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竹子有種類上的千差萬別,但有一個突出的共同點,即“木性能耐寒,風霜豈奈何”,故面四季長青,經久不凋。竹子一旦長成以后,雖然竹葉每年都有一個春發(fā)秋落新陳代謝的過程,但它不像落葉喬木樹葉,秋冬一過全部落光,而是和松、柏等長青樹的樹葉一樣,是在生長過程中逐步更替的,所以顯得四季長青。黃庭堅有詩曰:“人有歲寒心,乃有歲寒節(jié)。何能貌不枯,虛心聽霜雪?!本褪菍χ褡恿杷裂?、頑強抗爭、永葆青春等品格的高度贊揚,也是以竹喻人,狀物抒情的最好體現。 晴竹的畫法晴竹,即是生長在天朗氣清、一片晴空、無風無雨環(huán)境下的竹子。歷代花鳥畫家常常以描寫在這種氣候條件下竹子安祥勃發(fā)的形象,寄托人們對生活平靜,身體安康,一生幸福,不受任何天災人禍侵擾的美好愿望。 竿葉都用墨色畫,竿淡葉深。 晴竹的葉子長勢向上,較為挺拔。 葉子大小、肥痩、濃淡要有對比,此外要表現出葉子的陰陽相背。 晴竹的繪畫步驟畫竿多用側鋒,提按幅度的大小取決于竹竿粗細的變化。 用墨要有濃淡之分,水分的掌握要適度,水多則臃腫無精祌,水少則枯燥乏味。 畫節(jié)宜用焦墨勾為好,在竹竿未干前點勾。畫竹枝多用行草筆法為之。 整理,疊葉法,加小枝,整體上要有疏密濃淡對比,保持畫面完整。
畫竹竿要注意自身的陰陽向背。
一竿中枝葉又分迎面,背面及左右兩面,畫兩竿以上就要有主賓、濃淡疏密之分。
分組畫葉子 看過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更多國畫技法類內容,點擊“了解更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