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林散葉》是老輩文人鄭逸梅先生寫的都是一些文人的逸聞趣事,本書以筆記文體瑣記近現(xiàn)代文史掌故,文字短小精悍,涉及人物眾多,兼具史料性和趣味性。2009年將晉陽印社書中的有關篆刻和印人的部分整理摘出,以《印林珠璣》為題連載刊登于晉陽印社社刊《印象》雜志,歷時六年將275則全部刊出。書籍傳播量畢竟有限,今將其再次輯出并配一些相關圖片,刊發(fā)于微信公眾平臺,以饗更多的讀者。 印林珠璣 鄭逸梅《藝林散葉》選萃101. 況蕙風于南京大石壩街寓所,掘得李香君小印,佩之隨身。 清人崔鶴 畫李香君小影 李香君山水扇面 李香君墨梅 102. 譚延闿有一?。荷鸀槟先瞬缓贸舜鴲垴Y馬試劍,為北方人書件輒鈐之。 譚延闿對聯(lián) 103. 何卍廬于冷攤得金鴛鴦漢印一,顧青瑤父敬之見之,遂有相攸之意。未幾,卍廬、青瑤竟成伉儷,倩孫慕唐繪金鴛鴦室校碑圖,因夫婦均精碑版之學也。后離異。 顧青瑤書畫 104. 錢瘦鐵畫宗仰石濤,有石癖二字印。 石癖朱白文兩印 105. 鄧秋馬慣作偽書畫,但手法不高,取其亡兄秋枚之風雨樓三字印章鈐其上,托為秋枚所藏。 鄧實(秋枚)墨跡
鄧實所藏銅墨盒 106. 胡石予生平不穿稠衣,鐫有:大布之衣印章,人以胡布衣稱之。
胡石予畫梅 107. 顧佛影有詩:“硬語盤空我不能,甘心做了軟詩人?!敝炱涫礊榭誊浽娙巳钟≌?。
顧佛影手札 108. 易大廠刻有石章,為王后唐前四字,原來易任職印鑄局,在王福庵之后,而在唐醉石之前。
易大廠篆刻 109. 簡琴齋有一?。汉M鈿w來始讀書。
海外歸來始讀書印 110. 吳昌碩嘗對人說:人家說我善于作畫,其實我的書法比畫好;人家說我擅長書法,其實我的金石更勝過書法。
吳昌碩書畫印 111. 書家與刻印家訂潤例,往往有劣紙不書,劣石不刻等語。壽石工卻不然,無紙不書,無石不刻。
壽石工書法 ps: 壽石工的父親即是魯迅在紹興“三味書屋”讀書發(fā)蒙時的老師壽鏡吾,在魯迅一些回憶少年時的文章中,壽先生是一個十分和藹可親的人物。巧的是,當年魯迅赴北京教育部任職,同事中就有壽石工,查《魯迅日記》,當年他們也有往來。 壽石工因父親壽鏡吾曾在山西宦游,因此生長于山西(可能是受此影響,浙江人的他竟然不能食魚,后其齋名即稱“不食魚齋”),后來就讀于山西大學堂,畢業(yè)后亦宦游各地,但他卻不是一個當官的料,雖曾任遼東知府,但也僅三日而已,想來他是太陌生于官場的游戲規(guī)則了,后來他自己自嘲似的刻了一枚“遼東假侯”的閑章。 112. 以貞卜文字刻印,當以一粟道人楊仲子為第一人。
楊仲子刻甲骨文印 113.《趙撝叔年譜》,為趙俊民所編撰??∶衲墚?,擅刻印,撝叔之從侄也。
趙俊民花鳥畫 114.高邕之有一印:高聾公留真跡與人間垂千古十二字白文,其自負有如此。
高邕之書法 115. 陳巨來作《印話》,譽李茗柯為百年來治印之巨匠。
