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光榮的土地不是以鐵犁翻耕,我光榮的土地以馬蹄翻耕——哥薩克之歌
《靜靜的頓河》是肖洛霍夫小說創(chuàng)作的最高峰。這部史詩蕩氣回腸,規(guī)模宏大,將紅軍與白軍的斗爭描寫得淋漓盡致。這部小說采用以小見大的方式,從一名戰(zhàn)士格里高利入手,將整個俄國轉型時期的風貌描繪出來。這部小說無論就反映的社會歷史還是人物塑造上看,都能夠稱得上是整個世界文學中的頂峰之做。今天,筆者就帶大家看看這部小說。
主角格里高利·麥列霍夫出生于一個傳統(tǒng)的哥薩克村莊,與其他人一樣,過著平靜的生活。然而俄國的十月革命來襲,本來平靜的哥薩克民族出現(xiàn)了巨大的動蕩。在這種動蕩的環(huán)境下,格里高利開始努力地找尋正道。于是,格里高利不斷地徘徊于紅軍與叛軍之間。戰(zhàn)爭期間,他的父母,妻子,兄嫂相繼死去死去。 盡管格里高利一開始埋怨紅軍帶來的革命破壞了自己平靜的生活,但最終,格里高利逐漸意識到了,社會主義革命是俄國的大勢所趨,盡管困難重重,但無法反對,于是經(jīng)受了內(nèi)心的多次掙扎后,選擇了布爾什維克的道路。然而,在戰(zhàn)爭快要結束時,紅軍開始對曾經(jīng)參加過叛軍的格里高利有所懷疑,并開始對他進行調(diào)查。迫于無奈,格里高利當上了土匪,過著被追殺的生活。在一次追殺中,格里高利的情人阿克西妮婭被擊斃,格里高利從此再無親人。這時,哥薩克民族在戰(zhàn)爭后迎來了新生,曾經(jīng)參加過叛軍的人們也被赦免,然而,格里高利卻早已失去了一切。 這部小說的主人公格里高利的性格是十分明了的,他英勇頑強,對于愛情有著浪漫的追求,他善良正直,是一名真正品德優(yōu)秀的勇士。然而哥薩克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使得格里高利并不能認清時態(tài),看不透歷史的進程,于是不斷地迷惘,而終于要接受俄國的新社會制度時,自己卻一無所有了。 格里高利的心里沖突主要體現(xiàn)在他的優(yōu)秀個人品質(zhì)上與逆于歷史潮流的追求。這樣的沖突,才將格里高利的人物魅力完美展現(xiàn)出來。可以說,格里高利是一名歷史的犧牲者,是一名可歌可泣的英雄,但同樣也是一個可悲的人物。 不得不說,筆者當年看完了這部小說,感觸相當深,每每想起格里高利的戰(zhàn)斗場面,自己總是能熱血沸騰。當看見格里高利的思想一次又一次掙扎時,自己同樣也會覺得煎熬。筆者對于《靜靜的頓河》的分析或許并不全面,同樣,有許多的感悟也沒有充分地表達,希望與您有更多的交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