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微也足道】孔子并不贊同“言必信,行必果”嗎?

 超越夢想之上 2015-05-08

【微也足道】孔子并不贊同"言必信,行必果"嗎?

來源: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 發(fā)布時間:2015-05-07 09:12
分享

  《論語·子路》有這樣一段記載:“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xiāng)黨稱弟焉?!唬骸覇柶浯巍!唬骸员匦?,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大體意思是,子貢向孔子請教怎樣才能稱之為“士”,孔子先后列了三種,而“言必信,行必果”恰恰就是“抑亦可以為次矣”的第三等。

  一般情況下,人當然應該“言必信,行必果”,它作為一個概念,用來形容人講信用、有擔當,值得大力提倡。然而從文中看,孔子認為“言必信,行必果”這種境界并不很高,僅僅是“硁硁然小人”之屬。可見孔子并不提倡“必信”、“必果”的極端做法,他提倡的是“言而有信、行而有果”,如果說過的話符合仁義,不去做便違背道義,顯然要言出必行。但是,正如我們一旦說錯了話、做錯了事就要改正那樣,當“信”、“果”與“義”產生抵牾時,就要勇于改過,就可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這不僅不違背誠信原則,而恰恰是更高層次的誠實無欺,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也正因如此,孟子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笨鬃诱f:“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可見,孔子、孟子的思想可謂一脈相承,孔、孟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都把“義”放在很高的位置上,并不贊同簡單的“言必信,行必果”。

   

  【微也足道】誰最早說了提出了“浮云”一說?
  【微也足道】孔子的學問是從哪里來的?
  【微也足道】"半部《論語》治天下"是怎么來的?
  【微也足道】孔子說“逝者如斯夫”是面對哪條河?
  【微也足道】怎樣理解“述而不作”?
  【微也足道】孔子為什么叫孔夫子? 
  【微也足道】向孔子求學需要交學費嗎?
  【微也足道】孔子贊同“三思而后行”嗎?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