晚年就生活在當涂,他的詩詞中,有大量的詠蟹詩句。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花津蟹是最盛時期;清代花津蟹是當?shù)乜h太爺進貢皇帝的貢品,乾隆皇帝封為“御之蟹”。 白洋淀的“勝芳蟹”,靠近北京,北京是元朝的都城,又是明、清兩朝的都城。因此,“勝芳蟹”從元朝開始逐漸聞名。 “陽澄湖蟹”是明代中葉,隨著蘇州經(jīng)濟發(fā)展,而逐步聞名;到清代中后葉,上海開埠后,“陽澄湖蟹”的名氣逐步蓋過前面兩個產(chǎn)地。特別是解放后,“陽澄湖蟹”幾乎是一枝獨秀。其原因是:①白洋淀斷水;②河口設(shè)閘,阻斷蟹苗上溯;③原丹陽大澤地區(qū)大量圍湖造田;④江河水域污染;⑤陽澄湖是長江口最近的草型湖泊;⑥文革中樣板戲:“沙家浜”的宣傳。造成當今社會上人們只知河蟹以“陽澄湖大閘蟹”為最佳。蟹市上的一些“李鬼們”,均打出專門銷售“陽澄湖大閘蟹”而招攬生意。 二、歷代文人墨客食蟹評價 歷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拜倒在“無腸公子”門下:從唐代皮日休、宋代黃庭堅的《詠蟹》;宋朝蘇軾的《一蟹不如一蟹》;元代李祁有《訊蟹說》;明代王世貞的《題蟹》;清代李漁的《蟹賦》到曹雪芹的《螃蟹詠》;他們無不從各個角度贊美螃蟹的美味。 宋代吳江太尉徐自道《游廬山得蟹》一詩中,不到廬山辜負目,不食螃蟹辜負腹。已成為蟹文化中的名句,廣為傳播。 也有將螃蟹比喻一種權(quán)貴,一種社會現(xiàn)象,以諷刺邪惡,看你橫行到幾時?!如明代王世貞(1526-1590)有《題蟹》詩曰:唼喋紅蓼根,雙螯利于手。 橫行能幾時,終當墮人口。(你這螃蟹啊,雙螯比手還要鋒利,掐斷了紅蓼的根放在嘴里,唼喋唼喋(sha`、zha),啃得好痛快!可是,你又能橫行多久呢?最終、還是逃脫不了被捉、被煮、被吃的命運)??瓷先ナ菍懶?,實際上是借題發(fā)揮。表達了詩人對惡人、對壞人的憎恨,指出這種丑惡勢力,盡管可以得意一時,最后不會有好下場的。 品蟹與飲酒密不可分,蟹文化往往與酒文化互相交融,互相襯托,互相促進。這種享受,作為一種文化,從魏晉時期就開始了。《世說新語·任誕》記載:晉必卓嗜酒,席間說: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螃蟹;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這些詩詞成為中國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食蟹的文化 在中國,螃蟹一年四季都備受推崇——中國家庭常在“特殊時刻”擺出這道菜。每年在11月份,當長江三角洲的大閘蟹開始產(chǎn)卵時,中國人就尤其愛吃大閘蟹。而在今秋,這種喜愛之情加深了。西安綠態(tài)固城湖大閘蟹專賣店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大閘蟹的文化意義。 近來,中國人口腹之欲的對象是產(chǎn)自蘇州附近的固城湖大閘蟹。由于得天獨厚的生長環(huán)境,固城湖大閘蟹被認為是螃蟹中的“勞斯萊斯”。以前,固城湖大閘蟹大多出現(xiàn)在上海和香港的餐桌上。如今,這種螃蟹的影響力,正如同中國的崛起。越來越大:在注重地位和金錢的中國城市,固城湖大閘蟹迅速博得了口味純美、蟹中上品的美譽。此外,對于人數(shù)日增,擁有收入、休閑時間,且喜歡下館子的中產(chǎn)階級來說,他們吃得起這種昂貴的美味。 在當今中國,食物具有鮮明的文化意義。處在最高等級的是海鮮,不同于一般食物。螃蟹的地位沒法跟龍蝦、魚翅或鮑魚相比,不過,對普通中國人來說,螃蟹非同一般。 固城湖畔的巴城不到10年前,還是個默默無聞的湖邊小城。如今,從這里走高速公路一小時直達上海。入秋,源源不斷的人群蜂擁而來,乘坐火車、巴士和小轎車從華東趕到此地的游客,以及從日本和香港遠道而來的游客,將湖邊的店鋪和湖上的泛舟擠得滿滿的。 臺灣人素來對固城湖大閘蟹情有獨鐘,每到秋天,就有大批的臺灣人到處尋覓吃蟹的地方。改革開放前,他們會專程坐飛機去香港吃,昆山榮譽市民、原臺協(xié)會副會長廖漢民頗有感觸地說,“那時即使是路邊買的清水大閘蟹,價格也要到一百港幣一只,這還沒算上機票錢,能吃到正宗的固城湖大閘蟹真是太難了?!?/p> 食蟹文化 http://www. 2004年01月29日11時25分 星辰在線 俗話說得好“蟹味上桌百味淡”,我們說“河蟹、海蟹,不如漳江蟹”。中華民族是最早懂得吃蟹的民族。早在二千多年前,螃蟹已作為食物出現(xiàn)在我們祖先的筵席上了。在《周禮》中載有“蟹胥”,據(jù)說就是一種螃蟹醬;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shù)》介紹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把吃蟹的方法又提高了一步。