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遇到一些適宜服用中藥的年輕患者告知沒有煎過中藥,對熬制中藥比較陌生,實際上有些吃過中藥的患者也并非盡善掌握。為了發(fā)揮中醫(yī)藥優(yōu)勢,為了方便這類患者早日康復,特此中藥煎煮服法問題作一介紹,供參考。
中醫(yī)“人病同治”,不僅治病更能調(diào)節(jié)體質(zhì)增進免疫,已越來越為患者接受。但是,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其實并不懂得如何煎煮中藥,千萬不要小看熬制中藥之法噢,熬制得法,不僅能煎煮充分使藥發(fā)揮最大效能,還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為此,想依靠中藥治病和調(diào)理者不妨一看。
1. 一般煎藥方法: 器具選擇、加水量、煎煮時間:一般可選用砂鍋、砂罐、白色搪瓷器皿,忌鐵器具,煎前浸泡15-20分鐘左右,加水量淹沒飲片約2厘米左右為宜,大火燒開,小火保持微沸狀態(tài),煎煮約30左右,每次取湯藥1小碗(小孩酌減,可小量多次服用),日服2-3次。 2. 特殊藥物的煎煮方法 ü 需要先煎的藥物: (1)需要先行煎煮才能將有效成分煎出的藥物,如龍骨、牡蠣、靈磁石、石膏、代赭石、紫石英等,另一類就是動物板殼類藥物,如鱉甲、龜板等,一般要在煎藥前先將這些藥物先加適量水,煎煮30-40分鐘后,再放入其它藥物同煎30分鐘,才能保證有效成分充分煎出; (2)特殊藥物的煎煮法:如制附片:①40-60克,需先煎60分鐘。②70-90克,需先煎90分鐘③90-120克,需先煎120分鐘。目的一是去除毒性,二是能盡可能多的將有效成分煎出,以提高療效。 ü 需要后下的藥物: 有些藥物氣味芳香,易于揮發(fā)失效,不宜久煎,需要后下短時間煎煮,如薄荷、砂仁、肉桂、沉香、大黃等。具體加入時間是:待所有藥煎煮將成時放入,煎煮約10-15分鐘左右即可取藥汁服用。 3. 服用方法: (1) 一般藥物,在飯后40分鐘左右服用; (2) 滋補藥物和健運脾胃藥物,空腹服用吸收好。 4. 忌口事宜: 服藥期間,最好忌食生冷、辛辣、油膩、煎炸、腥膻食物,如魚、蝦、蟹、火鍋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不宜同時吃用蘿卜、濃茶等,忌煙酒。 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等還應注意即食過敏發(fā)物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