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常見的林散之的書法是這樣的: 林散之(1898年—1989年),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癡等,生于江蘇南京市江浦縣,詩人、書畫家,尤擅草書。1972年,其書法作品《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從此爆得大名。林散之草書被稱之為“林體”。 1972年底,林的草書作品《清平樂.會昌》得到郭沫若、趙樸初、啟功諸權威人物的高度贊譽:既循法又破法,隨意自如,時出天趣,又恰到好處,令人贊嘆不已。 被譽為“當代草圣”的林散之,曾說:“余初學書,由唐入魏,由魏入漢,轉而入唐,宋......于唐學顏平原、柳誠懸、楊少師、李北海,而于北海學之最久,反復習之。”由此可見,林散之在楷書是下過很大功夫的。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因為其出大名很晚,數(shù)十年寒燈苦學,滋養(yǎng)了其書之氣、韻、意、趣,使之能上達超凡的極高境界! 正因其書具有超凡脫俗的境界,才使書界中人對之品賞愈久,得益愈多,認識愈深......古今之名家,擅草書者如于右任、啟功,基本都有一手精湛楷書,林散之先生如此,當代那些草書名家是否如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