后來陸龜蒙的《蟹志》,博肱的《蟹譜》,高似孫的《蟹略》,都是有關(guān)蟹的專著。 魯訊說:“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螃蟹形狀可怕,還要鉗人,開始吃蟹的人確實需要有些勇氣。吃蟹作為一種閑情逸致的文化享受,卻是從魏晉時期開始的。《世說新語任誕》記載,晉畢卓(字茂世)嗜酒,間說:“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边@各上人生觀、飲食觀影響許多人。從此,人們把吃蟹、飲酒、賞菊、賦詩,作為金秋的風流韻事。而且漸漸發(fā)展為聚集親朋好友,有說有笑地一起吃蟹,這就是“螃蟹宴”了。 說起“螃蟹宴”,一定會聯(lián)想到《紅樓夢》里有趣熱鬧的一幕。小說先寫李紈和鳳姐伺候賈母、薛姨媽剝蟹肉,又吩咐丫頭取菊花葉兒桂花蕊兒熏的綠豆面子來,準備洗手。這時,鴛鴦、琥珀、彩霞來替鳳姐。正在談笑戲謔之際,平兒要拿腥手去抹琥珀的臉,卻被琥珀躲過,結(jié)果正好抹在鳳姐臉上,引得眾人哈哈大笑。接下來,吃蟹的余興節(jié)目開始,也有看花的,也有弄水看魚的,寶玉提議:“咱們作詩?!庇谑谴蠹乙贿叧院?,一邊選題,先賦菊花詩,最后又諷螃蟹詠,各呈才藻,佳作迭見。其中薛寶釵的詠蟹一律云: 桂靄桐陰坐舉觴,長安涎口盼重陽。 眼前道路無經(jīng)緯,皮里春秋空黑黃。 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順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這首詩小題目寓大意義,被認為“食螃蟹的絕唱”,也是螃蟹詠里的壓卷之作。賈府里的螃蟹宴生動活潑,雍容華貴,有書卷氣,也有詩禮之家的風范。至今讀來,還是饒有興味的。 但是螃蟹宴的生動描寫,也并不是曹雪芹的獨創(chuàng)。在此以前,《金瓶梅》中就有螃蟹宴,不過筆調(diào)大不相同而已。該書第35回,寫李瓶兒和大姐來到,眾人圍繞吃螃蟹。月娘吩咐小玉:“屋里還有些葡萄酒,篩來與你娘每(們)吃?!苯鹕徔熳?,說道:“吃螃蟹,得些金華酒吃才好?!庇值溃骸爸粍傄怀丑π烦浴?。雖然也熱鬧有趣,比竟是市井俗物,沒有大觀園里的風韻。《金瓶梅》寫螃蟹宴,其實也是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我們在明代人的明代人的著作中就看過有關(guān)螃蟹宴的敘述。 劉若愚《明宮史》記載明代宮廷內(nèi)的螃蟹宴,是另一種模式:“(八月)始造新酒,蟹始肥。凡宮眷內(nèi)臣吃蟹,活洗凈,用蒲色蒸熟,五六成群,攢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臍蓋,細細用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蛱扌沸毓?,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食畢,飲蘇葉湯,用蘇葉等件洗手,為盛會也。”《天啟宮詞一百首》之一,有詩記其事曰:“海常花氣靜,此夜筵前紫蟹肥。玉筍蘇湯輕盥罷,笑看蝴蝶滿盤飛?!睂m廷生活是最寂寞無聊的。那些嬪妃宮女靠吃螃蟹和剔蟹胸骨像蝴蝶形者鋪置盤中,以分巧拙,足見她們閑得發(fā)慌的心態(tài),這種歡樂,實際上是有苦味的。 清張岱《陶庵夢憶》中有一篇《蟹會》,是專談美味甘旨的。文章不長,抄錄于后:食品不加鹽醋而五味全者,為蚶,為河蟹。河蟹至十月與稻梁俱肥,殼如盤大,中墳起,而紫螯巨如拳,小腳肉出,油油如。掀其殼,膏膩堆積,如玉脂珀悄,團結(jié)不散,甘腴雖八珍不及。一到十月,余與友人兄弟立蟹會,期于午后至,者蟹食之,人六只,恐冷橘、以風栗、以風菱,飲以“玉壺冰”,蔬以兵坑筍,飯以新余杭白,漱以蘭雪茶。繇今思之,真如天廚仙供,酒醉飯飽,慚愧慚愧。張岱年輕時候是一個豪貴公子。后來國破家亡,窮途末路,弄到披發(fā)入山,甚至想自殺??墒求π费缛耘f縈回在他心中,念念不忘,津津樂道,成為甜蜜的回憶??上?,近幾年蟹價驟貴,正如劉姥姥所說:“一頓螃蟹宴夠我們莊稼人過一年!”螃蟹宴睽違已久,連食蟹文化:螃蟹的種類 石蟹:別名篾蟹、溪蟹。淡水和咸淡水產(chǎn)蟹類。即溪蟹,舊稱石蟹。甲殼綱,十足目,溪蟹科。棲息溪流旁或溪中石塊下。近似種類繁多,中國已發(fā)現(xiàn)的約50多種。潮汕常見品種為細齒溪蟹和鋸齒溪蟹,個體較小,頭胸甲背面稍隆起,額部后方有一對隆塊,其前面有皺紋或顆粒,腿窩后方下凹,隆線清晰,前側(cè)緣有小鋸齒。潮陽市的海門港、澄??h的萊蕪灣、饒平縣的黃岡河口等咸淡水區(qū)常有發(fā)現(xiàn)。尤于暴雨過后為多,漁民在近海時有捕獲。篾蟹經(jīng)鹽漬,加入醬油、辣椒、蒜頭和味精調(diào)味,便可食用,為潮汕人喜愛的佐膳佳品。但蔑蟹是人類肺吸蟲的中間宿主,為保障身體健康,食用時最好是煮熟才吃。 ![]() 河蟹:學名中華絨螯蟹蟹。