李尹桑(茗柯)篆刻 116. 李叔同有一印三十稱翁。叔同卒,姚豌雛挽詩,因有“海角驚初見,堂堂三十翁”之句。
三十稱翁(左二)
李叔同篆刻 117. 黃岳淵有句“韓康賣藥我栽花”,陳巨來為刻一印贈之,黃以所著《花經(jīng)》為報。
黃岳淵《花經(jīng)》 118. 朱大可有《論印絕句》二十四首,郵示沈禹鐘,禹鐘亦作《論印絕句》二十四首,以相競勝。
沈禹鐘致朱大可手札
朱大可《追悼禹鐘》詩
鄧散木為沈禹鐘所刻印章 119. 吳待秋所用印,十九出胡匊鄰手刻。
120. 張蔥玉藏唐宋名畫,鈐一閑章,用蘭亭集句:暫得于己快然自足。
張蔥玉墨跡 121. 刻印者,有高甜心其人,所拓印譜,請鄧散木題識,鄧用吊古戰(zhàn)場文秦歟漢歟四字題之,譏其不倫不類,非秦非漢也。
高甜心篆刻 122. 吳昌碩早年刻印,一度署名劍侯。
吳昌碩篆刻,落款劍侯 123. 陸心源藏書,鈐其肖像印,乃楊龍石弟子謝庸所刻。
陸心源藏書樓皕宋樓
陸心源所藏書上鈐其肖像印
陸心源手札 124. 鄧爾雅子鄧桔,著《瓦當文錄》。善治印,先爾雅卒。
鄧爾雅篆刻
鄧爾雅書法 125. 朱其石自用印,刻:任頭生白發(fā)信手寫黃山。又刻:平生能事畫梅花。
朱其石用印平生能事畫梅花 126. 梁星海早達,以忤李鴻章被抑,時年二十有七,因刻一?。耗甓吡T官。
梁星海(鼎芬)書法
梁鼎芬墨跡
左下印即年二十七罷官 127. 俞劍華曾假濰縣陳簠齋所藏七千六百余漢印中之氏趙者,拓朱文四十,貽趙蘊安。
俞劍華山水圖 128. 周煉霞女畫家,一目明,一目較眊,乃倩來楚生刻一目了然印,又倩高絡園刻眇兮予懷印。
周煉霞貓戲圖
周煉霞花鳥圖
129. 杭州西泠印社,有吳昌碩銅像,乃日本雕塑家朝倉文夫所制贈。昌碩作西泠印社圖,題有一詩云:“柏堂西崦數(shù)弓苔,小閣凌虛印社開。記得碧桃花發(fā)處,白云如水浸蓬萊?!?/span>
吳昌碩在西泠印社留影
吳昌碩書西泠印社記
吳昌碩書西泠印社 130. 裴伯謙得米南宮《虹縣詩》真跡,曾刻一?。翰t寶此過于明珠駿馬。
131. 黃葆戉家,藏有大興傅以禮所鈐之《西泠六家印譜》,凡四冊,用花延年室原紙。黃家一度遭火災,幸四冊尚存,惟稍有水漬耳。
傅以禮所輯《西泠六家印譜》
趙之謙刻花延年室
胡澍題花延年室 132. 黃藹農(nóng)有二十一代書香朱文印,馬公愚則有書畫傳家二百年印。
133. 溥心畬名儒,蓋其誕生三朝,清帝為之命名曰儒,且訓之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心畬終身佩之。即以無為小人儒五字刻一印。
陳巨來刻溥心畬用印
溥心畬書畫 134. 吳湖帆有董香光畫禪室三字印,乃彼四十壽,葉遐庵所贈者。據(jù)丁柏巖談,是印由彼在燕都購得,石經(jīng)火乃損斷,遂去其紐,葉遐庵見而喜之,即以貽遐庵。后經(jīng)考證,始知是印非香光物,清乾隆帝曾命其臣工刻畫禪室印凡四方,見香光畫輒鈐其上,而遐庵、湖帆始終未之知也。
乾隆帝畫禪室印四印之一 135. 李釋堪晚年寓滬,作書甚秀勁,然鮮人問津,偶為友人寫扇,鈐三字?。翰恢靛X。
