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由來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相信大家對這句話在熟悉不過了,這句話翻譯出來就是:每個人掃自己門前的雪,不要管別人家房上的霜雪。比喻不要多管閑事。實際上就是自私自利的表現(xiàn),可是這句話分析起來就有些問題了,我們說,下雪之后,人們出行是很不方便的,勤快一點的人家,就會把自家門前的雪掃一掃,這樣出門也比較方便,這是很自然的事。再勤快一點的,掃完自家的又掃一掃附近路上的雪,這也是經(jīng)常有的事情,我們過去還經(jīng)常動員學校工廠等到馬路上掃雪呢。好像瓦房上的霜,沒有人掃過,我也沒有看到有人去掃,更不要說別人家房上的霜了。因為在寒冷的冬天,房上有霜是司空見慣的。在我們老家,那里的房子都是起脊的瓦房,一到下雪的時候,房上就會積一層厚厚的雪,只要晴天雪水就會流了下來,夜里還會接出一個根根的冰錐,這也是很平常的,不足為奇。但是我卻看到過掃草房上積雪的,我小時候家里住的就是茅草房,那個時候的房子大多數(shù)是用土和麥花秸稈和起來攪拌好摸上去的,可能是怕雪化了把房頂弄濕,才蹬著梯子用掃把把房上的積雪掃下來。因此,“莫管他人瓦上霜”覺得有些不妥,自己家的瓦房上的雪還不掃呢,何況別人家的房上的呢?那么“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句話是怎么來的呢,據(jù)說還有一個傳說呢! 從前,在一個小鎮(zhèn)上,有兩家商鋪,一家是布店,另外一家對門是賣煙的店鋪。兩家鋪子的關系非常好,店鋪里的伙計你來我往都很熟悉。有一天,夜里下了很大的一場雪。清早,布店的活計很勤快的打開了門,拿起了掃把就清掃起自己店鋪門前的雪,他掃著掃著,抬起頭來,忽然看見煙鋪門前的幌子上掛著一個竹筐,框里放著什么東西,小伙計很好奇,于是便走過去看看,竹筐里竟然放著一個血淋淋的人頭,嚇得他趕緊轉身回到了鋪子里。過了一會兒,煙鋪的門也開了,掌柜的發(fā)現(xiàn)了人頭,立即向衙門報了案。地方官聞訊迅速來到了現(xiàn)場勘察,按照雪地上的腳印找到了布店的伙計身上,不容分說的將小伙計帶到了衙門,小伙計有冤難訴,有口難辯,還遭到了嚴刑拷打,最后沒有辦法,屈打成招,收入大牢,等候處斬。 過了一些日子,衙門的差官逮住了一個地痞流氓,他招認說他曾經(jīng)將一顆人頭裝進竹筐拴在煙鋪的幌子上。原來是,煙鋪的掌柜的得罪了這個地痞,他想要報復,故意栽贓陷害,找他的麻煩。這樣兇手被抓住了,煙鋪的冤案真相大白,布店的伙計才得以無罪釋放。 經(jīng)過這件事以后,布店的掌柜的告訴小伙計說:“記住,從今往后,個人自掃門前雪,別管他人晃上筐!”從此,布店的伙計和煙鋪的伙計來往的就越來越少了。這個故事就這樣流傳下來,時間長了,人們就把“晃上筐”就給傳成了“瓦上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