屬甲殼動物,分類學上隸屬于節(jié)肢動物門,甲殼綱,方蟹科。海水中繁殖,淡水里生長,喜掘穴而居,常匿居于江河、湖池的岸邊,或隱藏在石礫、水草叢中。雜食,偏喜動物性食物。感覺靈敏,行動迅速,能在地面迅速爬行,也能攀登高處,能在水中作短暫游泳。自古以來,河蟹為水產(chǎn)珍品,不但具有獨特風味,鮮美可口,營養(yǎng)豐富,其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極高,尤其是體內(nèi)的維生素A和核黃素含量,在食品中首屈一指,而維生素A是人體內(nèi)一種不可缺少的物質(zhì),能促進生長、延壽,增強人體抵抗力,預防夜盲癥。 ![]() 青蟹:學名鋸緣青蟹。青蟹甲殼呈橢圓形,體扁平、無毛,頭胸部發(fā)達,雙螯強有力,后足,形如棹,故有據(jù)棹子之稱。頭胸甲寬約為長的1.5倍,背面隆起,光滑;頭胸甲表面有明顯的 “H” 形凹痕;前額具4個突出的三角形齒,齒的大小及間距大致相等。前側(cè)緣具9個大小相若突出的三角形齒。螯腳光滑、不對稱,右腳略大于左腳;掌節(jié)腫脹而光滑,背面具2條顆粒形隆脊,其末端各具1棘。前三對步腳無齒,指節(jié)的前、后緣具刷狀短毛。 ![]() 青蟹又稱黃甲蟹,亦稱蝤蛑,系甲殼綱,蝤蛑科、俗名蝤蛑蟲尋,棲息于泥涂及近岸淺海中,平時隨潮水進入泥涂,喜穴居于有淡水流出的地方。 青蟹一年四季都有產(chǎn),但以每年農(nóng)歷八月初三到廿三這段期間,青蟹殼堅如盾,腳爪圓壯,只只都是雙層皮、民間有"八月蝤蛑抵只雞"之說。著名詩人蘇東坡在《蝤蛑》一詩中也曾寫有"半殼含黃宜點酒,兩螯斫雪勸加餐"詩句。 花蟹:遠海梭子蟹。頭胸甲寬約為長的2倍,梭形,表面具粗糙的顆粒,雌性的顆粒較雄性顯著;前額具4齒,中間1對額齒較短小,成體的較尖銳,幼體的較圓鈍;前側(cè)緣具9尖齒,末齒比前面各齒大得多,向兩側(cè)突出。螯腳左右大小不同,瘦長,雄性螯腳長度約等于頭胸甲長的4倍,表面具花紋。 雌雄體色有明顯差異。雄性除在螯腳之可動指與不可動指及各步腳的前節(jié)、指節(jié)為深藍色外,其余部位大都呈藍綠色并布有淺藍或白色斑駁。雌性頭胸甲前部為深綠色,后部布有黃棕色斑駁;螫腳前節(jié)腹面淡橙色、延伸至可動指及不可動指基部,二指前端為深紅色;步腳前節(jié)和指節(jié)淡橙色。 ![]() 蟹文化也衰微了。如之奈何! 梭子蟹:三疣梭子蟹。梭子蟹,因頭胸甲呈梭子形,故名。甲殼的中央有三個突起,所以又稱“三疣梭子蟹”。雄性臍尖而光滑,螯長大,殼面帶青色;雌性臍圓有絨毛,殼面呈赭色,或有斑點。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且適宜于海水暫養(yǎng)增肥。頭胸甲梭形,寬幾乎為長的2倍;頭胸甲表面覆蓋有細小的顆粒,具2條顆粒橫向隆及3個疣狀突起;額具2只銳齒;前側(cè)緣具9只銳齒,末齒長刺狀,向外突出。螯腳粗壯,長度較頭胸甲寬長;長節(jié)棱柱形,雄性長節(jié)較修長,前緣具4銳棘。 頭胸甲為茶綠色;螯腳背部和步腳呈鮮藍色并布有白色斑點;步腳和螯腳的指節(jié)則為紅色。 ![]() 紅蟹:十字蟹。頭胸甲寬約為長的1.6倍,表面光滑;額具6齒,中央4齒大小相近,外側(cè)齒窄而尖銳;前側(cè)緣具6齒,第一齒平鈍,前緣中部內(nèi)凹,末齒小于其它各齒,但較尖銳而突出。螯腳相當粗壯,左右對稱;掌節(jié)背面具4棘;長節(jié)內(nèi)側(cè)緣具3銳棘。 頭胸甲紅棕色,具黃色條紋,而中部前方則有一黃色十字交叉紋。螯腳紅色并布有黃色斑紋,二指前端為深啡色。 ![]() 面包蟹:鏝頭蟹、逍遙鏝頭蟹。頭胸甲背部甚隆,表面具5條縱列的疣狀突起,側(cè)面具軟毛;額窄,前緣凹陷,分2齒;眼窩??;前側(cè)緣具顆粒狀齒;后側(cè)緣具3齒;后緣中部具1圓鈍齒,兩側(cè)各具4枚三角形銳齒。螯腳形狀不對稱,右邊的指節(jié)較為粗壯,螯腳收縮時則緊貼前額。步腳細長而光滑。雄性腹部呈長條狀,第三至五節(jié)愈合,節(jié)縫可辨,第六節(jié)近長方形,第七節(jié)銳三角形。雌性腹部呈闊長條形,第六節(jié)近長方形,第七節(jié)三角形。 頭胸甲為淺褐色;眼區(qū)具一半環(huán)狀的赤褐色斑紋;螯腳腕節(jié)和長節(jié)外側(cè)面具一赤褐色斑點;步腳尖端為褐色。 晶瑩蟳:頭胸甲光裸無毛,但有細微顆粒及橫向行隆線;額具6齒,中央4齒大小相近,外側(cè)齒窄而尖銳;前側(cè)緣具6齒,第一至第五齒逐漸增大,末齒最小,呈刺狀。螯腳不等稱,長節(jié)的前緣具3棘;腕節(jié)內(nèi)末角具1強壯棘;外側(cè)面具3鈍棘;掌節(jié)背面具5短棘。第四步腳長節(jié)的后緣近末端處具1長棘。 頭胸甲紫色,腹面白色;頭胸甲后部有4個淡黃色橢圓形斑點;螯腳表面棘及前側(cè)緣齒尖端棕紅色;螯腳二指前端黑色。 頭胸甲為淺褐色;眼區(qū)具一半環(huán)狀的赤褐色斑紋;螯腳腕節(jié)和長節(jié)外側(cè)面具一赤褐色斑點;步腳尖端為褐色。 ![]() 三點蟹:紅星梭子蟹。頭胸甲梭狀,寬約為長的2倍;頭胸甲前部表面具顆粒,后部光滑;前額分4齒,成體刺狀,幼體較鈍,側(cè)齒比中央齒大,但不較突出;前側(cè)緣具9齒,第一齒比隨后的7齒長而銳,而末齒最大,向兩側(cè)突出。螯腳的長度略大于頭胸甲的寬度,長節(jié)前緣具3-4棘;指節(jié)很長。最后的步腳表面具軟毛,后部表面光滑無刺。 頭胸甲、螯腳為綠黃色,頭胸甲后部有3個圓形鑲白邊紅色斑點;螫腳可動指有紅色標記;步腳則大致為淡藍色。 ![]() 大閘蟹的蟹文化 大閘蟹是河蟹的一種,河蟹學名中華絨螯蟹。在我國北起遼河南至珠江,漫長的海岸線上廣泛分布,其中以長江水系產(chǎn)量最大,口感最鮮美。一般來說,大閘蟹特指長江系的中華絨螯蟹。過去大閘蟹在長江口近海產(chǎn)苗,長成幼蟹后,逆長江洄游,生長在長江下游一帶的湖河港汊中。 ![]() 簡介 陽澄湖蟹為什么又普遍稱為“大閘蟹”呢?包笑天曾對這個名稱寫過一篇《大閘蟹史考》,說到“大閘蟹三字來源于蘇州賣蟹人之口?!薄叭思页孕房傁矚g在吃夜飯之前,或者是臨時發(fā)起的。所以這些賣蟹人,總是在下午挑了擔子,沿街喊道:‘閘蟹來大閘蟹’?!边@個“閘”字,音同“SA”,(SA在吳方言中就是水煮的意思)蟹以水蒸煮而食,謂“SA蟹”。這樣的解釋,尚不能盡意。他“有一日,在吳訥士家作蟹宴(訥士乃湖帆之文),座有張惟一先生,是昆山人,家近陽澄湖畔,始悉其原委。” 出處 吳訥士是蘇州草橋中學的創(chuàng)始人,父親吳大征晚清時官至湖南巡撫,甲午戰(zhàn)爭中當過劉坤一的副帥,一門三代,都是著名的古籍收藏家。 張惟一就是方還,與王頌文同為吳訥士的好友,吳家的???。顧炎武《天下邵國利病出》手稿,流失二百多年,為吳士訥所購得,又為方還和王頌文在吳家發(fā)現(xiàn),并慨然接受相贈迎回昆山。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成為書林中的一段佳話。事有湊巧吳家設(shè)蟹宴,方還亦在座,包笑天作了有關(guān)“大閘蟹”名稱的解釋:“閘字不錯,凡捕蟹者,他們在港灣間,必設(shè)一閘,以竹編成。夜來隔閘,置一燈火,蟹見火光,即爬上竹閘,即在閘上一一捕之,甚為便捷,之是閘蟹之名所由來了。”竹閘就是竹籪,籪上捕捉到的蟹被稱為閘蟹,個頭大的就稱為大閘蟹。 1998年10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視察了陽澄湖大閘蟹基地,基地建設(shè)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也吸引了絡(luò)繹不絕的中外客商、各地參觀人員。當江總書記在基地南廣場看到溫室大棚上掛的橫幅,稍加思索,留下“西風響,蟹腳癢,金秋正好吃蟹黃”的佳話! ![]() 文化歷史 吃大閘蟹是一種季節(jié)性的享受,唐代詩人李白曾贊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饕客們怎可錯過這個大快朵頤的好時機,這不吃大閘蟹的季節(jié)又到了!俗語說:“秋風起,蟹腳癢,九月圓臍十月尖。”九月要食雌蟹,這時雌蟹黃滿肉厚;十月要吃雄蟹,這時雄蟹蟹臍呈尖形,膏足肉堅,有關(guān)大閘蟹的飲食文化又成為了大家的話題。 何謂大閘蟹?河蟹也,但不是所有的河蟹,品種一定要是中華絨鰲蟹,個頭一定要是三兩以上。據(jù)說大閘蟹之名是有來頭的:當時蘇州、昆山一帶的捕蟹者,在港灣間設(shè)置了閘門,閘用竹片編成,夜間掛上燈火,蟹見光亮,即循光爬上竹閘,此時只需在閘上一一捕捉,故叫大閘蟹。 陽澄湖大閘蟹久負盛名,附有“蟹中之王”的盛名,就在人們趕著吃蟹的時候最不能忘的就是陽澄湖大閘蟹,大家都為能吃到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而沾沾自喜。如今深圳各大酒樓的海鮮檔口都爬著大閘蟹,各種菜系的酒樓都推出陽澄湖大閘蟹菜肴,無論是粵菜館、川菜館、朝菜館,但是天南地北美食的發(fā)源才有正宗可言,想必江南菜酒樓經(jīng)營陽澄湖大閘蟹才是名正言順,無論是大閘蟹的來源、口味都將發(fā)揚江南的美食文化。并從大閘蟹的一蟹一螯,百般滋味中感受源遠流長的中國飲食文化。 通常,人們都把大閘蟹比作味中極品,因為它具備了美食所必備的色、香、味、形、質(zhì)。明代文學家張岱就曾說食大閘蟹“不加醋鹽而五味俱全”。 高淳縣出產(chǎn)的固城湖螃蟹,是正宗長江區(qū)系中華絨螯蟹。由于水域生態(tài)優(yōu)良,固城湖出產(chǎn)的螃蟹,有甲殼脆面堅,肢體肌肉豐滿,個體碩大的特點。以“固城湖”牌注冊的螃蟹,更以青背白肚、金爪黃毛、膏腴豐滿、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而享譽海內(nèi)外,熱銷國內(nèi)大中城市,并出口至新加坡、日本、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qū)。