李釋堪書法扇面
李釋堪手札 136. 《王冰鐵印譜》,鄭大鶴題識累累,曾刊印問世。原稿藏錢瘦鐵處。
《王冰鐵印譜》鄭大鶴題識 137. 趙古泥能一方面刻印,一方面與人下棋。
138. 陳仲恕集周秦迄宋元鈢印九百余紐,以千印名齋。六十生日,效董香光故事,以文物珍品,分貽同好,作為紀念。
陳仲恕手札 139. 高吹萬常用二印章,一:書騃子,一:吹萬無用文字。
高吹萬扇面 140. 汪大鐵從趙古泥游,專治刻印。古泥死,大鐵請胡汀鷺繪拜石廬圖,以紀念師門。古泥名石,別號石廬。
汪大鐵篆刻 141. 程演生藏蘇曼殊手刻印,珍藏不失,友好欲觀之,乃鈐印以贈。
蘇曼殊繪畫
蘇曼殊手札 142. 巢章甫所用印,大都出于壽石工、金禹民二人手鐫,拓成《海天樓藏印》一冊,余于冷攤上得之。
巢章甫扇面
金禹民篆刻 143. 湯雨生有印文曰:六橋驢背故將軍。又:六朝花月騷人長。
六橋驢背故將軍 144. 冒鶴亭曾倩人刻一印:成吉思汗子孫。自謂:冒姓為蒙古族。
冒鶴亭扇面
孔小瑜、唐云合繪冒鶴亭像 145. 易大庵治印,最喜刻普通之石章,謂普通之石章,不致磨去改刻。有以佳石求奏刀,彼刻成,輒在火上烘焙,一經(jīng)烘焙,石易碎裂,不能重刻。
易大庵篆刻
易大庵手札 146. 柳如是之小玉印,藏沈淇泉太史處,印文為柳是私印四字,朱蓮垞為題四絕句。高絡園臨摹河東君書生像,即向沈借印鈐之。后歸其族子沈蔚文。
高絡園臨摹余秋室河東君書生像
余秋室繪柳如是像 147. 任政作書,常鈐一?。赫J真。取其諧音也。
任政書法(右上引首印即認真) 148. 陳巨來之刻印弟子,凡四十余人,而以黃懷覺年最長,且長于乃師巨來。懷覺又擅刻碑、刻石像,冠絕一時。 (吳湖帆又將唐代張繼名作《楓橋夜泊》一詩請當時的國史館主持張繼(溥泉)重錄詩文,由黃懷覺刻了置于姑蘇寒山寺中,一時傳為佳話。他在1954年那年所刻泰州革命士烈士碑,呂風子所繪的魯迅像、孫中山像、列寧像、柯璜所書毛主席詩、郭沫若詩、朱總司令詩,都刻出了新的水平。其中毛主席詩曾刻兩種,一為大理石,運往山西省太原市迎澤賓館;一為青石,運送蘇州市文管會。以上文字來自百度)
黃懷覺刻楓橋夜泊詩
黃懷覺刻劉海粟梅花圖 149. 邊政平每歲自刻一干支印章。
邊政平篆刻 150. 趙撝叔為沈韻初刻印,凡若干枚,后為張魯庵所獲。以當時無邊款,乃倩趙叔孺補刻之。
趙撝叔篆刻趙叔孺補款
趙撝叔篆刻高絡園補款 151. 高野侯善畫梅,有集杜詠梅之輯。野侯又精篆刻,有《方寸鐵齋印存》。其子穎暉,亦善奏刀,奈早逝,所作不多,以所存者,附于《方寸鐵齋印存》后。
高野侯篆刻 152. 丁輔之晚年得丁龍泓所刻鶴廬二字印,遂自號鶴廬。
丁輔之所用鶴廬三印
丁輔之自刻鶴廬 153. 劉海粟倩甘珩刻一?。何羧拯S山為我?guī)熃袢瘴覟辄S山友。
154. 方介堪由刻而書,由書而畫,由畫而詩,成為多才多藝之人。
方介堪書畫印 155. 錢釋云參加新南社,刻一印南社余子。
