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一日三餐都吃的 除了面條、湯包、鴨血粉絲湯... 還有油鍋里的鍋貼和煎包 “嗞嗞嗞嗞嗞...嘩----啦啦...” 充斥在南京街頭巷尾,熱氣騰騰的,不止是桂花飄香的糖芋苗、白白胖胖的小籠湯包、一滴辣油提神醒腦的小餛飩... 還有大圓煎鍋里的鍋貼和生煎,金黃香脆的酥皮,等鍋蓋掀開還滾燙的時候,吃掉才是正經(jīng)事! I. 南京的鍋貼 內餡|皮子 II. 南京的生煎 內餡|派系 III. 南京 6 家鍋貼推薦 草橋清真牛肉鍋貼扁食店 李記清真館|蔣有記 二子鍋貼 | 金春鍋貼|肥叔鍋貼 IV. 南京 6 家煎包推薦 小楊生煎 | 上海紫彤友聯(lián)生煎 | 吳家生煎 蘇州美食坊|談俊小吃 | 清真李榮興菜館 I. 南京的鍋貼 > 內餡:基本就分兩種:豬肉和牛肉。 不管哪種,基本都是純肉 / 純肉+蔥。牛肉的大多都是清真的,以七家灣地區(qū)為主,回民做的很多。 豬肉鍋貼多是藏在小區(qū)或街邊的,私人小店,沒有“清真”的條件那么嚴格。 > 皮子:鍋貼皮子也分兩種:全面脆、底面脆。 ·全面脆:大多是牛肉鍋貼,必須用菜籽油煎,出鍋前還要加一次水,才能讓鍋貼表面呈誘人的金黃色,不過全脆的鍋貼口感偏硬,但也更香。 ·底面脆:只有底面脆的鍋貼,口感上更柔軟一些,不會太干。 II. 南京的生煎 > 內餡:煎包的內餡種類就比較多了,由素到葷,由最常見的豬肉、牛肉、韭菜,到墨魚、蝦仁、魚肉...煎包的內餡幾乎一直在翻新,只要是能成餡兒的,都會被嘗試用在煎包里。 > 派系:經(jīng)常會“生煎”、“煎包”不分,“煎包”起源于北方,而“生煎”流行于江浙滬,所以說,在南京吃到的,大多是“生煎”。 “生煎”多是皮薄多汁,而“煎包”則多是厚皮少汁的。 煎包不算是南京起源的食物,所以南京的生煎,有一大半是上海派的天下。除了大家最熟知的小楊生煎外,街頭巷尾很多小店,也大多是上海生煎的名頭。 III. 南京6家鍋貼推薦 草橋清真牛肉鍋貼扁食店 李記清真館|蔣有記 二子鍋貼 | 金春鍋貼|肥叔鍋貼 |草橋清真牛肉鍋貼扁食店| 人均:17元 上過舌尖的草橋清真牛肉鍋貼火了30年,不僅本地人愛吃,幾乎成了外地人來寧必吃地點之一。每天凌晨宰殺的新鮮牛肉,最嫩的肉做餡兒,不肥不瘦的牛肉腿做干切。 鍋貼金燦燦的,它家是整個外皮脆的,一口爆汁兒,牛肉鮮香濃郁。再配上一碗牛肉粉絲湯,舒坦!很多南京人都是從小吃到大的。
|李記清真館| 人均:20元 103歲的李記清真館,是南京真正的七家灣鍋貼,專賣各種清真小吃,牛肉鍋貼、牛肉煎包、牛肉湯,人氣旺到不行。 剛剛出鍋的鍋貼每一個都非常飽滿,表面誘人金黃,里面的餡料很足。外皮酥脆,牛肉餡兒足,咬開竟然還可以爆出汁來,最好配上一碗牛肉湯或者牛肉餛飩。
|蔣有記| 人均:18元 南京的百年清真老店了,就在小鄭酥燒餅旁邊。牛肉鍋貼和牛肉湯是店里的鎮(zhèn)店之寶,號稱秦淮八絕之一,在前臺點單后把小票交給窗臺,自己拿著號碼牌找位子坐下即可。
它家鍋貼面皮跟別家不一樣,是玉米面做的,煎出來整個都是脆的,味道酥脆香糯,餡料一半牛肉一半蔥,去腥而且多了一份自然的香味。
|金春鍋貼| 人均:13元