已被認定為江蘇省名牌產(chǎn)品和南京市著名產(chǎn)品商標。 ![]() 大閘蟹的口味 就像墨分六色,琴具七音一樣,大閘蟹也有多味:蟹肉一味,蟹膏一味,蟹黃一味,蟹子又一味。而蟹肉之中,又分“四味”:大腿肉,絲短纖細,味同干貝;小腿肉,絲長細嫩,美如銀魚;蟹身肉,潔白晶瑩,勝似白魚;蟹黃,妙不可言,無法比喻。而蟹子曝干后則是海鮮珍品,為海鮮第一味。 說到大閘蟹,不能不提上海人。上海人和大閘蟹的情分,就像東北人和酸菜粉條、四川人和水煮魚一樣,難舍難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大閘蟹上市期間,每個上海人每年平均吃掉大閘蟹12.5只。 上海人在吃的文化上一直追求的是精細、考究,請客吃飯時越是過程繁瑣、講求細節(jié),越是顯出主人家的誠意。大閘蟹這顆從上海飲食界升起的明星,除了其膏油甘香誘人外,就是吃大閘蟹步驟地冗長瑣碎。有這樣一個笑話,話說一個上海人要坐火車到北京,上車之前買了一只大閘蟹,在車上開吃,火車每靠一站,他就剛好吃完一只蟹腳,一站一站的過,終于到了北京,上海人這才把手里的大閘蟹完全消滅干凈。如果你認為這過于夸張,那么只有一個可能——就是你還未足夠了解一只大閘蟹。 相關(guān)傳說 陽澄湖大閘蟹聞名天下,鮮蓋百味。有人問:是誰最早吃著這個鮮頭,成為天下第一食蟹人?巴城鎮(zhèn)流傳下來一則歲月悠遠的民間傳說,可以滿意回答。 相傳幾千年前,人類的祖先已經(jīng)在江南的陸地上定居棲息,從事捕撈水產(chǎn)和農(nóng)墾耕作,一代又一代含辛茹苦地創(chuàng)建出一個魚米之鄉(xiāng)。由于江南地勢低洼,雨量充沛,經(jīng)常易鬧水災。有時雖然豐收在望,可是,江湖河泊里卻冒出了許多愛朝亮光爬行的甲殼蟲,雙螯八足,形狀兇惡可闖進稻田俞吃谷粒,還用犀利的螯傷人。荊蠻先民嚇得畏如虎狼,稱這種蟲為夾人蟲,不等太陽落山,就早早關(guān)上大門。 后來,大禹到江南開河治水,派壯士巴解到水陸交錯的陽澄湖區(qū)域督工,帶領(lǐng)民工開挖??诤拥?。入夜,工棚口剛點起火堆,誰知火光引來了黑壓壓的一大片夾人蟲,一只只口吐泡沫象湖水洶涌而來。大家要緊出來抵擋,工地上激起了一場人蟲大戰(zhàn)。不多時,夾人蟲吐出的泡沫,直把火堆湮息,雙方在黑暗中混戰(zhàn)到東方發(fā)白,夾人蟲早才紛紛退入水中??墒呛枚嗝窆け粖A傷的夾傷,夾死的夾死,血肉淋漓,慘不忍睹。 流傳歷史 夾人蟲的侵擾,嚴重妨礙著開河工程。巴解尋思良久,想出了一個辦法,叫民工筑座土城,并在城邊掘條很深的圍溝,待等天晚城上升起火堆,圍溝里灌進沸騰的開水。夾人蟲席卷過來,就此紛紛跌入沸水溝里燙死。溝里蟲的尸體越積越多,便用長撓鉤起來,繼續(xù)灌放開水作戰(zhàn)。燙死的夾人蟲渾身通紅,堆積如山,發(fā)出一股引人開胃的鮮美香味。巴解聞著后,好奇地取過一只細看,把甲殼掰開來,一聞香味更濃。他想:味道噴香撲鼻,肉不知能不能吃?便大著膽子咬一口。誰知牙齒輕輕嚼動,嘴里覺味道鮮透,比什么東西都好吃。巴解越吃越香,一下把一只夾人蟲嚼到肚里,接連又吃一只。大家見他吃得津津有味,膽子大的民工也跟著吃起來,無不大喜說:大家來吃夾人蟲,味道香極了!于是,民工們都隨手俯撿而食,把一大堆夾人蟲全都消滅到“五臟殿”里。當?shù)氐陌傩斋@悉后,也就紛紛捉拿夾人蟲吃,又很快傳遍四面八方。從此,先民們都不怕夾人蟲了,被人畏如猛獸的害蟲一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大家為了感激敢為天下先的巴解,把他當成勇士崇敬,用解字下面加個蟲字,稱夾人蟲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夾人蟲,是天下第一食蟹人。巴城就是為了紀念巴解而名的。巴城出產(chǎn)的陽澄湖大閘蟹,由此而名揚四方,久享盛譽。m ![]() 大閘蟹的口味 就像墨分六色,琴具七音一樣,大閘蟹也有多味:蟹肉一味,蟹膏一味,蟹黃一味,蟹子又一味。而蟹肉之中,又分“四味”:大腿肉,絲短纖細,味同干貝;小腿肉,絲長細嫩,美如銀魚;蟹身肉,潔白晶瑩,勝似白魚;蟹黃,妙不可言,無法比喻。而蟹子曝干后則是海鮮珍品,為海鮮第一味。 說到大閘蟹,不能不提上海人。上海人和大閘蟹的情分,就像東北人和酸菜粉條、四川人和水煮魚一樣,難舍難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大閘蟹上市期間,每個上海人每年平均吃掉大閘蟹12.5只。 上海人在吃的文化上一直追求的是精細、考究,請客吃飯時越是過程繁瑣、講求細節(jié),越是顯出主人家的誠意。大閘蟹這顆從上海飲食界升起的明星,除了其膏油甘香誘人外,就是吃大閘蟹步驟地冗長瑣碎。有這樣一個笑話,話說一個上海人要坐火車到北京,上車之前買了一只大閘蟹,在車上開吃,火車每靠一站,他就剛好吃完一只蟹腳,一站一站的過,終于到了北京,上海人這才把手里的大閘蟹完全消滅干凈。