錢釋云對聯(lián) 156. 項羲,字養(yǎng)和,仁和項蘭藻女,從申石伽游,工畫,常鈐?。褐皇桥f家兒女。
項羲畫扇 157. 廖恩燾有一印:乘長風破五十萬里浪七十年十二渡太平洋。
右下印即乘長風破五十萬里浪七十年十二渡太平洋
廖恩燾墨跡 158. 沈瘦東鐫一小印:自笑生平為口忙。
沈瘦東手札 159. 齊白石之寄萍堂橫額,乃王湘綺所書。
王湘綺所書寄萍堂
齊白石刻寄萍堂 160. 吳昌碩有一指無甲,乃刻印時指被刀創(chuàng),流血太多,及指愈而甲不茁。
吳昌碩篆刻 161. 陳蒙安、陳巨來,曾合輯《印壇點將錄》。
陳蒙安書畫 162. 平襟亞倩陳巨來刻一?。菏某蔀踬\墨人比楚山云。
平襟亞手札 163. 劉醉蝶晚年,圖章盡失,朱大可倩人刻金縷詞人一印以貽之,因劉喜填金縷曲詞,有三百闋之多。
朱大可手札 164. 陳瀏有一忍字銅押,刀法渾肆,綠斑若繡,殊喜之。時王可莊一字忍龕,見而大賞,乃請黃紹箕代向陳瀏索之。
王可莊對聯(lián) 165. 潘勤孟父稚亮,工書,擅刻印,其自用印,刻三山舊學四字,三山者,嶧山、華山、麓山,由篆而隸,由隸而楷也。
潘稚亮篆書 166. 馬公愚書畫外,兼善刻印,謂摹印之難在篆,不在刻。
167. 蔣箸超有一?。河姓l識酸翁深意。
蔣箸超所著箸超叢刊 168. 陳叔通喜東坡句:“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嘗刻小印鈐用。
陳叔通手稿 169. 汪大鐵,名瀾,字紫東,曾營生壙于無錫梅園公墓。大鐵治篆刻,因書碑文為印人汪瀾紫東之墓,有誤印人為印度人,非我族類,欲擯之,大鐵即將印人二字涂去。
汪大鐵墨跡 170. 陳蒙安藏鄭叔問手寫筆記二冊,內有一則,涉及吳昌碩刻印,謂:往見老鐵刻一石罷,輒持向敗革上著意磨擦,以取古致,或故意琢破之,終乏天趣,亦石之一厄
鄭叔問(文焯)篆刻 171. 陳巨來推崇趙撝叔之印,謂撝叔尋常朱文,每參以完白之法,然其挺拔處,非完白所能到。又謂撝叔之作,不同于俗,而實宜于俗;不泥乎古,而實合乎古。
趙撝叔篆刻 172. 王福庵收集青田石,刻閑章三百方,悉歸公家。
王福庵篆刻 173. 馬公愚閑章,有禪心劍氣相思骨,又書畫傳家二百年,又薄解篆書粗傳隸法,又金石癖,又家在永嘉山水窟,又雁山老樵。
金石癖 174. 顧西梅有一?。旱で嗖恢蠈⒅?。
顧西梅人物畫 175. 沈尹默有一?。杭以诨蛟潞g。
韓登安刻沈尹默印
沈尹默書法 176. 于非闇曾從齊白石學刻印。
于非闇篆刻 177. 朱其石畫梅,有一?。呵耶嬅坊ㄟ^一生。
朱其石用印學劍更不成
朱其石印存 178. 黃晦聞詩學陳后山,有后山而后四字印以自負。
后山而后 179. 狄平子有一閑章:愛畫入骨髓。
狄平子書畫 180. 鄧散木壯年即白發(fā)盈顛,因刻有白發(fā)三千丈之印。
鄧散木篆刻 181. 易大庵刻印刀,從不磨礪,謂愈鈍愈佳。
易大庵篆刻 182. 朱屺瞻酷愛齊白石之刻印,請齊所刻,約達百方,且揄揚備至。齊感之,為刻知己有恩一印,贈之以留念。
