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床》教學實錄 師:請男女同學對讀《河床》,誰來讀呢? 生:對讀:我從白頭的巴顏喀拉走下。 白頭的雪豹默默臥在鷹的城堡,目送我走遠方。 但我更是值得驕傲的一個。 我老遠就聽到了唐古特人的那些馬車。 我輕輕地笑著,并不出聲。 我讓那些早早上路的馬車,沿著我的堤坡,魚貫而行。 那些馬車響著刮木,像奏著迎神的喇叭,登上了我的胸脯。輪子跳動在我鼓囊囊的肌塊。 那些裹著冬裝的唐古特車夫也伴著他們的轅馬謹小慎微地舉步,隨時準備拽緊握在他們手心的剎繩。 …… …… 師:女孩子讀得特別好,有感染力。男孩子音質(zhì)動人,應(yīng)再注意一點抑揚頓挫。如“我從白頭的巴顏喀拉走下?!薄鞍最^”要讀得深情。“巴顏喀拉”要讀出大氣和空靈。 談?wù)勥@首詩給我們的整體感受。 (傾聽歸納并板書:豐富 博大 厚重) 誰能具體談?wù)劇?span lang="EN-US"> 生:有歷史(時間)和巨大的空間感。歷史便是由遠古到今天,空間是從“白頭的巴顏喀拉”到“東方的大?!边|闊蒼茫,看這樣的詩句:“我是時間,是古跡。是宇宙洪荒的一片顎骨化石。是始皇帝?!?span lang="EN-US"> 生:這是一首敘事詩,因而豐富飽滿。 師:敘事?敘了哪些事? 生:寫黃河從“白頭的巴顏喀拉”出發(fā)一路流向東海的所見所聞。 師:所見所聞?有故事嗎?有情節(jié)嗎? 生:好像沒有。 師:應(yīng)該是一些片段性質(zhì)的描摹。 生:是精美而深情的畫面。 師:這個說法非常好!“河床”視力所及的地方充滿了美與深情,都描摹哪些意象? 生:有默默臥著的白頭的雪豹,有鷹的城堡,有唐古特人的馬車、東方的大海…… 生:還有有著“少年的聲帶”和“少女的媚眼”的兀鷹,有“潛伏在隘口的”獵人,有“跛向天邊的彤云的三條腿的母狼”。 生:峰巒、斷層、地峽、颶風。 生:還有顎骨化石、始皇帝、帆檣、廣場、道都、大邑。 生:還有龍、昆侖之玉、農(nóng)婦、團 月、潮汛。 師:河床的形象就這樣有了豐富的形態(tài)、色彩、內(nèi)蘊各異的眾多的意象,密集的意象充滿了張力和活力。 師:1999年“首屆中國詩歌學會詩人獎”授獎詞是這樣寫的:“昌耀是不可替代的,如青銅般凝重而樸拙的化石,如神話般高邈而深邃的星空”。下面同學們就你自己喜歡的意象,談?wù)勀銓Α逗哟病愤@首詩的理解。 生:其實河床就是我們母親河——黃河,詩在驀然回首中用“龍的形象”綰結(jié)全篇,大氣磅礴,極具民族特色和民族情懷,千呼萬喚,水到渠成?!拔野妖埖男蜗笾匦峦粕鲜澜绲奈枧_?!?/span> 生:我喜歡“白頭的巴顏喀拉”這個意象,遠古、滄桑,有歷史的厚重感和穿透力,并且首尾呼應(yīng),“我從白頭的巴顏喀拉走下”飄逸而神奇神秘,“而現(xiàn)在我仍轉(zhuǎn)白頭的巴顏喀拉”深情深邃。 師:反復(fù)出現(xiàn)的意象一定是作者著意強調(diào)和渲染的,抓住這點的點進行品味和分析,一定會探驪得珠。 生:“你們的麥種在農(nóng)婦的胝掌準時地亮了。你們的團欒月正從我的臍蒂升起”。我喜歡“農(nóng)婦的胝掌”這個意象。 師:想問一下,“胝掌”的“胝”當什么講? 生:我知道有個成語叫“胼手胝足”,“胝”應(yīng)該是繭子,“農(nóng)婦的胝掌”應(yīng)該是“長滿老繭的農(nóng)婦的雙手”,這個意象寫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勤勞質(zhì)樸,生機和希望。而“團欒月正從我的臍蒂升起”是神來之筆。 生:我喜歡這個詩節(jié): 我是父親。 我愛聽兀鷹長唳。他有少年的聲帶。他的月光有少女的媚眼。他的翼輪雙展之舞可讓我血流沸騰。我稱譽在我隘口的深雪潛伏達旦的那個獵人。也同等地欣賞那頭三條腿的母狼。她在長夏的每一次黃昏都要從我的陰影跛向天邊的彤云。也永遠懷念你們——消逝的黃河象。 聽——的是兀鷹長唳,稱譽的是獵人,欣賞的是母狼,懷念的是黃河象。 意象之間大開大合,充滿無窮的魅力,有聲音形象,有視覺形象,有深沉的情感,極具爆發(fā)力。 用長句,細膩的修飾語非常有表現(xiàn)力。 兀鷹“有著少年的聲帶,少女的媚眼”,兀鷹之舞足以令人“血流沸騰”。 獵人,在隘口,在深雪中潛伏達旦,寫盡了堅忍。母狼是三條腿的。長夏、黃昏,陪伴的是天邊的彤云,還有比這更值得敬畏的生命嗎?生命的尊嚴就這樣淋漓盡致的得以表現(xiàn)。 這一切的一切就是那黃河象。 師:談得非常漂亮,哪位同學再讀一下這個詩節(jié)。 (學生閱讀) 師:繼續(xù)鑒賞。 生:這首詩用擬人和夸張的手法書寫了黃河河床的驕傲。節(jié)奏感強,跳脫充滿無盡活力。 “ 我是雄性美”“刺膚文身”“體魄之多毛”“博愛的情懷”,是峰巒,是斷層,是地峽,是颶風,一身織錦,一身珠寶,一身黃金…… 色彩斑斕,意象密集,充滿了青春的驕傲,并具有人格美。 師:昌耀的這首《河床》豐富、磅礴、大氣,底蘊十足。想起余光中的一句詩:“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黃河的肺活量能歌唱?!?/span> 有人說“昌耀,就是當今中國的行吟在青海高原上的屈原!”大家讀了《河床》,對這句話有什么理解? 生:有一種深沉的愛,對國家、對民族的愛。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 生:詩人昌耀像屈原一樣一詠三嘆我們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生:這首詩有激情,排山倒海的激情令我們熱血沸騰,像屈原一樣富有浪漫主義的情懷。 師:屈原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對那一片山河歲月充滿了痛苦執(zhí)著而又甜蜜的愛。屈原創(chuàng)作的楚辭體風雅浪漫,“香草美人”式的象征手法,密集的意象,一詠三嘆的手法,使得詩歌富于內(nèi)在的沖蕩力。同學們理解得不錯,下面,請同學們?nèi)芜x一個詩節(jié)背誦一下。 老師檢查背誦情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