如果你認為這過于夸張,那么只有一個可能——就是你還未足夠了解一只大閘蟹。 相關(guān)傳說 陽澄湖大閘蟹聞名天下,鮮蓋百味。有人問:是誰最早吃著這個鮮頭,成為天下第一食蟹人?巴城鎮(zhèn)流傳下來一則歲月悠遠的民間傳說,可以滿意回答。 相傳幾千年前,人類的祖先已經(jīng)在江南的陸地上定居棲息,從事捕撈水產(chǎn)和農(nóng)墾耕作,一代又一代含辛茹苦地創(chuàng)建出一個魚米之鄉(xiāng)。由于江南地勢低洼,雨量充沛,經(jīng)常易鬧水災。有時雖然豐收在望,可是,江湖河泊里卻冒出了許多愛朝亮光爬行的甲殼蟲,雙螯八足,形狀兇惡可闖進稻田俞吃谷粒,還用犀利的螯傷人。荊蠻先民嚇得畏如虎狼,稱這種蟲為夾人蟲,不等太陽落山,就早早關(guān)上大門。 后來,大禹到江南開河治水,派壯士巴解到水陸交錯的陽澄湖區(qū)域督工,帶領(lǐng)民工開挖海口河道。入夜,工棚口剛點起火堆,誰知火光引來了黑壓壓的一大片夾人蟲,一只只口吐泡沫象湖水洶涌而來。大家要緊出來抵擋,工地上激起了一場人蟲大戰(zhàn)。不多時,夾人蟲吐出的泡沫,直把火堆湮息,雙方在黑暗中混戰(zhàn)到東方發(fā)白,夾人蟲早才紛紛退入水中??墒呛枚嗝窆け粖A傷的夾傷,夾死的夾死,血肉淋漓,慘不忍睹。 流傳歷史 夾人蟲的侵擾,嚴重妨礙著開河工程。巴解尋思良久,想出了一個辦法,叫民工筑座土城,并在城邊掘條很深的圍溝,待等天晚城上升起火堆,圍溝里灌進沸騰的開水。夾人蟲席卷過來,就此紛紛跌入沸水溝里燙死。溝里蟲的尸體越積越多,便用長撓鉤起來,繼續(xù)灌放開水作戰(zhàn)。燙死的夾人蟲渾身通紅,堆積如山,發(fā)出一股引人開胃的鮮美香味。巴解聞著后,好奇地取過一只細看,把甲殼掰開來,一聞香味更濃。他想:味道噴香撲鼻,肉不知能不能吃?便大著膽子咬一口。誰知牙齒輕輕嚼動,嘴里覺味道鮮透,比什么東西都好吃。巴解越吃越香,一下把一只夾人蟲嚼到肚里,接連又吃一只。大家見他吃得津津有味,膽子大的民工也跟著吃起來,無不大喜說:大家來吃夾人蟲,味道香極了!于是,民工們都隨手俯撿而食,把一大堆夾人蟲全都消滅到“五臟殿”里。當?shù)氐陌傩斋@悉后,也就紛紛捉拿夾人蟲吃,又很快傳遍四面八方。從此,先民們都不怕夾人蟲了,被人畏如猛獸的害蟲一下成了家喻戶曉的美食。大家為了感激敢為天下先的巴解,把他當成勇士崇敬,用解字下面加個蟲字,稱夾人蟲為蟹,意思是巴解征服夾人蟲,是天下第一食蟹人。巴城就是為了紀念巴解而名的。巴城出產(chǎn)的陽澄湖大閘蟹,由此而名揚四方,久享盛譽。 螃蟹的二十一種滋味吃法 來源:中國雅虎俠客平臺 挑選:先觀外表,現(xiàn)色鮮明,輪廓明朗,剛毛密挺,符合青紫(背)、白肚、金毛的條件。其次用手指壓蟹足,足豐厚身為飽滿。最后用手指輕敲眼睛附近,凡眼睛閃動靈活,一再口噴泡沫的,食味必鮮。 1煮蟹法洗凈蟹后,置入盛滿滾水的鍋內(nèi),加大姜一塊,猛火煮之。一般半斤以上的二十分鐘,六兩以下的十五分鐘。 蒸蟹法:水燒至大滾時,將蟹肚朝天放入蒸籠中,上置洗凈抹干之紫蘇葉,蒸十五到二十分鐘。 蘸料:用一碗半醋,三碗半醬油,六匙砂糖,姜四節(jié)剁茸隔水燉二十分鐘即可。 2秘籍蟹 材料:蟹一只、蒜頭四兩,辣椒、槐鹽 做法 (1).先把蟹處理干凈,切成4~6塊。 (2).起油鍋,將蟹炸至金黃色,撈起備用。 (3).把蒜餌放入油鍋炸至金黃色,撈起備用。 (4).把辣椒炒一下,再將蟹及蒜餌入鍋,放入槐鹽拌勻即可。 小功夫: (1).槐鹽時五香粉和鹽的混合物 (2).蟹肉是相當易熟的海鮮,所以,先讓蟹過油鍋,就可以使肉汁封住,不流失??墒菚r間不能過久,否則,肉質(zhì)太老,肉汁反而流失。 3豉汁蟹 材料:蟹一只,豆豉半兩至一兩,紅辣椒2兩,蒜餌2兩,奶油2錢 調(diào)味料:蠔油,糖,雞精粉適量 做法: (1).把蟹處理干凈,切成六塊。 (2).起油鍋將蟹炸至金黃色撈起備用。 (3).把紅辣椒切片,加入奶油、豆豉爆香,加入十兩高湯及調(diào)味料煮2分鐘勾芡即可。 4起司焗蟹 材料:蟹一只、洋蔥2兩、奶油1茶匙、高湯10兩、起司1兩至1兩半 做法: (1).先把蟹處理干凈切成六塊。 (2).起油鍋,將蟹過油后撈起備用。 (3).洋蔥切粒放入奶油和洋蔥一起爆香,放入高湯。 (4).將蟹放入3中,再加入起司煮2分鐘勾芡調(diào)勻即可。 5咖喱花蟹 材料:花蟹2只、洋蔥1顆、蔥1根、姜1塊、生菜葉2片、柳丁1顆、紅辣椒2條、淀粉適量 調(diào)味料: a.鹽1小匙、白胡椒粉少許、酒1大匙 b.鹽2小匙、糖1大匙、酒1大匙、咖喱粉2大匙 做法: 1、花蟹洗凈去內(nèi)臟,將蟹蓋完整剝開,蟹腹切大塊,將蔥、姜拍碎和a料一起放入花蟹中腌漬。 2、洋蔥切絲,柳丁切片,紅辣椒切小菱形,姜腌制好的花蟹沾上少許太白粉,入油鍋油炸,取出備用。 3、起油鍋炒香洋蔥絲,再加入b料以小火炒出咖喱香味后,到入1杯水與螃蟹一同干燒,燒至湯汁快收干時勾薄芡。 6螃蟹冬粉煲 材料:大沙公蟹1只、冬粉1把、白蘿卜20克、紅蘿卜20克、蔥1根、姜1塊 調(diào)味料: a.