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不易流行,是日本俳圣松尾芭蕉在《奧州小道》的旅途中萌發(fā)而生的創(chuàng)作理論。 “不易”,不改變,是無論世間變化都堅持不變的真理;“流行”指的是跟隨當(dāng)下的狀況與感受,連續(xù)不斷變化的東西?!安灰住迸c“流行”看似相對,卻并不矛盾,殊途同歸。這句話也成為影響日本很多人的一種哲學(xué)與美學(xué)理念。 而朋友的純中文解讀則更有鼓勵人的力量:始終堅持,終會流行。 “著人生無常的觀念,在偏僻之地旅行,若死于路上,也是天明?!痹娙擞谌松吹牧b旅中感受到的孤寂,最終釀成了寂雅的詩句,輕點心湖一瀾。 閑寂古池旁,青蛙跳進(jìn)水中央,撲通! 陋室無長物,小蚊款嘉賓 多靜寂,蟬聲滲人巖石里 芒鞋斗笠,春夏秋冬又一年 你為我焚火煮水,我為你團(tuán)雪作球 旅夜飽睡,于黑暗中動身向海邊而行。 黃昏寒雨中,上野路上,虛子行匆匆。 樹下肉絲、菜湯上, 飄落櫻花瓣。 梅林深處何人宅,半星燈火漏幽微。 茅舍買水/偃鼠喉潤冰苦水。 (譯者注:買水,指深川雖近隅田川,但缺飲用水,必須買用水船運來的水。偃鼠見《莊子.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卑沤兑再仁笞杂?,這表示寡欲清貧的生活。) 乘此掃除日, 木工修理自家棚。
開爐時,瓦匠漸老鬢霜白。
旅中正臥病, 夢繞荒野行。 (譯者注:芭蕉五十一歲,死于旅途中的大阪,臨終前,還“切望于風(fēng)雅”,留下這最后的名句)
另附很喜歡的小林一茶的俳句 繼子呵,乘涼時候的執(zhí)事是敲稻草。 (注:一茶八歲時有了繼母,他這樣記述為人繼子的生活:“春天去后,幫助耕作,晝間終日摘菜清掃或牽馬,夜間也借了窗下的月光,編草鞋與馬的足套……”)
輕輕飄飄大雪飛,一定甜如棉花糖。
雁別叫了,從今天起,我也是漂泊者啊!
清風(fēng)加朗月,五文錢。
回家去吧,江戶乘涼也難.
故鄉(xiāng)啊,觸著碰著,都是帶刺的花。
佛陀將白天的蚊蟲,藏在背后。
一寸寸,小蝸牛,爬向富士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