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十大面條是在13年由中國商務(wù)部、中國飯店協(xié)會等舉辦的中國飯店文化節(jié)暨首屆中國面條文化節(jié)上評出的,參與評選的中國企業(yè)不下3000家,參選的面條不下500種。 下面,香哈帶大家一起看看中國十大面條的做法與功效,也來數(shù)一數(shù),你吃過多少了呢? 武漢熱干面 熱干面的面條纖細根根有筋力,色澤黃而油潤,滋味鮮美。拌以香油、芝麻醬、富清鮮辣味粉、五香醬菜等配料,色香味俱全。武漢熱干面可謂享譽全國,乃至享譽世界。 營養(yǎng)功效: 富含碳水化合物;儲存和提供熱能;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調(diào)節(jié)脂肪代謝;提供膳食纖維;節(jié)約蛋白質(zhì);解毒;增強腸道功能。 做法 材料: 熱干面、蔥、辣椒油、芝麻醬、老抽、食鹽、十三香 步驟: 1.準備好所需食材;芝麻醬盛在容器內(nèi),鍋里水開后,下入熱干面,煮至無硬芯;用涼開水攪拌成稀糊糊狀。 2.煮好的熱干面盛在盤子內(nèi);加入老抽;加入芝麻醬;加入食鹽。 3.加入十三香;加入香油;撒上蔥花,加入自制辣椒油拌勻即可。 北京炸醬面 一道傳統(tǒng)的漢族面食。流行于京津冀等地,由菜碼、炸醬拌面條而成。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然后做炸醬,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黃豆制作的黃醬或甜面醬炸炒,即成炸醬。面條煮熟后,撈出,燒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面。也有面條撈出后用涼水浸洗再加炸醬、菜碼的,稱 “過水面”。 營養(yǎng)功效: 增強抵抗力;降糖降脂;明目;利膈寬腸;清熱利濕;養(yǎng)氣補血;預(yù)防高血壓;美容護發(fā)促進骨骼發(fā)育。 做法 材料: 面條、五花肉、胡蘿卜、黃豆芽、黃瓜、蒜、甜面醬、大蔥、黃姜、白砂糖、水 步驟: 1.五花肉切丁,黃瓜和蘿卜切絲。 2.炒鍋放適量油,肥肉先入鍋,煸出油后入精肉。待鍋內(nèi)飄香后入少量生抽,料酒。盛肉丁出鍋。 3.用煸肉的油炸醬。先用大火把醬燒至咕嘟咕嘟,然后用小火慢慢咕嘟咕嘟著。 4.炸個十分鐘左右,再倒入煸炒過的肉丁,翻炒幾次,快出鍋時撒入蔥花。 5.然后就是煮面了。 6.然后把菜碼在沸水里過一下,脫生即可。 山西刀削面 山西面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有據(jù)可考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刀削面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nèi)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歡迎。 營養(yǎng)功效: 刀削面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碳水化合物,此外它里面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常見的礦物質(zhì),比如鈣、鐵和磷以及鎂等等,它能夠起到養(yǎng)心益腎的作用。 做法 材料: 面粉500克、雞腿300克、雞架400克、西紅柿適量、食鹽適量、白胡椒適量、雞精適量 步驟: 1.雞架骨兩個洗凈備用,雞腿一只備用。 2.將步驟1中清洗干凈的雞架骨以及雞腿一起倒進鍋里,然后將適量的清水倒進去,進行煮制六十分鐘。 3.煮出濃濃的雞湯備用。 4.將雞腿撈出,拆成雞絲備用。 5.將材料中需要的西紅柿準備好,將荊芥也準備好,同時還要將腌蒜薹也準備好,然后放置待用。 6.面粉加食鹽,和成較硬的面團。 7.揉搓成長條,餳制2個小時以上。 8.準備削面工具。 9.將面團削成一根根面條,放置待用,在制作的時候,可以直接將它削到鍋里,不需要削好哦,那樣更加新鮮。 10.番茄切片,蒜薹切段備用。 11.將番茄放入炒鍋內(nèi),化成番茄汁,加入雞湯。 12.左手托面,右手拿刀,將面削入鍋中煮,加入食鹽、白胡椒粉調(diào)味。 13.面煮熟后,加入芝麻油和雞精,再放入荊芥即可關(guān)火,裝碗即可食用。 