鹽1/2小匙,酒1大匙,白胡椒粉少許 b.鹽1小匙,糖,酒個1大匙,沙茶醬2大匙 做法: (1).蟹洗凈去內(nèi)臟,將蟹蓋完整剝開,蟹腹切大塊,將蔥、姜拍碎和a料一起放入花蟹中腌漬;白、紅蘿卜切片,姜切片,蔥切段備用 (2).將腌漬好的蟹沾少許太白粉,入油鍋油炸,取出備用。 (3).起油鍋爆香姜片,蔥段,再加入b料,白、紅蘿卜片及2杯水和螃蟹同燒入味,到入沙鍋中,放入冬粉續(xù)滾,待冬粉煮開即可。 7黃金面包蟹 選用海蟹“棱子蟹”,此蟹肉質(zhì)較單薄,殼與肉之間留有空隙,非常適合與面包一起。面包裹住蟹,再在其中加入芝士和牛奶,熟后奶香四溢。切開酥脆的面包,瞬間冒出熱騰騰的帶有芝士香味的熱氣。蟹肉完全吸收了芝士與牛奶的香味,殼隙間充斥著醬汁,一口咬下去,醬汁滲透蟹肉,實在誘惑非常。而外圍的面包還可以當主食享用,不油不膩。 8胡椒蘿卜凌蟹 據(jù)《本草綱目》記載:螃蟹具有舒筋益氣、理胃消食、通經(jīng)絡(luò)、散諸熱、散瘀血之功效,選用肥美的紅蟹煲湯最滋補不過了。先在老火雞湯中加入蘿卜用文火燜一小時,再加入紅蟹和胡椒,煮至蟹熟。蘿卜滲透了濃濃的雞湯鮮甜味,偶爾間流露著胡椒的微辣。所有材料相輔相成,紅蟹膏軟肉厚,與蘿卜、胡椒完美搭配成一味富含維生素的秋季潤喉去風老火湯,在秋風干燥的季節(jié),女士們享用最適合不過了。這時,來一杯花雕紅酒,伴以金黃肉蟹,乃是人生一大享受! 9老虎蟹二吃 大華酒樓老板關(guān)志泉認為,要吃出蟹的真味道,最好將雙手洗凈,直接抓著吃,這樣才能享受原始自由的味道。就如避風塘炒蟹這道香味濃郁的佐酒菜,總是令人涌起一口氣吃完的念頭。老虎蟹蟹身先用猛油翻炸過,再加入蒜茸椒絲豆豉爆炒而成,鍋氣十足,是一道由香港相傳開來的歷史佳肴,配以白葡萄酒最佳。 10伊面扒蟹蓋 選用帶有甘香膏油的老虎蟹蟹蓋,裝著用蟹汁上湯煮過的伊面,猶如揭開河蚌尋到奪目的珍珠般耀眼。蟹黃特有的香醇纏繞著伊面,再加入些許芽菜,吃起來清甜爽口,回味無窮。伊面的分量根據(jù)蟹蓋的大小盛裝得恰到好處,絕對低脂低油,貪靚的女士可以盡情享受。 11花雕蒸紅蟹 采用陳年花雕酒秘制而成,可以中和蟹肉的寒性而不掩蓋蟹的甘香。上桌時,花雕酒香中帶動濃郁的肉香在空氣中彌漫散播,有很濃厚的酒香卻沒有酒的苦澀味,讓人垂涎三尺。紅蟹墊著雞蛋一起蒸熟,金黃色的汁液在碟中讓紅蟹浸潤,仿佛與生俱來的相稱。咀嚼著踏實的紅蟹,陳年紅酒味不經(jīng)意間在唇齒之間飄逸開來。 12馬爹里粉絲焗紅蟹煲 選用新鮮的膏蟹,用馬爹里、粉絲和廚師的特別調(diào)味料精制而成。膏蟹吸收了馬爹里的酒香后不但鮮甜美味,而且野味十足。這個做法也非常創(chuàng)新,馬爹里和膏蟹搭配是一種非常大膽的嘗試。 13炒芙蓉蟹茸 所需材料:蟹肉1/2飯碗(熟的)、蛋白8個(蛋黃可作飾物)、色拉油8~10大匙、蔥屑1/2大匙、胡椒1/2茶匙、鹽3/5茶匙、味精少許、酒1茶匙 作法步驟: (1)鮮蛋蒸熟后挖出肉1,用清水油洗干凈,撈起滴干水份。 (2)蛋白仔細打勻,加入蟹肉及A料,攪拌均勻。 (3)炒鍋入油,加至溫熱,倒入蟹肉,用中火慢慢鏟起蛋汁并略為翻動,使蛋汁凝而不硬,至蛋汁全部凝起后即可盛起供食。 備注:亦可買現(xiàn)成剝好的鮮蟹肉來蒸,或罐裝的蟹肉來做。 14蒜蓉豆豉美味蟹 原料:蟹500克[11/8磅/13兩]、李錦記姜蓉2湯匙、李錦記蒜蓉1/2茶匙、生姜切蓉、生粉11/2湯匙、胡椒粉1/2茶匙、糖1湯匙、清水1/4杯[60毫升]、生粉1茶匙、水2湯匙 制作方法: (1).將蟹洗凈,瀝干水份,沾上生粉,泡油至半熟,瀝油待用。 (2).下油2湯匙爆香姜蓉、蒜蓉及段。 (3).加入蟹及調(diào)味料,拌炒約8分鐘。 (4).最后加入芡汁,煮至汁濃即成。 15蟹鑲橙 浙江杭州傳統(tǒng)名菜。創(chuàng)于南宋,流傳至今。以蟹黃、蟹肉為主料煸炒后鑲?cè)氤茸又姓糁贫?。成菜色艷形美,橙香蟹肥,風味獨特,后味醇濃。 原料:凈蟹膏肉200克、雞蛋2個、鮮橙10個、豬肥膘肉、凈荸薺各25克精鹽3克、白酒、姜各5克、味精2克、胡椒粉1克 制法: (1).將每個鮮橙在上部四分之一處截一片頂,頂留用,將橙瓤挖出,留一部分橙肉,姜切末; (2).豬肥膘肉汆熟,切削頂,凈荸薺切成小丁,蟹肉,肥膘丁、荸薺丁加雞蛋液、姜末、胡椒粉、精鹽、味精、白酒拌勻,分10份裝入鮮橙內(nèi),將原來截起的橙片蓋頂; (3).醬釀好的橙放盤中,蒸30分鐘取出即可。 16花雕蒸蟹 主菜用料:青蟹1只,花雕酒50克,白砂糖1.75克,味精1.75克,鹽1克,雞油5克,姜2片 配飾用料:干紅椒1個,小蔥2根,香菜葉少許。 做法:將青蟹清洗干凈后,放入所有原料,大火蒸10分鐘即可裝盤。小蔥切絲、干紅椒切段,蔥絲穿于紅椒段中,放香菜葉上即成。 溫馨提示: 這是一道既夠檔次又幾乎沒有任何烹飪技巧的菜,只需注意不要過火,蟹肉老了實在是很敗食興的一件事。能決定這道菜好吃與否的關(guān)鍵是花雕酒,正宗紹興花雕的香最能襯出蟹的鮮嫩,當然如果你舍得的話,用這款藝術(shù)香檳替代花雕,更會有不同收獲。