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山是五岳之首。
泰山經典登山之路,是從紅門到玉皇頂,也是古代皇帝登山的線路。
登過很多的山,個人感覺泰山這條經典的登山線路風景很是一般。山不是最高,也不是最美,當然也不險峻。但泰山的經典,是名氣,是名人,是歷史,是文化,其集中反映的就是沿路山壁上的歷代書法石刻。僅數量而言,泰山也絕對夠格中國名山石刻題名首位之稱呼。

雪中泰山十八盤。

登天的路。

回頭俯視。
**********
在登泰山的路上,風景拍得不多,但是對周圍石刻基本都一一記錄了下來。
*********

馬路當中的岱宗坊。登山入口就快到了。看下時間,是上午九點。

孔子登臨處。孔子也曾在此留下足跡。

登高一定是從低處開始(出自《中庸》)。

“人間靈應無雙境,天下巍巖第一山”
。如果泰山是“天”,那登山的階梯肯定就是“天階”了。

民國的題字。

登高正式開始了。

明代石刻。

清光緒石刻?!岸刺旄5亍?,道教的說法,意思是神道居住之地。

實在不知道什么字。查了才知道是“膚寸生云”,說泰山能興云致雨,神乎其神了。光緒石刻。

“蟲二”?速查,才知道是“風月”二字的字芯。“風月無邊”。

路邊的小攤。

石敢當。泰山石敢當,是一種辟邪物。

路邊買這些的商攤很多。

萬古凌霄。比喻升入天界。

到斗母宮,是10點多。

天然池。

青翠的山色是沒有盡頭的。

由人間逐步步入仙境了。

經石峪。

柏洞。不是真的有個洞,而是這里古柏最為集中,我們在樹下穿過,猶如穿過柏樹隧道的“山洞”。

11點半,壺天閣到了。

前面要轉彎了。

清咸豐兩江總督何桂清(1847年游泰山)。

氣象萬千(民國21年)。

既雨晴亦佳。應該是杜甫《喜晴》中詩句。是啊,泰山不管是晴天還是下雨,景色都是很美。

雪后的泰山,天空暗沉沉的。

海鹽人清宣統(tǒng)題。描述了大雨即將來臨前情景。當然有人也解讀為先聲威,后官運亨通。魏體。

形容得很直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