齊白石刻知己有恩
齊白石為朱屺瞻作梅花草堂書畫印 183. 蔣劍人游吳,曾訪虎阜短簿祠,及盤門內麗娃鄉(xiāng)社神祠,則祀張士誠女婿潘元紹也。遂刻一私印:短簿祠邊載酒麗娃鄉(xiāng)里填詞。
蔣劍人墨跡 184. 趙飛燕玉印,歷代珍視,曾藏王晉卿、顧阿瑛、嚴嵩、項子京、李日華、何夢華、文后山、龔定庵、何子貞、潘德輿、陳簠齋、徐世襄諸家,今歸故宮博物院。鄧散木摹刻者,形神畢肖,與真跡不相上下。
婕妤妾娋?。?/span>趙飛燕玉印)及名家題跋 185. 錢君匋謂:鄭板橋曾將自藏之印章,拓為《四鳳樓印譜》,四鳳者,即高鳳岡、高鳳翰、潘西鳳、沈鳳。但彼頗以僅聞其名而未見其譜為憾。
高鳳岡刻充(克)柔
高鳳翰刻七品官耳
潘西鳳刻揚州興化人
沈鳳刻所南翁后 186. 吳昌碩所治印,往往由方仰之、徐星洲、方節(jié)庵及吳藏龕代刻。
方仰之篆刻
徐星洲篆刻
方節(jié)庵篆刻
吳藏龕篆刻 187. 蔡哲夫有折芙二字朱文印,乃我佛山人刻贈者,邊款有哲夫先生一笑,趼人。
蔡哲夫夫人談月色畫梅花 188. 畫家張熊、任薰、任頤、蒲華、黃山壽所用印,大都出于徐三庚手刻。
徐三庚刻五人用印 189. 潘祖蔭曾請趙之謙刻漢學居、八求精舍、龍自然室、金石錄十卷人家諸印,均極精審。
趙之謙刻上述四印 190. 端午橋藏有巨璽,文為:日庚都萃車馬六字,為朱文古璽中之最大者,本為濰縣郭申堂舊物。
191. 褚禮堂逝世后,張魯盦、秦彥沖與褚子保衡,曾輯禮堂遺印百方,刊《松窗遺印》兩冊行世,以精拓僅四十部,得者珍之。
《松窗遺印》
褚禮堂篆刻 192. 丁樹楨、吳大澂、端午橋所藏古印數(shù)千方,均歸日本人藤井所藏。
吳大澂藏印印譜
端午橋藏印印譜 193. 湯雨生妻董琬貞,為董曉滄之女孫。曉滄贅于海鹽,遂家焉。琬貞有小?。荷L蓉湖家澉湖。因以雙湖自號。
194. 居古泉作畫,凡較愜意之品,輒鈐一壓角小印為可以二字。
居古泉用印可以
居古泉清供圖(右下角用印即可以) 195. 王季遷輯《明清書畫家印鑒》一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有以印文色偏黃不鮮明,認為缺憾者,王曰:此乃故意為之,蓋防止翻為鋅版,作書畫偽章。茲色黃且澹,則欲翻制無從矣。
王季遷山水畫 196. 任立凡有一?。喊⒋?。江建霞有一?。航鹳?。
任立凡用印阿大
任立凡花卉
江建霞山水 197. 名醫(yī)何鴻舫,藏有雞血石章一方,文曰:如是我聞室。乃柳如是物。
何鴻舫藥方墨跡
柳如是墨跡 198. 柳非杞曾倩鄧散木刻:柳非杞氏集藏杜甫紀念文物十二字之朱文印。
鄧散木刻柳非杞氏集藏杜甫紀念文物 199. 司馬相如小玉印,藏沈鈞儒家,后歸其弟蔚文。 沈鈞儒書法
200. 聞一多于昆明被狙擊之前,曾用白居易《新豐折臂翁》詩,刻:應作云南望鄉(xiāng)鬼一印,不久果死,抑何其巧。 聞一多篆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