始創(chuàng)于清朝末年,02年搬至寧海路,09年停業(yè),10年與三六九面館合二為一,在中央路上再起爐灶的它,幾經(jīng)風雨,依然是南京人心中的鍋貼的代表。
起鍋的那一剎那,香味四散開來,素油煎出來的鍋貼真的很香,剛出鍋的鍋貼,表面金黃油亮,底殼酥脆,湯餡鮮嫩滑潤。記得要趁熱吃,否則會比較油膩。
|二子鍋貼| 人均:10元
店里老三樣——鍋貼、白粥、茶葉蛋,簡單卻很美好。有些老客來,不用張口就知道他會點什么,他只要往桌子前頭一坐,老板就能把菜端上去。
它家的鍋貼,是底面脆的豬肉鍋貼,保持底部焦脆的同時,又保留了部分餃皮軟韌的口感。咬一口,藏在肉里的湯汁瞬間涌出,汁水的鮮味里帶著一點甜。
|肥叔鍋貼| 人均:13元
肥叔鍋貼則是合肥那邊的吃法,說是鍋貼,其實更像是煎餃,豬肉餡的,鍋貼肉剛好,比較小,一口一個,皮脆肉鮮的很好吃。
煎的金黃酥脆,看著都很有食欲,肉餡飽滿,味道也不錯。沙湯就是雞絲木耳粥,口感嫩滑清淡,跟鍋貼是絕配。
IV. 南京6家煎包推薦 小楊生煎 | 上海紫彤友聯(lián)生煎 | 吳家生煎 蘇州美食坊|談俊小吃 | 清真李榮興菜館 |小楊生煎| 人均:22元
小楊生煎在上海有20多年的歷史,雖然比不上傳統(tǒng)老店大壺春、東泰祥,但是也因為連鎖店很多,在上海以外的地區(qū)很收歡迎。
面皮不發(fā)酵,即包即煎,皮薄汁多,年輕人很喜歡。而且它家的生煎口味也很多,除了傳統(tǒng)的豬肉外,大蝦的也特別受歡迎。
|上海紫彤友聯(lián)生煎| 人均:20元
上海友聯(lián)生煎,在南京開了十幾年的小吃店,屬于上海的老派生煎館。目前有兩家店,漢中門店和金沙井店。
|談俊小吃| 人均:5元
小吃店原來也不在這條街上,前后換了三處地兒,但不管怎么換,追來買包子的人還是不少。一條街上的店,整個江浦縣上的人,幾乎都知道談俊小吃。
3、4分鐘一鍋煎包,50來個,只有韭菜粉絲陷的,整顆皮都是脆的。吃包子一定要趁熱,剛出鍋的最好,拿在手上還燙的要來回換手。
|蘇州美食坊| 人均:14元
開了十余年的蘇州生煎包,現(xiàn)在的價格是8元6只。之前搬過一次位置,但是離的其實不遠,吃貨的眼睛只要環(huán)視一圈就能重新發(fā)現(xiàn)它。
生煎飽滿圓潤,賣相誘人,煎得焦香有度,內餡肉質鮮美,外皮的底部煎得焦香酥脆,沒接觸到熱油的面皮又軟彈勁道。
|吳家生煎| 人均:11元
本土的老牌生煎,皮薄餡兒大,汁水也特別多,他家買生煎包的隊就從沒斷過,東西好吃,也蠻實惠。寧海路店靠近南師大隨園校區(qū),常有不少留學生光顧。
皮黏著芝麻,底煎得金燦燦,酥酥脆脆,肉餡實在,湯汁又多又濃,再點碗小餛飩或者牛肉粉絲湯,就是滿足的一頓。
|清真李榮興菜館| 人均:11元
李榮興作為曾經(jīng)的南京早點四絕,牛肉鍋貼最走俏,這家的應該說是煎包,不是生煎。個頭大、面皮厚,表面煎至金黃色,外焦里嫩。而且是牛肉的內餡里,還加了蔬菜。
煎包就是湯汁比較少,個頭扎實,也比較扛餓。肉餡堅持用水牛肉做,牛肉的內餡里,還加了蔬菜。外皮酥脆。 |
|
|
來自: Enjoy Life 簡... > 《美食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