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年,家長發(fā)紅包,老師你可別手滑就點開! 年味是越來越濃了。辦年貨,大掃除,時不時的鞭炮聲……還有,微信群里的紅包也越來越多了。 即便不當班主任,老師也會有幾個班級群。學生大一點的還好,有學生群,學生小一點的,多是家長群。學生群里,老師和學生小打小鬧,發(fā)發(fā)紅包,倒也無妨。但是,家長群里,小編提醒各位老師,可就得慎重了。 - 1 - 前階段,有一條新聞:家長給一個老師發(fā)了一個88塊紅包,老師點開后被舉報了。 班上有一名學生家長,要求張老師給孩子調(diào)位置。但這名學生個子高,如果調(diào)到中間,會擋住其他學生,于是就調(diào)到了倒數(shù)第三排。但這個家長“不依不饒”,不斷打電話、發(fā)微信要求張老師給孩子調(diào)座位,使得家長與老師的關系比較緊張。 2017年1月18日,也就是農(nóng)歷大年初一,這個家長給老師發(fā)了一個88塊錢的紅包。老師以為是禮尚往來,家長想改善關系,順手點了紅包,并且馬上返還一個90元紅包??墒牵@名家長沒有收,告到當?shù)亟逃郑蠋熕较率杖〖议L紅包。 后來,老師被教育局處分: “某某同志身為人民教師,違反廉潔紀律,其行為已構成違紀。鑒于某某同志收受學生家長的微信紅包后,能馬上回贈超過學生家長所給金額的紅包,在主觀上沒有貪心占有的故意。經(jīng)局務會議研究,決定張某某同志免于紀律處分,給予誡勉處理,并將所收受的紅包交由組織處理,在全市教育系統(tǒng)通報批評,并于 2018 年1月12日前向教育局提交書面檢查?!?/p> 這位家長真的是唱了一出好戲,挖好一個坑,讓老師往里跳啊。老師真的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 2 - 不只和家長單獨聊天里的紅包不能點,群里的紅包也要慎重。前年教師節(jié),一位老師收了家長微信群里的紅包之后,這位家長立馬截圖,上報有關教育部門, 這位老師就這樣被赤裸裸曝光了。 春節(jié)期間,紅包更是滿天飛,老師可千萬手滑不得。不要一位,你回一個紅包就行了,但是對方收不收,你并不知道。老師玩不起,一旦有點閃失,受到處分的一定是老師,而不是家長。所以,一開始,老師就要把這種可能杜絕在搖籃里。 設立規(guī)矩 在家長群里設立規(guī)矩,新年期間不能發(fā)紅包,只能討論學生學習、作業(yè)等相關事情。家長亦不可私自給老師發(fā)紅包,若發(fā)現(xiàn)必定在群里公示。 一所小學的班主任就是采取這樣的做法,在家長微信群里直接勸誡:禁止在群里發(fā)紅包。 班主任發(fā)布的這道“紅包禁令”,雖然讓家長都感到很拘束,但同時的確避免了一些是非。這樣可以讓家長的心思更多地放在孩子身上,特別在逢年過節(jié)的”敏感期間“,也可以減少關于老師的“負面新聞”。當然也有家長表示,班主任禁止在群里聊與學習無關的工作,且禁止發(fā)紅包等做法,使得群里難免有些無聊、拘束。 含蓄婉拒 楊先生的兒子在某小學就讀,過年期間,家長們在群里共發(fā)了33個微信紅包,可兩位老師一個紅包都沒拆,只對家長發(fā)來的祝愿回復謝謝。其中一位老師含蓄地表明,自己的手機不與銀行卡綁定,所以無法參加搶紅包。而另外一位老師則表明,自己年歲大了,不會微信搶紅包,只能道聲祝福了。 微信綁定銀行卡,其實也是常態(tài)。教師如此說,不過是含蓄婉拒,但卻避免了雙方尷尬,也不失為一個方法。 - 3 - 教師其實就是一個工作,但是在社會上,卻常被當成一個時時刻刻印著的身份。 這種身份,不是說,你走到哪兒,別人介紹你,這是某某老師。而是你不在學校,也始終被教師職業(yè)要求所約束。你是老師,所以你必須品德高尚,不能犯錯;你是老師,所以不能有脾氣,得以德報怨…… 有的老師說,自己受了氣,連說句“有毛病”,都要被回一句“就這樣,還當教師呢”。一有負面新聞,被網(wǎng)友@教師的道德哪去了,常常是某個老師出點問題,所有老師一起挨過。工作壓力逐年增加,工資職稱卻是紋絲不動。領著保姆的錢,操著親媽的心,連寒暑假都要被質(zhì)疑應不應該有。 現(xiàn)在,連發(fā)個朋友圈,曬幾張照片都得小心翼翼,是否符合教師職業(yè)身份,擔心家長看到會怎么樣,領導看到會怎么樣,誰知道還會不會來個寒假禁止曬朋友圈。而今,春節(jié)也得提防種種套路,小心謹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