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步詩 《七步詩》,三國時期曹植的詩作,可謂是膾炙人口。 曹操晚年時,對于繼承人的事情很頭疼,在兒子曹丕和曹植之間難以取舍。曹丕是兄長,具有年齡上的優(yōu)勢,而曹植才華橫溢,更得曹操的喜愛。為了爭奪王位,兄弟兩人也是明爭暗斗,互相較勁。 后來,曹丕如愿坐上王位,并且做了皇帝??墒菍Φ艿懿苤?,曹丕始終不放心,將其視為眼中釘,想要除之而后快。 有一次,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內(nèi)成詩一首,否則就要處死他。曹植當即“七步成詩”:
曹植不僅才思敏捷,而且這首詩的寓意也非常深刻。曹植把自己比作“豆”,把哥哥曹丕比作“豆萁”, 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反映了兄弟之間斗爭的殘酷,以及自身處境的艱難。曹丕聽后“深有慚色”,打消了殺掉曹植的企圖。 影視劇中的曹植形象 《七步詩》對后世影響很大,無論是它所表達的主題,還是作詩的形式,常被后世津津樂道。所以后世不乏有人想與曹植一較高下,因此產(chǎn)生了許多“五步詩”、“三步詩”,還有唱反調(diào)的“反七步詩”。其中,郭沫若所作的《反七步詩》最為獨特。
郭沫若 這首詩出自郭沫若所寫的《論曹植》,是一首很有意思的詩。 如果曹植的《七步詩》是在說曹丕對曹植的逼迫,那么郭沫若的《反七步詩》就是在說兩人之間的付出和奉獻,并且是曹丕為曹植在付出和奉獻。 這樣的理解,顯然與傳統(tǒng)的觀點不一樣。郭沫若說:“站在豆的一方面說,固然可以感覺到萁的煎迫未免過火;如果站在萁的一方面說,不又是富于犧牲精神的表現(xiàn)嗎?”硬生生把兄弟相殘說成了“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無私奉獻。 郭沫若本身就是一個近代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他為了給曹丕鳴不平,刻意標新立異,脫離詩作原本的寓意,創(chuàng)作了這首《反七步詩》,被人指責是顛倒黑白,自作聰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