蘭州牛肉面 甘肅省蘭州地區(qū)的清真風(fēng)味小吃。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fēng)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卜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面條黃亮),贏得了國內(nèi)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 營養(yǎng)功效: 蘭州拉面有養(yǎng)心益腎、健脾厚腸的功效,蘭州拉面易于消化吸收,有改善貧血、增強免疫力、平衡營養(yǎng)吸收等功效。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 做法 材料: 標準粉250克、飲用水150克、酵母(干)2克、肥瘦牛肉100克、香菜10克 步驟: 1. 將面粉、水、堿面、鹽調(diào)制成水調(diào)面團,餳30分鐘左右備用。 2.將餳好的面團分別用兩只手抓住兩端,然后進行一系列的晃動動作,操作至其具有一定的延伸性時,放在撒有撲面的案板上進行下一步的操作。 3.將晃好的面團表面均勻地裹上一層撲面,用兩手分別抓住面團的兩端,然后均勻地向,兩邊抻拉,如此反復(fù)抻拉7~8扣左右即完成拉面操作。 4.將加工好的面條迅速放入沸水鍋中煮熟即可食用。(在煮制時,待面條浮上水面7~8秒左右時要用筷子撐散,以防面條互相粘連)。 四川擔擔面 用面粉搟制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廣為流傳,常作為筵席點心。 營養(yǎng)功效: 擔擔面面條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有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面條易于消化吸收,有改善貧血、增強免疫力、平衡營養(yǎng)吸收等功效。 做法 材料: 面條200克、豬肉餡400克、芽菜100克、大蔥末25克、姜末10克、蒜茸10克、辣椒面1.5克、芝麻醬10克、油菜心1棵、香菜少許、老抽、生抽、料酒、米醋、高湯、花椒面、豬油、香油。 步驟: 1.鍋熱后,倒入豬肉餡炒散待用。 2.用豬油將蔥、姜、蒜爆香,再放入辣椒面、芽菜、肉末煸炒,加料酒、老抽、生抽、米醋,點少許高湯,出鍋時放入芝麻醬、花椒面炒勻。 3.開水下鍋將面條煮熟,撈入碗中。油菜心焯熟待用。 4.往碗中面條里倒入適量高湯,加入炒好的醬料和焯熟的油菜心,撒上香菜即可。 河南燴面 燴面是以優(yōu)質(zhì)高筋面粉為原料,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一種類似寬面條的面食。湯好面筋,營養(yǎng)高。 做法 材料: 面粉、羊肉、姜、香菜、蔥花、豆腐皮、海帶絲、菠菜、鹽、味精、辣椒。 步驟: 1.和面,面稍微軟一點(面里要放鹽)。 2.每半個小時和一次,一共和個3、4次就行了。 3.醒面至少3個小時以上,不然面沒勁兒。 4.帶骨牛肉,或羊肉燉湯,湯里只放姜,連鹽都不要放。 5.肉燉差不多爛,以后將肉撈出。 6.將骨頭剔掉,肥肉剔掉繼續(xù)放回鍋里燉。 7.熗鍋。 8.準備香菜、蔥花、豆腐皮絲、海帶絲備用。 9.在開始做之前半個小時,將面全部寫成兩厘米寬的長條,兩面抹油,再醒半個小時。 10.將長條的面甩開,越拉越長,拉成細面條。 11.下鍋中煮熟,面塊熟時,將海帶、菠菜放入一起煮熟。 12.準備大碗,放入切好的肉、香菜、豆腐皮絲、蔥花、鹽、味精、辣椒。 13.將煮熟的面盛入,再澆上燉肉的湯即可。 杭州片兒川 浙江杭州地區(qū)一種著名的漢族傳統(tǒng)湯面,面的澆頭主要由雪菜,筍片,瘦肉絲組成,鮮美可口。特色在于雪菜和筍片的鮮美,讓食客吃后回味無窮。 做法 材料: 面條、豬里脊肉、雪菜、冬筍、淀粉、料酒、老抽、食鹽、花生油。 步驟: 1.新鮮潮面條在開水里煮至半熟,撈出用涼水沖降溫,放一邊待用。 2.豬里脊肉切成肉片,用少許生粉,料酒,少許老抽和一點點鹽腌制。 3.筍切片。 4.新鮮雪菜切碎。 5.起油鍋,將腌制好的肉片滑炒至變色,立即出鍋待用。 6.用鍋內(nèi)余油爆炒筍片。 7.翻炒兩分鐘左右,放雪菜一起翻炒勻。 8.加兩大碗水,煮開。 9.放入剛才焯好的面條,稍微煮一兩分鐘后,加肉片稍煮一會兒,出鍋。 昆山奧灶面 奧灶面深受顧客歡迎,首先在于湯面有特色。奧灶面最注重“五熱一體,小料沖湯”。