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門診經(jīng)常碰到家長對維生素D一知半解,有的從全球海淘來各種維生素D補充;有的聽別人說不需要,補多了也不好;有的說你看那誰誰誰,沒補維生素D不是長得也挺好的嗎;還有的對補充維生素D沒有概念,醫(yī)生提醒了就補幾天,吃一段就忘了。那么,維生素D到底需不需要補充,補充多少合適呢?今天就跟各位家長一起討論一下:
維生素D屬于脂溶性維生素。主要為維生素D3(膽骨化醇)和維生素D2(麥角骨化醇)。 眾所周知,維生素D可以調(diào)節(jié)骨代謝,促進鈣吸收,預防嬰幼兒佝僂病。隨著研究的深入,發(fā)現(xiàn)維生素D除促進骨健康作用外,還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綜合征、惡性腫瘤、抑郁癥等慢性疾病相關。
維生素D以海產(chǎn)品及動物肝臟含量最為豐富,如鱈魚、比目魚及劍魚,還有禽畜肝臟、蛋類和奶類等。但是,一般情況下,單靠從食物中獲得的維生素D是遠遠不夠的。 好在人體及大多數(shù)高級動物有特殊功能,我們的表皮和真皮內(nèi)含有的7-脫氫膽固醇,經(jīng)紫外線照射可以轉(zhuǎn)變成維生素D。而且這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 但在--目前難得見到太陽的高樓聳立的北方秋冬季節(jié)的城市中,足量的陽光照射談何容易啊。況且夏天的光照也不見得夠啊。 PS:目前不建議6個月以下嬰兒在陽光下直曬(易增加患皮膚癌幾率);兒童、青少年參加戶外活動時也應注意防曬。 所以--適量補充維生素D是十分必要的!
中華醫(yī)學會在2008年及2010年均頒布了維生素D補充建議: 孕母:需進食富含鈣磷食物,妊娠后期在秋冬季者,建議補充維生素D 400-1000IU/d。 嬰幼兒:生后2周補充維生素D 400IU/d至2歲;若每日配方奶500ml以上,可補充維生素D 200U/d;納奶充足再加上夏季戶外活動1-2h/d,則可不補充維生素D。 早產(chǎn)、低體重、雙胎等嬰幼兒:建議生后補充維生素D 800-1000IU/d,3個月后改為400IU/d。 其他:腹瀉病、肝膽疾病、慢性腎臟病,以及口服利福平、異煙肼(抗結(jié)核藥)、抗癲癇藥物者,也會有維生素D缺乏,需適當補充。
目前血清25(OH)D濃度是監(jiān)測血維生素D水平的金標準。 目前認定,我國兒童適宜的血清25(OH)D水平為>50nmol/L。37.5-50nmol/L為維生素D不足;≦37.5nmol/L為維生素D缺乏。 另外:食欲不佳、偏食、挑食、反復呼吸道感染、肥胖、慢性疾病、生長發(fā)育期的兒童,血25(OH)D濃度偏低,與多數(shù)兒童維生素D水平調(diào)查文獻結(jié)果相符,應該跟目前空氣污染、戶外活動少、過分衣著、高樓遮擋、疾病影響等多種因素相關。所以,除了必須補充的高危人群外,其他兒童不妨先查一下血25(OH)D濃度,再由專業(yè)醫(yī)師指導補充維生素D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