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靈的感覺丨我感受中的西方古典音樂 坦白地說我是一個不喜歡古典音樂的人,因為我對古典音樂的韻律實在是不能理解。有些愛好古典音樂的人只要一聽到某首曲子就能說出它的意境來,讓我實在佩服!直到在同學的鼓動下選修了西方古典音樂這門課以后,我才對古典音樂有了深刻的了解。雖然這種了解在老師看來著實是很淺的,但對我自己來說確實是一種新的體驗。 在《音緣相隨·西洋音樂賞析》這本書中在第一篇就講到了調(diào)整心靈,它說“對普通的聽從來說,音樂不是用眼睛觀察和嘴巴讀得懂得,而是用聽覺細心地體會它的藝術?!彼宰x懂音樂是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品味的。古典音樂是很特別的,有著很不一般的靈氣和靈感,喚起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共鳴,這是一種怎樣的感情??!令你魂牽夢繞,這就該叫做心聲吧?她的表現(xiàn)力也是超乎尋常的,像一位魔術師,快樂、悲傷、安靜、瘋狂、憂郁、高雅……只要你能想到的,幾乎無所不能;她用一種更加優(yōu)美的語言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而且正因為這語言的奇特,讓你產(chǎn)生更多的情感和幻想;假如你的心是一把精致的七弦琴,她會是一位阿波羅般的好琴手,纖纖素手輕盈地撥動琴弦,產(chǎn)生的美妙和弦,你可以感覺到吧?古典音樂是一杯好茶,沁人心脾,需要靜靜地品味——初入口時是苦的,卻不難喝,漸漸地有些淡淡的甜味,若隱若現(xiàn)、難以捉摸,此時,聞著清香,偶爾看見茶葉上下漂動,心中不禁飄起一份神往,一段清靜。這是第一泡,往后才有些韻味呢。古典音樂也是一杯濃濃的咖啡,香氣四溢。生活在這信息爆炸的快節(jié)奏世界的你,難道一點不為這香味所動嗎?停下來喝一杯,體會一下她的悠閑、她的高雅、她的完美,而她美侖美奐的一切皆需要你的欣賞。 如今,復古是一種時尚,不管是不是附庸風雅,至少我們還可以聆聽古典音樂,這樣的美麗不該被浪費吧?她應當是經(jīng)久不衰的,的確,無論在哪里、什么時間,經(jīng)典的音樂沒有變。其實所愛的東西并不一定要得到的,或許古典音樂就是如此,能夠側耳傾聽,就足夠了。 其實我應該算是很早就開始有接觸古典音樂的,因為我父親是一個很喜歡古典音樂的人,他年輕的時候買了很多磁帶都是一些古典音樂的演奏曲。而且他下放在農(nóng)村的時候也是一個小提琴的愛好者,那把小提琴伴他度過了艱苦的知青生活,所以到現(xiàn)在他買的CD大都是些西方的古典音樂。但是我是一個和多數(shù)年輕人一樣喜歡流行音樂的人,流行樂迷會說:古典音樂有什么好聽的?一會兒輕、一會兒響,不知說的是什么,哪能比得上排行榜上的流行金曲!愛聽“古典名曲”的樂迷呢?他們會說:古典音樂的旋律好聽、耐聽。盡管流行歌曲中也有許多旋律動聽的,但真正耐聽的人并不多,熱了一陣子也就膩味了,不象古典名曲,越聽越有味,越覺得內(nèi)涵豐富。毫無疑問,喜歡流行音樂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豐富,有可能最終轉向古典音樂,但喜歡古典音樂的人,一旦喜歡上了,很少再回到流行音樂懷抱中。旅美大提琴家王健說得好:喜歡流行音樂是一時的事,喜歡古典音樂是一世的事! 這種感受我在現(xiàn)在也真正地體會到了,我能理解為什么古典音樂會經(jīng)久不衰,而流行音樂只是曇花一現(xiàn),為什么有閱歷的人都比較喜歡在空閑的時候來和巴赫喝咖啡,和貝多芬品茶,和肖邦漫步。