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7年前的今天,蘇軾逝世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這位北宋 第一大V 段子手 時尚先鋒 大文豪 旅游愛好者 資深吃貨 傳奇的一生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世人皆知蘇軾是位大文豪 卻不知他還是個地道的 吃貨 蘇軾官運起伏得離奇 他這一生共在 14 個州縣擔任過職務 足跡遍布神州大地 這就為他的吃貨地位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蘇軾用驚人的樂觀和食欲拯救了自己, 把霉運化作食欲, 把日子過成段子, 除了他,沒有第二人。 蘇軾不但愛吃,還會品會做。 據(jù)說中國菜的歷史里, 有 66 道菜受了蘇東坡的影響, 最常見的有: 東坡肉 東坡魚 東坡肘子 東坡豆腐 東坡羹 東坡炸牡丹 蘇軾一生 成也寫詩 敗也寫詩 一餓就寫詩 一飽就寫詩 一言不合寫詩 一見如故寫詩 坐牢因為寫詩 出獄后的第一件事還是寫詩 蘇軾 43 歲的時候,遭遇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打擊——烏臺詩案。 這事本來就吊詭得很。當時蘇軾調任湖州當官,到任后給皇帝寫信謝恩。原本只是例行公事,卻因為信中有些帶有個人色彩的措辭,被嫉妒他的人拿去大做文章,說他“愚弄朝廷,謗訕新政”“諷刺政府,莽撞無禮”......總之是罪孽深重,死不足惜。一時間,朝堂上下一片沸騰,要求皇帝明正刑賞。 蘇軾料想自己必死無疑,忙著寫信交代后事。最后,連皇太后都出面為蘇軾求情,宰相王安石也勸皇上:“豈有圣世而殺才士者乎?” 結果是,蘇軾在牢里被關了 3 個月,被嚴刑拷打、晝夜逼供,終于免過一死,但被貶到偏遠的黃州(湖北黃岡)做一個小小的武將。出獄后,蘇軾眾叛親離,別人躲他就像躲個災星。 可誰知道,蘇軾剛到地方,就在朋友圈更新了一首詩: 咳,我這半生為了一張嘴忙忙碌碌,老來仕途一片荒唐。黃州的魚真好吃啊,看見竹林就好像聞到了竹筍的香。說起來有點小慚愧,我當官這么多年啊,沒做出什么成績,公款吃喝倒是不少。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yè)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初到黃州》 最讓蘇軾開心的,莫過于發(fā)現(xiàn)了黃州的好:豬肉特別好吃!還便宜!可以吃個夠! 黃州好豬肉,價錢等糞土。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 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豬肉賦》 黃州這三年,是蘇軾生命中最艱難的時刻,巨大的心理落差與內心的恐懼煎熬,讓蘇軾寫出“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這樣的文字,和當初《密州出獵》里“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的他,簡直判若兩人。 但也是在這里,蘇軾達到了一生中藝術生涯的高峰。他最好的書法《寒食帖》,就寫在黃州的凄風苦雨里。而詩詞作品中既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細膩,又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磅礴。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首經典詞作,也出現(xiàn)在了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的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銀質紀念幣——蘇軾上。 該枚紀念幣背面圖案為蘇軾立像,輔以其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之開篇名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1093 年,56 歲高齡的蘇軾又被貶了,但這次去的地方更慘:嶺南(廣東)惠州。在當時,被貶去嶺南的人基本就等于被判了死刑,侍妾朝云在定居惠州的第三年病故了,當時蘇軾傷心了很久。 何以解憂?唯有吃肉。 在惠州,他開發(fā)了烤羊蝎子。也是,羊肉當時是有錢人吃的,蘇軾吃不起,只好買人家不要的羊脊骨。取回家后,蘇軾把羊脊骨煮透,再用酒澆在骨頭上,放鹽少許,用火烘烤,等待骨肉微焦后食用。他寫信給弟弟描述,自稱就像吃了海鮮。 沒有什么能夠阻擋,蘇軾對吃的向往。有一次他得了紅眼病,別人告訴他要少吃肉類葷腥,他說:“我倒是想這么做,其實我的腦子已經決定聽話了,但我的嘴不聽?!?/p> 余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膾。 余欲聽之,而口不可,曰:“我與子為口,彼與子為眼,彼何厚,我何???以彼患而廢我食,不可?!?nbsp; ——《東坡志林·疾病》 這可是個松林中連松脂都要撿起來嘗一嘗的人。 蘇軾在惠州還遭遇了吃貨生涯里前所未有強勁的對手:荔枝。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惠州一絕》 這首著名的荔枝詩可害慘了蘇軾。蘇軾初到嶺南,不通粵語,把別人好心的提醒“一啖荔枝三把火”,聽成了對吃貨的挑戰(zhàn)“日啖荔枝三百顆”。 嶺南本來就濕熱,這家伙吃東西還往死里塞,再加上吃肉喝酒,結果蘇軾的痔瘡犯了,可不想忌口怎么辦?他想起道家典籍上的記載,用胡麻飯、茯苓、蜂蜜制作出一種“東坡茯苓餅”,據(jù)他自己說,既有治痔之功,兼有修仙之效,“如此服食已多日,氣力不衰,而痔漸退”。當然,后來痔瘡又復發(fā)了。 大概是看無論蘇軾貶到哪兒,都能逍遙快活,他的政敵們頗感不悅,于是有了更嚴酷的的命令。 海南儋州,大宋疆域的極限,最險惡偏遠的海角天邊,幾乎都要超出古人對地理認知的極限了。 儋州自然條件也十分惡劣,各種原始森林、有毒瘴氣比比皆是,在那里生活的還是些未開化的土著人。 60 歲的蘇軾接到被放逐海南命令也嚇壞了,這僅僅是比砍頭輕一等的罪而已。 “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里真吾鄉(xiāng)”,蘇軾寫下這句詩的時候,已經把海南當成了自己人生最后的歸宿了。 