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皇帝南苑大閱兵所穿的御用金盔甲亮相沈陽故宮。 今日,沈陽故宮和頤和園聯(lián)袂舉辦“乾隆文物精品展”。 ?。ㄉ蜿栒粕喜┪镳^攝) 沈陽故宮與頤和園都擁有大量乾隆時(shí)期珍貴文物,此次聯(lián)合舉辦這一展覽,所選文物件件精品,以反映乾隆時(shí)期政治、軍事、宗教、經(jīng)濟(jì)、生活、文化、工藝等諸多方面的面貌與輝煌成就。 最引人注目的是乾隆閱兵所穿的御用金索子錦面綿甲。300多年后仍是金輝熠熠,巧奪天工, 氣勢恢宏。全套甲胄分成頭盔、服裝兩大部分,其中頭盔為“累絲鎏金貂纓胄”,服裝為“金索子錦面綿甲”。從外觀來看,反映了清代中期的歷史盛況和工藝特點(diǎn),也代表了大清盛世武功。 乾隆御用金索子錦面綿甲,可分為衣、裳兩個(gè)部分,其中衣(甲)長76厘米,袖長37厘米,另有5件附屬物,分別為:左右護(hù)腋兩片、前遮縫一片、左遮縫一片、護(hù)心鏡一個(gè)。裳(裙)長72厘米。衣裳表面為黃色織錦緞,規(guī)則排列鎏金泡釘,邊緣處縫鑲黑色絨邊,里面為月白綢制。 上衣外面另縫以橫向排列的長方形鎏金金屬片,護(hù)肩前后下部有金屬制云龍紋頁片,與護(hù)心鏡相配,金光耀眼。下裳分左、右兩幅,前后開氣,表面亦由橫向排列的長方形鎏金金屬片組成,穿著時(shí)以黃帶系于腰間。全部衣裳的配件均以圓形銅扣相聯(lián),組合一體,威武雄壯。 清代帝王除了有為御駕親征提供保護(hù)的鎧甲之外,也有專用于檢閱的鎧甲。清代前期帝王的鎧甲實(shí)用性非常強(qiáng),到了清代中后期,皇帝御駕親征也只是形式上的親征,更注重裝飾性。 清王朝是以少數(shù)民族入主中原,各代皇帝充滿著憂患意識,一直將“國語騎射”視為立國之本,希望以武功保持國運(yùn)長久。因此,大清皇帝在從政之余,會(huì)親率八旗官兵舉行演練,比如每年在塞外圍場舉行“木蘭秋狝”,比如每三年在紫禁城午門舉行“宮中大閱”,以及在京城外舉行“南苑大閱”等。 在清朝各代皇帝中,乾隆皇帝在位時(shí)間最久,他所舉行的圍獵和閱兵活動(dòng)也最多,而他本人在閱兵中使用的御用甲胄也最多,最精。 清代宮廷畫家金昆等人奉命所繪的《八旗閱陣圖》里,對乾隆皇帝南苑大閱兵的盛況作了形象逼真的記載。八旗將士各著紅黃藍(lán)白等本旗閱兵禮服分陣排列,號角高揚(yáng),軍旗獵獵,一眼望不到盡頭,其場面極為壯觀,向世人展現(xiàn)了一幅場面宏大、威武雄壯的乾隆閱兵圖。清史檔案記載:乾隆皇帝曾經(jīng)在閱兵中,穿著御用金盔甲騎著馬,接連射出7箭,都中靶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