我們的時代需要古典音樂。它蘊含的寧靜致遠、沖淡平和的意味營造出一種現(xiàn)實生活中沒有的太虛幻境,足以使終日競爭奔忙、身心疲憊焦慮的現(xiàn)代人得到徹底的休息。而許多古典音樂表現(xiàn)的那種崇高雄偉、壯麗巍峨的美又恰是流行音樂所普遍缺乏的。這種給人崇高感、神圣感的美如今恐怕只有在古典音樂中才能找到了!用古典音樂的純凈樸素去中和這個世界的紛繁復雜,用古典音樂的嚴格秩序、完美和諧去中和這個世界的混亂秩序,使我們的生活張弛有度,動靜平衡。這就是古老的古典音樂在今天現(xiàn)代化社會中的存在價值。 以前我只是知道幾個有名的古典音樂家像是貝多芬、肖邦、莫扎特等。而且我也只是偶爾聽聽他們的音樂。但是我每次聽得時候就會覺得很舒暢,特別的是貝多芬的致愛麗斯和肖邦的E大調(diào)練習曲,我覺得印象最深。我覺得有時候一個人靜悄悄的時候,泡上一杯咖啡,打開音樂,聆聽一下這種悠揚而又典雅的音樂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在理解音樂這件事上,我們自然不如專業(yè)音樂工作者。然而我們也自有其優(yōu)越之處。那就是我們以聽眾的身份享有無拘束無負擔的自由。我們可以完全不帶什么功利的目的或義務去聽、賞音樂。黑格爾在他的大著《美學》中熱烈贊賞一位普通勞動者的吉他彈奏,說比演奏家的表演更使他心醉神迷。我們普通愛好者愛樂之誠也不會不如專業(yè)者。而且,除了某些專門寫給音樂家甚至只給自己聽的音樂以外,絕大部分作品都是作曲者為同廣大聽眾交流而作,所以我們也完全可以參加這種交流,共享樂藝之美。這就要求我們?nèi)烂C地傾聽。 “識曲聽其真?!?/span>要得其真,我們同樣也要出之以真心,要動真情。當然,愛聽“古典名曲”的樂迷畢竟只是站在門檻上,初窺門徑而已,古典音樂殿堂深處的無限風光,我們還不曾領略,所以對音樂藝術的理解還較為膚淺。只有真正的古典音樂知音才懂得,好聽的旋律遠非全部。 在很大程度上,欣賞哪種音樂取決于聽眾的性格。喜歡刺激、熱情、直截了當,具有外向型性格的樂迷必然傾向于流行音樂。欣賞古典音樂的人大都屬于內(nèi)向型,內(nèi)心世界豐富敏感,情感細膩。原因很簡單:古典音樂的美是那么微妙含蓄、意境深遠,沒有敏感的內(nèi)心和非凡的感知力是不能體會的。所以我一直覺得自己都不能達到去真正體會古典音樂的心境,因為我現(xiàn)在更加能體會到我們應該如何去欣賞古典音樂。 我要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一邊寫一邊聽著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感覺特別的好,音樂是輕柔的,旋律是優(yōu)雅的,而且透著淡淡的憂郁,不過在第三片段中體現(xiàn)了一些急促的音樂,讓人頓時焦慮起來。人就會隨著音樂而開始出現(xiàn)一些情緒性的變化,我從古典音樂中得到了心靈上無限的歡樂,這些使我以超越的態(tài)度對待現(xiàn)實的得失。做一個真心的、動感情的聽眾,就要自覺養(yǎng)成嚴肅傾聽的習慣。假使某個時候實在收不攏心而人猿意馬,不如立刻把錄音機關掉為妙。只有能像一個演員那樣駕馭自己的注意力,你才有可能進人角色。我學會了去真正品味一種高雅的音樂,用心,靜心去聽,才能得到心靈的一種感覺。 也許很多人都跟曾經(jīng)的我一樣并不是很會欣賞古典音樂,甚至還有一些人可能根本不屑古典音樂,但是我希望他們?nèi)フ嬲芬幌乱恍┮魳?,也許他們也會和我一樣有所改變和認識。 用心靈去感受,你一定會被古典音樂說感動!——這是我個人的體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