所謂“五熱”是碗熱、湯熱、油熱、面熱、澆頭熱;“小料沖湯”指不用大鍋拼湯,而是根據(jù)來客現(xiàn)用現(xiàn)合,保持原汁原味。有紅湯爆魚面和白湯老鴨面兩種。 營養(yǎng)功效: 奧灶面中食材豐富,營養(yǎng)良多,青魚蛋白質(zhì)含量超過雞肉,而老鴨和蹄膀有助于滋陰。 做法 材料: 高筋面粉、雞蛋、雞精、味精、韭菜、醬油、豬蹄、豬皮、鴨頭、鴨脖、爆魚后的炸魚頭、炸魚尾、花椒、大料、桂皮、茴香籽、三奈、辣椒、鹽 步驟: 1.和面:25千克面粉、1千克雞蛋、20克堿、0.3升植物油、12升水。 2.壓制成龍須面,面粗0.3毫米。 3.制作吊湯,二選一。紅湯:所謂紅湯,就是老湯。首先出的湯是前一天加料后熬制一天的湯,顏色黑而且粘稠,出湯前撈出調(diào)料和肉,出湯三分之二,剩下的繼續(xù)加料和肉,第二天繼續(xù)出老湯,以此重復(fù)不止。這里的調(diào)料包括醬油、花椒、大料、桂皮、茴香籽、三奈、辣椒、鹽等,肉包括豬蹄、豬皮、鴨頭、鴨脖、爆魚后的炸魚頭、炸魚尾。白湯:用鹵鴨湯兌水后加入開水焯過的大骨、豬蹄、鴨頭、鴨脖等肉料,再加上適量的姜和蔥煮至。 4.將碗蒸十分鐘,消毒,保溫。 5.打碗,就是把碗碼放整齊,放入小料的過程。紅湯面放入雞精、味精、爆魚所用的油。白湯面小料是雞精、味精、蛋皮。 6.將碗倒入紅湯或白湯,湯里放入韭菜丁。 7.煮面,需大鍋大火,由于面細,下鍋后翻一個水花就熟了,撈出。 8.將吊好的湯澆到煮好的面上就行了。 鎮(zhèn)江鍋蓋面 湯清面軟,不粘不亂,青頭鮮嫩,經(jīng)濟實惠。鍋蓋面,用的面條是“跳面”。所謂“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員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顛跳,又似舞蹈,似雜技,反復(fù)擠壓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面條,這種面條有毛孔,鹵汁易入味,吃在嘴里耐嚼有勁,味道獨具。 做法 材料: 蝦、綿白糖、醬油、面條、熟豬油或芝麻油、味精、蒜泥、蒜花、小青菜、川穹、青椒、豆芽、香干。 步驟: 1.將鍋放在中火上,加入清水250克,蝦籽下鍋煮沸,3分鐘后,放入綿白糖,溶解完后倒入醬油,燒沸離火,用小火慢燉1個小時,冷卻后裝入容器待用,注意不要滴入生水(自來水等等)。 2.鍋內(nèi)放進清水燒沸,按個人需要數(shù)量放入面條(但每鍋最多不超過15碗,每碗生面條重約130克),蓋上小鍋蓋。將空碗放在鍋臺上,逐碗倒入醬油25克,熟豬油或芝麻油10克,加上適量青頭和味精0.5克。面鍋滾沸后,加適量清水,使面條熟透,大沸時揭去蓋,清除浮沫,將面條逐份撈入碗內(nèi),澆入適量面湯即成。 3.青頭制法:青頭是用各種蔬菜制成的面鹵,分為生、熟兩種。生的有蒜泥、蒜花、漂兒菜(春季腌制的青菜);熟的有小青菜、川芎、青椒,豆芽,香干將這些蔬菜擇洗后,用沸水焯熟,切成絲或段即成。 吉林延吉冷面 蕎麥面上蓋著牛肉、蘋果、泡菜,上桌前從大桶中舀一勺冰涼酸甜的湯料,滿滿的一碗涼爽。這是延吉冷面留給很多人的印象,而似乎也只有這樣做出的冷面才是最正宗。冷面講究的是湯清——牛肉湯定是要將浮油撇清的;涼爽——無論是湯還是面,都要冰涼后食用。 做法 材料: 蕎面約四成許、淀粉約六成許,牛肉、時令蔬菜、蘋果、蔥、胡蘿卜等各適量。辣椒面、香油、芝麻、蒜泥、精鹽、味精、食堿、醋、醬油等各適量。 步驟: 1.將牛肉切大塊浸涼水洗凈,放進涼水鍋里以旺火煮開后,撇去表面飄浮血沫,然后放入醬油及精鹽,此時可改微火燉之。 2.另將蔥、胡羅卜裝一特制小布袋里放入鍋中,待牛肉完全燉熟時,撈出放置案板上,等其晾涼時切成小薄片。 3.將牛肉湯稍過濾后放入容器內(nèi)待用。 4.將蕎面、淀粉按一定比例混倒在和面盆里,以開水燙成稍硬的面,加適量堿后,揉和好,迭成圓條,放入特制的擠筒內(nèi),快速壓制成面條后隨即入開水鍋里煮。面條熟后再放入涼水中過涼,也有以電風(fēng)扇將面條吹 涼的,妥后裝碗上桌。 5.面條上放辣白菜等時令蔬菜及四、五片熟牛肉,澆上蒜辣醬(以蒜泥、干辣椒面、水攪成糊狀的醬),然后再放上水果片、雞蛋絲,最后澆上牛肉湯,撒上熟芝麻、淋上香油即成。 這么多款美味的面條,你更鐘愛那一款呢? 大家都吃過嗎?沒吃過快動手做起來吧!大家也不要質(zhì)疑臊子面、重慶小面等耳熟能詳?shù)拿鏃l為啥沒入圍啦,有好吃的開心的吃才是最重要的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