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步詩 曹植“七步成詩”的廣為流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見于《三國演義》 ),然而這首詩不見于陳壽的《三國志》,最早見于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文學》,《世說新語》記載著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學,命曹植在七步之內(nèi)作出一首詩,否則將被處死,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內(nèi)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此詩是否為曹植所著作,至現(xiàn)今仍有爭議。 其實曹植七步詩實為三首,且與河南通許縣有關(guān)。 據(jù)說:東漢時期這三個七步村分別叫郭莊、永寧、寧鄉(xiāng)。東漢末年,曹丕承襲王位后,妒忌其能,怕天資非凡的曹植爭奪王位,就想將曹植殺了以絕后患。曹植聞訊后,立即騎馬外逃。曹丕率人馬追趕。追至郭莊便追上了,附近百姓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紛紛趕來觀看。面對文武隨從和人山人海的群眾,曹丕怕無緣無故殺了曹植會激起公憤,壞了名聲,就心生一計對跪在面前的曹植說:“有人告你陰謀作亂,我本不相信,而你卻逃跑,說明你做賊心虛。今天本該殺你,但念手足之情,再給你個活命機會。如今,天下皆知你才高智敏,能詩善文,那你就當著眾人之面,在七步之內(nèi),吟詩一首。吟出就免你一死。不然,別怪我無情了?!辈苤仓缓萌虤馔搪暤卣f:“請兄長命題吧!”曹丕抬頭,見一麻臉將軍跨馬持刀,正虎視眈眈地盯著曹植,便冷笑一聲,說:“就以‘麻臉’為題,但不準出現(xiàn)‘麻、點、坑、凹’四字。”說后,環(huán)視眾人,面露得意之色曹植聽后,沉著地邁動雙足,七步之內(nèi),吟出一首詩來: 沙灘下大雨,新鞋踩硬泥, 豆包去了餡,翻看石榴皮。 詩一吟出,自以為得計的曹丕不禁愕然,不由自主地“嗯”了一聲。曹植以為已讓過關(guān),便起身跨馬向北奔去。曹丕愣過神來,率眾追趕,至永寧村又追上了曹植。并一板面孔說:“剛才那詩太粗俗,需以‘瘸腿’為題再作一首方可,但不得出現(xiàn)‘瘸、踮、拐、短’四字。”曹植聽后,邁出七步,又吟詩一首道: 走路風擺柳,站立馬歇蹄, 坐下一邊倒,睡覺腳不齊。 曹丕聽后,心中大驚,只顧發(fā)呆,未及言語。曹植以為王兄默許,又上馬列向北奔去。曹丕見狀,顧不得多想又催馬追了過去。追到寧鄉(xiāng)追上曹植,強詞奪理地說:“兩篇都欠文雅,你再以‘同胞兄弟’為題,吟詩一首,不得用‘兄弟、手足、同胞、你我’之詞。曹植見王兄一而再,再而三地糾纏威逼,只怕沒完沒了,便強壓心中怒火說:“王兄再三追逼,多方限制條件作詩,這次作成,能赦否?”曹丕眉頭緊皺,遲疑片刻,狠狠心說:“赦!” 只見曹植從容不迫,一步一吟,不足七步,又吟出一首世代留傳的千古佳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滿懷殺機的曹丕理屈詞窮,悻悻地長嘆一口氣,為了便于時刻監(jiān)視曹植,就將他就地封為雍丘王(當時三村屬陳留管轄)。事后郭莊、永寧、寧鄉(xiāng)的老百姓為了表達對曹植非凡文才的敬慕,便將三村改名為前七步、中七步、后七步村了。 七步村在七朝古都開封市通許縣,南北一字排開前、中、后三個七步村。三國時期曹操的小兒子曹植墓就是在此處。 七步詩酒的釀造歷史可追朔到三國時期。據(jù)史載,曹植常飲酒賦詩,以酒解愁。曹植應(yīng)聲狂飲,七步成詩,寫下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絕句。后人仰慕曹植之才華,將曹植七步成詩之地定名為七步村(今通許縣東七步村),將其所飲之酒命名為“七步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