這里用雞油是取其清香,如果用別的油代替的話,建議用花生油。 17炸海蟹 主料梭子蟹1公斤。 調(diào)料植物油900克(實耗約100克)、香油10克、鹽4克、料酒15克、姜末8克、米醋100克、干淀粉50克 制作過程 (1)將海蟹去臍、硬蓋、腮和爪尖,豎刀切成兩半,順著蟹腿根部剁成8塊后,用料酒、鹽腌10分鐘。 (2)炒勺上旺火,把植物油燒至9成熱,將海蟹腿刀口處蘸上干淀粉放入油中炸至金黃色時撈出,把油控去放入盤中。 (3)米醋、香油分成2個碗,姜末分裝2碟,隨蟹一起上桌即可。 18麻辣肉蟹 材料:(兩人份)鮮肉蟹500克、一只花椒碎末10克、辣椒油15克、芫茜5克、小紅辣椒三四只、鹽10克、姜5克、白糖5克、料酒10克、熟芝麻5克(兩人份)、茨粉5克 做法: (1).先用刷子把肉蟹洗凈,去掉肉蟹的腳和腳鉗,掰開蟹殼,注意,是從蟹沒有鉗子的一端朝向長有大鉗的一端掰開。掰開后,將腔內(nèi)骯臟的地方洗凈,再用刀將蟹身切成兩刀四塊,并將蟹鉗拍破,上述全置入盤里。 (2).把小辣椒切成小片,芫茜切段,姜洗干凈切成末,然后與料酒、鹽一起撒在肉蟹盤里,放入蒸籠里先蒸8分鐘,關(guān)火。 (3).另起鑊,置入辣椒油,同時將花椒碎末,另份小辣椒片倒入,以慢火炒出香味,然后將蒸過的蟹及蒸出的湯水全倒入鑊中,煸炒4分鐘,勾一個芡,撒上芝麻,即可出鑊。上碟后,可用筷子把螃蟹擺回原狀,并撒點芫茜,紅紅綠綠,賣相也好看。 備注 選蟹要活潑且重,既是肉蟹,鉗大殼厚也不一定劃算,倒不如身肥豐滿。掰蟹殼的時候小心弄著手,拍蟹鉗也別太碎,稍破就可以。 19辣椒蟹 材料:蟹600克青、紅椒各2條、指天椒3條、姜粒1湯匙、蒜茸1茶匙 調(diào)味料:醬青、魚露各1茶匙鹽半茶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清水半杯;芡汁料、玉蜀黍粉半茶匙清水2湯匙 做法: (1)把蟹洗干凈,斬成4至6塊,蟹蓋保持原狀。青、紅椒切粒。 (2)燒油至大滾,將蟹塊撲上少許玉蜀黍粉,放下泡油,取出瀝干油分。 (3)下油2湯匙爆香姜粒、蒜茸、指天椒以及青、紅椒粒,蟹回鑊兜勻,加入調(diào)味料煮滾,埋芡即可上碟。 備注 辣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能驅(qū)寒去濕和振奮精神,除可作為菜肴,也可用來伴碟增添美感。 20香辣炒蟹 原料:活肉蟹、干辣椒節(jié)、花椒、姜片、蒜片、蔥節(jié)、精鹽、胡椒粉、料酒、干細淀粉、海鮮醬、水淀汾、雞精、香油、花椒油、辣椒油、精煉油、鮮湯 制作過程: (1).活肉蟹從腹臍處取殼,去凈內(nèi)臟及鰓葉,宰去腿尖及殼沿,洗凈后,將蟹斬成八塊,加入適量精鹽,料酒拌勻。 (2).鍋置旺火上,燒精煉油至五成油溫,然后將蟹塊斬口處粘裹上干細淀粉,入油鍋內(nèi)浸炸至熟(蟹殼同時成熟)。 (3).鍋內(nèi)另加油,燒至四成油溫,投入干辣椒節(jié),花椒炒香,摻入鮮湯,略燒片刻,再下姜、蔥蒜、海蟹,最后放入精鹽、料酒、海鮮醬、雞精燒約2分鐘后,用水淀粉收薄芡,最后加入香油、花椒油、辣椒油、胡椒粉翻勻即可裝盤。 風味特點:色澤紅亮,鮮香麻辣,味濃厚。 21白沙紅蟹 主料紅膏蟹 輔料蔥干辣椒 調(diào)料食用油鹽味精雞精黃酒淀粉 做法 (1).將2只紅膏蟹洗凈切成小塊,焯水,然后加入鹽、味精、雞精、黃酒腌漬一下。 (2).起油鍋,燒至六成熱時,先將蟹殼放入油鍋,再將腌漬好的紅膏蟹塊拍上淀粉放入油鍋中,炸之金黃色后撈出。 (3).把蔥和干辣椒放入鍋中煸香,倒入已經(jīng)炒制過的鹽塊和炸好的蟹塊,翻炒片刻即可出鍋裝盤。 特色紅白相宜,猶如蟹在白沙中漫步,而且口感格外脆香 吃陽澄湖大閘蟹的工具-“蟹八件” 正宗的吃陽澄湖大閘蟹的工具應該有“蟹八件”,除非是玩味更甚的食客,現(xiàn)代人往往已化繁為簡了。 ![]() 一把剪刀一支長簽已足夠,但在運用時動作要輕,才有細致優(yōu)雅的味道。 1、輕輕準備好剪刀和長簽; 2、輕輕將蟹鉗小心剪下; 3、輕輕將蟹腳一一剪下; 4、輕輕打開蟹蓋,用長簽挑出蟹的胃、肺和心臟,將蟹身對折; 5、輕輕品嘗鮮美豐腴的蟹膏; 6、輕輕將蟹關(guān)節(jié)剪斷并剪開硬殼; 7、輕輕撥開關(guān)節(jié)的蟹殼,品嘗肥腴蟹肉; 8、輕輕將蟹腳兩端的關(guān)節(jié)一一剪下; 9、輕輕用長簽將蟹腳里的肉剔出即可。 ![]() 蘇州人吃大閘蟹,最能向廣州人示威的是吃完蟹之后還能拼回一只蟹。 吃蟹的工具包括剪、鉗、鉤針、小勺等。由于蟹膏比較燙,所以建議先吃腿。 1、剪去蟹腿; 2、將前腿和后腿剪開,將兩頭關(guān)節(jié)剪掉,將細前腿插入后腿中,將蟹肉推出; 3、將細前腿剪開后,用蟹鉤將肉鉤出; 4、將蟹殼與身分離,撕去蟹鰓,吃膏; 5、尾端盡頭的白色是心臟,極寒涼,不宜吃; 6、剪開蟹螯; 7、空殼拼回蟹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