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年前我特地去了自己的出生地,海寧路吳淞路,隔著馬路朝著早已被其它建筑覆蓋的老屋舊地久久行著注目禮。騎著車在附近的乍浦路昆山路塘沽路一帶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一路深深感慨,物也非人也非,往昔僅存記憶里。從來建筑物被人看作是一堆磚石水泥堆造起的生硬物,殊不知,因它陪伴人一路走過,看多了人的悲歡離合,倒也象是一個最了解人的無語的伙伴了。也就是那次掃街順帶去虹鎮(zhèn)張橋路拍了幾張,之后將老街照片上傳長三角旅游攝影網(wǎng),居然有些小小的反響,一些原住民攝友見照后對我表示感謝,說我做了件好事,留下了這些承載過他們許多記憶的舊居的影象。 張橋路可能是虹鎮(zhèn)老街舊區(qū)改造的最后一個地塊了。這里條件設(shè)施環(huán)境之差在滬上已不多見,里面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來滬打工的人租住著,一些房主他處購置了房子就逃離了這個地方。等待動拆遷是這里原住戶最大的盼望。巧的是今天陪攝友到此地,得知此地老百姓終于熬出頭了,昨天動拆迀工作組正式入駐,預(yù)示一個舊區(qū)域即將進入從這城市消失的倒計時。今天鏡頭中的木制馬桶,濕漉漉流著污水的窄路,萬國旗頭頂迎風呼喇喇,如不留在相機中,不久就將永遠消失了。進入狹窄七繞八彎的居民區(qū),人們對我們的拍攝一點不奇怪,原來這幾年來此地尋都市中殘存舊貌的攝影人是一批一批又一批,得知此地要拆,居民不少自己也拿起了相機給老宅留了影。對不?管它怎樣臟亂破舊,曾經(jīng)的家,人的心中對它還是有感情的。 聽說昨天,也就是十一月六日,此地人聲鼎沸,一張期盼多年的大紅榜的上墻,是多少人多少年的希冀等待!大喜的日子啊! 一河之側(cè)一路之隔,一邊是新建的高樓,一邊往深處走藏著許多奇形怪狀的危房。 這巷子靠前一段可并行兩人,往前走走,只剩一人之寬。 滬上木制馬桶已不多見,此地還有。每早洗涮涮的聲音算得上都市絕響。 唯一一條稍寬點的巷子,稱它為主巷道,遍布煙雜小店,修理店,蔬菜店包子店。大致的樣子很象幾十年前小城鎮(zhèn)上的格局。 ![]() 房子無法四面擴展便往上長,于是陽光要想佈滿整個巷道也就短短一個時辰,大多時候巷道里是陰陽皆有。 ![]() 有些年頭的水斗,因潮濕都生了綠苔。 ![]() ![]() 從巷子往外看,佛仿明暗兩重天。 ![]() ![]() ![]() 我不止一次手腳並用順這梯爬上三樓,這里住著外來打工的姐妹。見到出租此屋的女房東,攀談中流露著極大的高興,說拆房啦!有設(shè)施齊全的新工房住了,再遠的地方也去!只是我那個姐妹將來租哪里的房?房租多貴?。?/p> ![]() 這扇鐵門里我進去過許多次,手腳並用直上四樓,石梯沒護欄,一級一級高又陡,難為我這膝蓋了。 ![]() 巷口角上擺蔥姜攤以前不少見,現(xiàn)在可就不多了。有人在勸老太別擺攤了,我聽兩人對著話,得知老人高壽近九十,老人似乎並不樂意放棄這攤。守著攤子興許是守著一份人氣,一份生活的熱火氣息,看來來往往的人打發(fā)一份落寞吧! ![]() 出了巷就是臨近的馬路,在成片的高樓下,貼巷子的這邊有點臟亂,區(qū)域舊房改造還有尾巴所帶來的視覺上的不協(xié)調(diào)。小伙子也要張羅著另找地起爐灶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