蘇軾抵達儋州(今海南儋縣)。生活的苦難,更超過黃、惠二州。他在桄榔林中自己動手搭茅屋,自命為“桄榔庵”。在庵中“食芋飲水,著書以為樂”,過著“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的生活。 可惜沒有肉。 饞得要死。咋整? ![]() 于是和當?shù)厝罕娨黄鹱ヒ拔冻?,所謂野味,就是許多果子貍、蝙蝠、蛤蟆,以及蜜唧……其實就是剛出生的粉紅色小老鼠。 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 初聞蜜唧嘗嘔吐,稍近蛤蟆緣習俗。 ——《聞子由瘦儋耳至難得肉食》 直到他吃到一種人間至味:生蠔! ![]() 蘇軾在海南吃了當?shù)氐纳柡?,特地寫書信叮囑他兒子蘇叔黨:“海南的生蠔太好吃了!千萬不要告訴那些朝廷里那幫人跑海南來跟我搶,他們要過來那我就沒得吃了?!?/p> 東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貽書叔黨曰:無令中朝士大夫知,恐爭謀南徙,以分此味。 ——《清暑筆淡·東坡海南食蠔》 宋徽宗即位后, 蘇軾相繼被調為廉州安置、 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 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 朝廷頒行大赦,蘇軾復任朝奉郎。 北歸途中, 蘇軾于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 (1101年8月24日) 在常州(今屬江蘇)逝世, 享年六十五歲。 2018年8月24日 蘇軾逝世917周年 讓我們共同緬懷 ![]() 中國的詩的歷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 可謂是一個詩的國度, 燦若群星的詩人, 創(chuàng)作了浩瀚如海的詩歌作品。 除了蘇軾, 他們的形象也被雕刻在紀念幣上。 ![]() 屈原 ![]() 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的第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他從政時體恤民眾,一心為國,主張變革。在民心沸騰,變法在即時,舊貴族進讒陷害屈原,致其流放。屈原幾經沉浮,最終在強秦破國,無家可歸之時自投汨羅,留下千古名篇《離騷》。 鳥飛返故鄉(xiāng)兮,狐死必首丘。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屈原 《離騷》節(jié)選 ![]() 1985年,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二組)之屈原”銀質紀念幣。 李白 ![]() 李白,字太白,出生在唐朝安西都護府的碎葉城,兒時遷居到蜀中地帶,“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自小學習各派學說,思想活躍。蜀江山清水秀,綠草芬芳,他的詩也被這清新的自然風光,熏陶出帶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感。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 1987年,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四組)之李白”銀質紀念幣。 杜甫 ![]() 杜甫,字子美,世稱杜工部。杜甫出生在河南鞏縣,度過了青少年時期,三十五歲到過長安求職,一無所獲,安史之亂中逃往四川避難,在成都住了四年,經湖北轉入湖南,在這里去世。他是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后世稱為“詩圣”。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毗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 1987年,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四組)之杜甫”銀質紀念幣。 李清照 ![]()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qū))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多愁善感、娟秀淸麗、端莊可人,出生于書香門第,早年生活優(yōu)越,后與志趣相投的趙明誠結為連理,二人志趣相投,生活美滿。后來金兵占據(jù)中原,夫妻流落南方,趙明誠病死,淸照境遇孤苦。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 1988年,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五組)之李清照”銀質紀念幣。 蔡文姬 ![]() 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生卒年不詳。東漢陳留郡圉縣(今河南開封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 蔡琰擅長文學、音樂、書法?!端鍟そ浖尽分浻小恫涛募Ъ芬痪?,但已經失傳。現(xiàn)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清代詩論家張玉谷曾作詩稱贊蔡琰的五言詩才華壓倒了漢代才女卓文君。 登胡殿兮臨廣庭。玄云合兮翳月星。北風厲兮肅泠泠。胡笳動兮邊馬鳴。 孤雁歸兮聲嚶嚶。樂人興兮彈琴箏。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憤盈。 欲舒氣兮恐彼驚。含哀咽兮涕沾頸。家既迎兮當歸寧。臨長路兮捐所生。 ——蔡文姬《悲憤詩》節(jié)選 ![]() 1988年,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中國杰出歷史人物金銀紀念幣(第五組)之蔡文姬”銀質紀念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