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8月14日 16:28:58    紅酒世界網(wǎng) 摘要: 伴隨著起泡酒的不斷發(fā)展,新的類型不斷涌現(xiàn),讓我們看一下現(xiàn)今全球葡萄酒市場廣泛存在的十一大類型。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parkling wines, new styles continuously emerge.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eleven most common styles of sparkling wines.  起泡酒最早出現(xiàn)在法國香檳區(qū),進而推廣到全球。香檳區(qū)釀酒歷史非常悠久,就在2015年7月份,香檳區(qū)的山坡葡萄園、酒莊和酒窖正式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這既是香檳人不懈努力的成果,也是對香檳區(qū)古老文化的肯定。這里小編想說一下中國有世界文化遺產48處,法國41處,并同時感嘆一下祖國的偉大和香檳的偉大,同時向香檳區(qū)表示深深敬意。 
 葡萄酒歷史縱橫古今8,000年,那起泡酒的歷史呢? 香檳區(qū)一開始并不釀造起泡酒,因為起泡酒的歷史不過幾百年。香檳區(qū)一開始使用黑皮諾來釀造一種桃紅葡萄酒,也不斷嘗試釀造紅葡萄酒,在17世紀后期香檳區(qū)的葡萄酒出后到英國倫敦。在運輸?shù)倪^程中人們慢慢發(fā)現(xiàn),在春天氣溫回暖以后,瓶中殘留糖份會導致瓶中二次發(fā)酵(雖然當時不了解原理),不斷有氣泡涌出,這也直接導致了部分葡萄酒的損壞。然而這并不影響這種起泡風格的葡萄酒風行倫敦,很快發(fā)展到德國、荷蘭、瑞士、丹麥、瑞典,一直向東走向俄羅斯,之后風行全球。 無年份香檳顧名思義,就是說這款酒并沒有標注年份,但這里的無年份并不等同于一般無年份的葡萄酒。無年份香檳往往是各大香檳生產商的支柱產品,是最能表現(xiàn)廠商(Champagne House)水平的產品,每年各大生產商80%-90%的產品均為無年份香檳。無年份香檳的調配中必須使用15%以上當年所產葡萄酒作為基酒(調配香檳所使用的發(fā)酵過后的葡萄汁被稱為基酒),而其他部分所占比例可由廠家自行選擇,而這正是無年份香檳的可貴之處。每個香檳酒廠都有自己的風格,而無年份香檳正是這種風格的完美體現(xiàn)。 
 無年份香檳中的佼佼者,被譽為香檳界的奢侈品的庫克香檳(Krug),每年使用多個老年分基酒混釀,使用的最老年份基酒通常要經過6-7年珍藏,而一個香檳廠商的儲存量是十分驚人的。 
 香檳地區(qū)規(guī)定,年份香檳所使用葡萄汁必須100%來自該年份,而歐盟其他地區(qū)只要求85%。通常情況下,每家香檳廠只能將最多80%當年收獲的葡萄用以年份香檳的生產。傳統(tǒng)上,只有最優(yōu)秀的年份才能生產年份香檳,但現(xiàn)在只有一些最優(yōu)秀的生產商在遵從傳統(tǒng)。 
 頂級特釀的發(fā)明源自于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二世(Tsar Alexander Ⅱ)的御用酒商路易王妃(Louis Roederer),為了滿足沙皇對高品質香檳的需要,而第一次官方發(fā)售并正式定名是1936年酩悅香檳(Moet chandon)發(fā)售的1921年唐培里儂香檳(Don Perignon)。隨后頂級特釀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在其他廠牌香檳,可以用于年份香檳,也可以用于非年份香檳。 
 白中白簡單來說就是使用“白色”葡萄品種釀造的“白色”葡萄酒。白中白也不一定局限于起泡酒,也不局限于固定白葡萄品種,可以是單一白色葡萄品種,也可以是幾種白葡萄品種混釀。白中白香檳通常具有清瘦的口感,輕酒體,整體顯得非常優(yōu)雅,擁有非常強得到陳年潛力。白中白在亞洲乃至全球都受到廣泛追捧。 
 一種使用“黑色”葡萄釀造的“白色”葡萄酒,同樣這一名詞也不局限于起泡酒。在新世界尤其是在美國加州,黑中白定義的不一定是擁有金黃色澤的“白”起泡酒,而通常呈現(xiàn)的顏色為金色帶有紅色邊緣,有時候甚至是桃紅色。但在香檳產區(qū)則一定是呈金黃色澤的“白”起泡酒。黑中白因為缺少霞多麗(Chardonnay)的支撐,陳年能力往往稍弱于白中白,但黑中白特有的成熟蘋果、香料以及陳年后帶來的灌木叢氣息卻是白中白不能給于的。 
 桃紅香檳現(xiàn)在在香檳界可謂如日中天,有人說是它的顏色剛好契合香檳市場,這成就了它的地位。但桃紅香檳卻有它獨到的地方,因為紅葡萄汁水的存在,桃紅香檳帶有更多紅葡萄酒中特有的紅色水果和清新的花香,氣泡細膩、優(yōu)雅,回味悠長。由于它酸度比普通香檳來的低些,使得它得到亞洲市場的廣泛認可。 7. 克蕾芒(Cremant) 
 雖然克蕾芒在香檳區(qū)是一種非常傳統(tǒng)的起泡酒,但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Cremant字樣已經淡出香檳酒標。克蕾芒的原意可以理解為“奶油狀的”,克蕾芒追求的是開瓶后細密、豐裕的氣泡,而不要求像香檳一樣擁有巨大的瓶壓。原來做克蕾芒的酒廠很多已經轉做香檳,僅剩的一些大多也改了名字,比如,瑪姆香檳生產的瑪姆克蕾芒卡芒起泡酒(Mumm’s Cremant de Cramant)已經命名為瑪姆卡芒香檳(Mamm de Cramant)。雖說克蕾芒在香檳區(qū)幾乎銷聲匿跡,但在法國其他產區(qū)仍然非常活躍。 
 這種風格的香檳在20世紀80年代盛極一時,沒有或幾乎微量的補液(補充糖分,一個香檳制作中的工藝過程),很多酒廠以0補液來展現(xiàn)自己葡萄酒的魅力,但缺少了補充糖份,起泡酒顯得更加清瘦、冷峻,有些人卻非常喜歡。 
 雖然紅色起泡酒在香檳區(qū)明令禁止,但關于桃紅香檳的顏色深度沒有嚴格定義,所以釀造一款顏色非常深的桃紅香檳,勉強也能算是紅起泡酒了吧。 
 這種芳香型起泡酒通常使用芳香型葡萄品種。德國的塞克特(Sket)以雷司令為主要釀造品種,另外還有頗受歡迎的阿斯蒂起泡酒(Asti)、莫斯卡托阿斯蒂(Moscato d’Asti),以實惠的價格,芳香的口感奪得了廣泛的市場。芳香型的意大利普羅塞克(Prosecco)雖然在銷售額上不及香檳,但在銷售數(shù)量上已將香檳甩在身后。(文/Yanki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