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的巷道眾多,家鄉(xiāng)人叫“巷路多”。巷道有的是村中要道,有的則是大宅院里的深巷,有的彎彎曲曲,有的前寬后窄。無論哪種古巷,或由厚重麻石鋪就,或由長條青石板鋪就,也有鵝卵石拼成,還有青磚鋪成。有的排列整齊,有的拼成吉祥圖案,各有特色。 夏天,坐在古巷里聊天是件很享受的事情,很是陰涼,一陣風(fēng)從巷子中穿過,非常舒爽。在這里既可以東家長西家短地八卦,也可以靜靜地坐著,感受古村千百年歷史的痕跡…… 江畔的古驛道位于村后山里,由石板和鵝卵石鋪就,是當(dāng)時江畔通向吉安、永和方向唯一的道路,我曾經(jīng)跟大人走過這條路到鳳凰圩和橫江。據(jù)說,這條路是江畔富商所修,當(dāng)年江畔人出去只走自己的路,一直通向湖南衡陽…… 時光流逝,斯人已去。古巷和古驛道或許還留有當(dāng)年的腳印,或許還能尋覓一些隱約的故事與光陰…… 改編兩首散文詩,作為記憶和感想。 江畔古巷道 每當(dāng),走近江畔幽深古巷古道, 總能感受到一些村中不同凡響的故事, 總覺得似乎遺失了什么貴重之物在小巷子。 一條又一條的古巷子,賦予了千年古村生命, 得以讓歷史的厚重與滄桑一代又一代地弘揚與傳承下來。 青石鋪就的小巷子,走在上面,發(fā)出咚咚之梵音, 回蕩在炊煙裊裊里,讓其更顯得幽和靜! 鵝卵石鋪就的小巷子,光滑溫潤, 一個個鵝卵石,鑲嵌間距很均勻,凸起部分很平整,埋入部分又很牢固。 走在這巷子里,感覺很清涼,讓人心靈即刻平靜。 江畔古巷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 見證了古村的歷史蒼桑,也見證了一方土地的時代變遷。 每每走過小巷,腳踏青石板, 便能聽見它無聲的訴說,講敘著這座古村昔日的輝煌和現(xiàn)代人的無奈。 江畔每一條古巷里都藏匿著一個不老的傳說故事, 每一個歷史沉淀的故事里皆承載著滄桑與厚重, 每一份滄桑與厚重的背后都蘊藏著內(nèi)涵與文化。 厚實的歷史痕跡就在這一黑一白的經(jīng)典色彩里呈現(xiàn), 悠遠的滄桑歲月就在這水墨丹青里彰顯。 不管我們是不是故事的主角,抑或僅僅是過客, 深厚的人文典范都值得我們?nèi)ロ灀P與傳承。 江畔古驛道 石涼亭已沒了蹤影,但婉蜒曲折的古驛道依然頑強地存活。 沿著古驛道,走在古韻十足的石板和鵝卵石路上, 聆聽江畔傳奇人物的故事, 雖然他已經(jīng)離開了江湖, 但是江湖上仍然流傳著他的傳說。 彎彎曲曲的古驛道,帶著歲月的風(fēng)塵, 從歷史的深處走來,不屈地向云霧飄浮的深處延伸。 磨得發(fā)亮的石板上,尚未泯滅的印痕,是前人遺落的重重疊疊的夢? 仿佛一支歌,洞穿時空而來, 以一種獨特的精神存在,與歲月相伴而行。 我們的腳印與古人的腳印重疊,踩出跫跫足音, 那是歷史的回音。 荒草叢中,灌木林邊,風(fēng)在向我們述說久遠的故事…… 古驛道邊的石坎上,有一叢金黃色的野菊花正靜靜地開放著。 那是一曲輕柔的比古驛道更久遠的歌。 我們沉靜在一種從未體驗過的令人遐想的氛圍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