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余罪被刷爆朋友圈微博,于是在旅游回到房間休息的晚上我也花了一周時間刷完了已經(jīng)播出的兩部。余罪的劇情緊湊,張一山的演技爆棚都是這部劇的賣點。但是這部劇最吸引我的還是它隱隱約約對于人性的透露和描寫。就是這樣一部懸疑犯罪劇,揭開了一些非常容易讓人忽視的人性的陰影。其中,最讓我感慨的一條就是: 你未必是好人,你也許是在道德式的自我感動 這部劇有個很大的特征就是,除了主角,也就是張一山飾演的余罪,其他的所有配角在某種程度上都在扮演“豬隊友”的角色。其中觀眾特別不喜歡的一個人大概就是解冰這個人物塑造。
他出身良好長得帥,三觀“正”得堪比圣母,嚴(yán)格遵守各種紀(jì)律,還有個?;ㄅ笥?,聽起來簡直是人生贏家。解冰在警校還沒畢業(yè)的集訓(xùn)當(dāng)中就幫助破獲了一起重大案件立了大功,平時也不屑與余罪這樣的小混混為伍??墒沁@樣一個“幫助弱小,打擊壞蛋”的人,一定是好人嗎? 我看未必。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是真的好人,也是與人為善。但是有一種人,滿口仁義道德,其實只是為了自己所謂的理想,又或是為了滿足自己幫助別人之后的優(yōu)越感,在利用可以利用的人罷了。 也就是為了爭當(dāng)一個優(yōu)秀的人民警察,解冰不惜利用自己的女朋友去對抗他眼中的犯罪分子余罪。也就是為了打擊“犯罪分子”從而立功,他紅了眼抓住余罪不放,只為了證明自己的重要性和正確性。 他是在遵守仁義道德嗎?是的,只是也許其他人把“遵守仁義道德”當(dāng)作三觀,但是他卻當(dāng)作一種目的。為了遵守仁義道德而做那些所謂正確的事情,只是在用道德式的自我感動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已。所以以至于后來,他像瘋了一樣要抓余罪,收集各種證據(jù)為了打擊走私團伙,甚至差點導(dǎo)致余罪的臥底身份暴露。他只是為了自己的立功,卻立了一個大大的牌坊。 作為每一個普通人,我們都盡力做個道德上沒有大缺陷的好人,可是也許我們有時候也會為了滿足自己的內(nèi)心而做出一些道德式的自我感動。 我的好朋友曾經(jīng)寫過一篇文章:你還做著去農(nóng)村扶貧改變世界的春夢?她作為一個長期愛好公益的人,對于下鄉(xiāng)扶貧,她說過這樣一段話:
朋友下鄉(xiāng)扶貧的例子,和余罪當(dāng)中解冰的例子,有許多不同,但是相同的地方就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其實不用把自己想得多高尚。完全高尚的人也許是有,圣母的人我也相信絕對存在。但是大多數(shù)人大多數(shù)時候,還是在為自己考慮問題,很難感同身受,更難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不管是解冰的咬住余罪不放,為了立功也為了證明自己,還是下鄉(xiāng)扶貧為了滿足自己階級上的優(yōu)越感,說到底,做了這么多,你也未必是好人。 別覺得自己太委屈,人活在這世上,為人為己,都只求問心無愧而已。 ▼ 作者簡介|晴天 |
|
|
來自: 昵稱1750801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