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之濱的東營市是山東省很年輕的一個地級市,成立于1983年10月,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我國重要的石油基地。1983年,正式把廣饒縣劃歸東營市。于是乎,東營也成為是古代大軍事家孫武的故里(一說是濱州惠民縣)。今天咱們說一下廣饒縣。 一 首先,在中國歷史上,廣饒縣得名于“海濱廣斥,饒有魚鹽”,目前廣饒總面積0.12萬平方公里,轄9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2個省級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廣饒自秦設縣,古稱樂安、千乘、瑯槐,是兵圣孫武故里、呂劇發(fā)祥地和齊筆原產(chǎn)地,被聯(lián)合國地名組織評定為千年古縣。在史前的新石器時代后李文化時期,廣饒縣境內(nèi)就有人類居住。 二 其次,上古時代,今廣饒縣境屬爽鳩氏的居地。夏代至殷末,為季則艸氏、逢伯陵和蒲姑氏居地。西周時,為姜太公封地--齊國的轄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縣境仍屬齊國。秦代屬齊郡。西漢始有廣饒之名。王莽時,縣境屬建信郡。至東漢劃入利、益、博昌三縣,屬樂安國。三國時,縣境屬青州齊郡,歸魏國所轄。晉代,復置廣饒縣,屬齊國。晉懷帝永嘉五年,青州沒于漢劉聰,東晉時,后趙石勒、燕慕容廣鬼、后燕慕容垂相繼占據(jù)。 三 南朝宋,劉裕曾于此置樂安郡,不久即入于北魏,仍為樂安郡,屬青州。隋代改稱千乘。五代時,梁、唐、晉、漢、周共53年,縣境一直隸屬于平盧軍。宋太祖建隆時期,罷軍使,復稱州,平盧軍仍改稱青州,縣境仍屬青州。宋高宗建炎年間,金兵占據(jù)青州后,縣境被偽齊劉豫統(tǒng)治8年。金熙宗天眷時期,改千乘為樂安,屬益都府。歷元、明、清至民國初年,縣名及境域均無變更。 四 1913年樂安縣屬膠東道。1914年因與江西樂安重名,復稱廣饒,1927年直屬山東省??谷諔?zhàn)爭時期,隸屬清河行政區(qū)。1945年8月,廣饒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渤海行政區(qū)清河專區(qū)。建國后,先后歸屬渤海區(qū)清河專員公署、惠民專區(qū)、淄博專區(qū)、惠民專區(qū)。1983年8月30日劃歸東營市。 2016年,廣饒縣的經(jīng)濟在東營排在第一,東營墾利縣由縣改成區(qū),東營三區(qū)兩縣的格式形成。 文:凌晨小米粥 微信號:凌晨小米粥 |
|
|
來自: 昵稱VChmUhmv > 《一、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