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能悖論全能悖論伊本?魯世德(1126–1198)是一個很早就意識到全能悖論存在的穆斯林哲學(xué)家[1]。 全能悖論是一組關(guān)于“全能”概念在語義學(xué)上的悖論,它包含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一個全能的個體在邏輯上是否成立?二,“全能”這個用語的含義到底是什 么?該悖論的內(nèi)容是:如果任一個體是“全能”的話,那么他就一定能夠制訂出 一個他不能履行的工作,如此他就不會是全能的;反之,若一個“全能”的個體 不能夠制訂出一個他不能履行的工作,如此他也不會是全能的。因此,無論他能 否制訂這項工作,他也不會是全能的。 當(dāng)代,關(guān)于該悖論的一個通俗版本是: “一個全能的個體能夠創(chuàng)造一塊連他自己 都搬不動的石頭嗎?” 這個問題是難以回答的。那個體要么能夠創(chuàng)造一塊他自己 搬不動的石頭, 要么就不能創(chuàng)造一塊他自己搬不動的石頭。如果他能創(chuàng)造這樣的 一塊石頭,那么他就會搬不動這塊石頭,那么他就必然不是全能的;如果他不能 造這樣的一塊石頭,那他本身就已經(jīng)不是全能的了。[2] 另有一個經(jīng)典悖論與此也有相似之處,即不可抗拒的力量悖論: “如果一種不可 抗拒的力量遇到了一個無法撼動的物體會怎么樣”?即“矛盾”,“全能之矛與 全能之盾能否共存”?對該問題的兩難回答是:如果世間真有這樣一種力量,那 么世上就不可能有無法撼動的物體;如果世間真有一個無法撼動的物體,那么世 上就不會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如果承認這個兩個回答中的任何一種,就勢必承認 不可能存在全能的個體,因此無解。全能悖論也有許多相關(guān)的引申,如全能者是 否能“化圓為方”等許多可能無解或未解的問題。 “全能”一詞的含義英國哲學(xué)家彼得?積奇將該悖論中的“全能”概念作出了分類: 1. "Y 完全全能"表示 Y 完全可以做任何事。 在這種意義下, Y 可以做任何可以用語言表 述的事物,甚至自相矛盾的事物(即 Y 可以同時處于 X 及 X')。也就是說,Y 的能力 不受人類有限的思想和知識限制[3]。 笛卡爾關(guān)于上帝的論述中支持的就是這個概念。 從神學(xué)上看,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上帝真正置于人類有限的知識和邏輯之上,壞 處則是這種概念會使得上帝的諾言變得不可相信。在這種意義上,全能悖論確實是 一個悖論,不過在這種意義上也等于承認了這樣的悖論有可能存在。 2. "Y 全能"表示只要 X 在邏輯上可能,Y 就有能力做 X 這件事。托馬斯?阿奎那的神 學(xué)看法中持有的就是這種觀點[4]。這種意義上的全能,可以解決古典理論中關(guān)于全 能的悖論,但是對于近代全能悖論是無能為力的。例如 X 是“制造一個連制造者都 搬不動 的東西” ,正如哲學(xué)家麥羅德指出的,這在邏輯上是完全可能的:一個人完 全可以有建造一艘他自己都搬不動的船的能力[5]。很難想象為什么一個凡人可以很 
 | 
|  | 
來自: pengxq書齋 > 《智力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