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不少人認為,骨關節(jié)炎是骨頭關節(jié)用太多了導致的,因此要盡量少活動,有些人甚至都不敢走路。 這種認識是不對的。 事實上,只有骨關節(jié)炎急性期、關節(jié)腫脹的患者需要限制活動,大部分骨關節(jié)炎患者進行適當運動不僅能增加肌肉力量,還能防止肌肉萎縮、延緩關節(jié)退變的進展。 一、多做有益關節(jié)的運動。 日?;顒硬荒苋〈P節(jié)活動范圍鍛煉,盡量在各個方向上活動關節(jié),并且要努力使關節(jié)盡量撐開到最大極限(以不導致關節(jié)明顯疼痛為準)。 當然,如果有關節(jié)疼痛、腫脹,要在疼痛能夠忍受的范圍內輕柔運動。 強壯有力的肌肉可保持關節(jié)穩(wěn)固,使活動變得更舒適。 耐力鍛煉不僅有益關節(jié),更重要的是有益心肺,并能改善精神狀態(tài)。 在各種耐力鍛煉項目中,走路、水中運動和騎自行車是最常用的。 二、避開損傷關節(jié)的運動。 這會對膝蓋前方的髕骨產生很大的壓力,特別是下山或下樓梯的壓力又比向上爬的壓力高2-3倍。   有的患者想通過練蹲起鍛煉肌力和關節(jié)活動度,其實這種方式與爬山、爬樓類似,也會對膝蓋,特別是髕骨不利,會加速髕骨軟骨的磨損和損傷。   拎或背重物,會加重關節(jié)的負荷。 專家推薦:適宜關節(jié)炎患者的兩種鍛煉方法  主要是鍛煉大腿前部肌肉(股四頭?。┑姆椒ā?/span> 具體做法: 勾腳尖; 蹬腳后跟,盡量將膝關節(jié)繃直; 抬起下肢(不需要抬太高,臥位時腳后跟距離床面約10~20厘米即可,坐位時大腿稍離開座椅即可); 堅持5~10秒鐘后放松。 一組5~20個,每天視情況完成5~10組,可坐位或臥位進行。 第一步:熱身,甩開胳膊慢速走3-5分鐘。 第二步:拉伸運動(3-5分鐘)。 做四肢和脊柱的拉伸有助于防止疼痛、肌肉拉傷和其他損傷,特別是長時間走路時。 切記左半身和右半身都要做拉伸運動。保持拉伸的姿勢20-30秒鐘。 第三步:步速逐漸加速(5-30分鐘或更長)。 適度收緊腹部肌肉,保持背部的良好支撐。 這屬于有氧運動部分,應逐漸加速,直到達到中等步速,并確保心率在中等強度水平。 一個簡單方法可以測試你的步速是否適中:在快步走時,依然能夠跟旁邊的人順暢地交談;如果說話時喘得厲害,說明你走得太快了。 第四步:降低速度(3-5分鐘)。 在走路的結尾,逐漸降低速度,直到心率回歸到正常水平。 逐漸降低速度,會讓你的身體慢慢恢復,立即停止容易出現(xiàn)頭痛、頭暈等不適。 第五步:拉伸運動(3-5分鐘)。 這是最容易被忽視的環(huán)節(jié)。 運動后的拉伸有助于增加關節(jié)的柔韌性,保持活動度。 拉伸時千萬不要屏住呼吸,一定要均勻呼吸。 運動中如果有以下癥狀,如抽筋、面色蒼白、大量出汗等,應立即降低運動強度;如果出現(xiàn)嚴重的疼痛、胸痛、胸悶、惡心、呼吸困難、眩暈、頭痛等應立即停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