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古品第二十四 佛告族姓子。乃往過去久遠(yuǎn)世時。劫數(shù)無量不可計會。懸曠極遠(yuǎn)不可思議。爾時有佛。號離垢光如來至真等正覺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御天人師。號佛世尊。世界曰善離垢。劫名照明。其界清凈。地紺琉璃凈如明鏡。地平如掌。其界之土琉璃之土。生七寶樹。枝葉華實皆亦寶成。又自然生眾寶蓮華。大如車輪其色若干。見者心歡。其形微妙香潔甚美。寶為交露屋宅精舍。諸天人民被服飲食。猶如第六自在天上。人民鮮潔行步安詳。其淫怒癡尟而薄少。舉動言教。其佛世界無有日月。其佛離垢光明。身出大暉遍諸佛土。晨夜常明昧爽不別。蓮華合者則知為冥。蓮華開者則知為明。其離垢光如來至真。諸菩薩眾有八百億。出家菩薩居士菩薩。無能限量不可稱載。建立無上正真之道。其佛土地不聞異學(xué)無有異乘。唯修大乘。行悉淳淑立不退轉(zhuǎn)。世尊云何。為彼說法。唯演空慧空無相教。佛壽半劫。眾人居宅若干種寶。佛即行步皆隨時節(jié)。諸天亦然。其于地上立交露帳舍宅居中。名之為人。其處虛空而立屋宅柵閣。名之為天。起止飲食等無差別。又其佛界無復(fù)國君。唯離垢光世尊。則為無上大法之王。諸天人民無各各異。皆來事師無各異名。所作不別無有異念。唯奉如來諮受經(jīng)典。思惟其誼。彼無女人。無罪處名。無犯塵欲。其土眾生唯學(xué)三度。一曰禁戒。二曰守心。三曰學(xué)智。何謂為戒。習(xí)諸通慧心念不舍。棄捐諸行。何謂守心。住于定意逮得神通。何謂為智。住智度無極得分別辯。如是族姓子。有學(xué)如此。名曰學(xué)度。是諸菩薩不受禁戒。其土清凈巍巍如是。世尊說法嚴(yán)妙殊絕。卓然無喻。時彼佛土諸菩薩中。有一菩薩名曰光首。即從坐起。偏出右肩右膝著地。叉手白佛。唯然世尊。所言總持為何謂也。菩薩何住。諸佛所說皆能執(zhí)持。為眾生演令心歡悅。佛告光首。又族姓子。有總持名為寶曜菩薩住此。悉受諸佛之所講說。悅眾生心。光首又問。唯愿如來。宣寶曜總持。其中誼理我等聞之。奉之如教逮此總持。離垢光佛。尋為光首菩薩。嘆此頌曰: 欲逮得寶曜 永除諸塵穢 于垢而無垢 舍諸一切染 心常凈離著 是寶曜總持 逮得此持者 其明無不照 其身口清凈 光明性離垢 等意行慈心 是寶曜總持 已脫三十二 解諸一切想 則離眾悕望 是寶曜總持 所游入懷勇 大德如虛空 解明如虛靜 是寶曜總持 不斷乎三寶 絕三垢三世 窮盡眾苦源 是寶曜總持 害貪淫恚癡 除塵諸穢濁 寶樹受欲意 寶曜總持尊 諸所有音響 世間上中下 入于一切聲 寶曜持離垢 精勤深奧法 無數(shù)妙句誼 不著吾我人 總持離此二 逮得分別辯 堅住于四道 四禪震于梵 是寶曜總持 第一法藏義 啟受四等行 尊修五神通 寶曜總持尊 諦住四意止 常順?biāo)囊鈹?br> 奉于四神足 是寶曜總持 已受持五根 而立于五力 無能七覺意 是寶曜總持 奉于八由路 化寂然所觀 至于明解脫 是寶曜總持 游戲所住地 近順解脫道 斷除一切惱 是寶曜總持 照明一切世 寂光之道場 眼清凈廣照 是寶曜總持 天眼凈如此 智能眼曜冥 眼凈為法目 是佛眼清凈 是塵凈于魔 此五陰消害 亦凈于死魔 歸命力降魔 住于此總持 至億那術(shù)土 見垓數(shù)諸佛 得聞上經(jīng)典 以聽廣妙法 意力懷總持 分別其義趣 為天世人宣 心明發(fā)意知 解了所報應(yīng) 其法入于慧 住總持逮此 辯才無罣礙 三達(dá)三眼凈 逮得三脫諠 精進(jìn)逮總持 無數(shù)諸總持 無限說無量 逮此總持勝 便獲一切所 其禪及脫門 正受極三昧 神通自娛樂 當(dāng)入此總持 若海諸水王 萬川流河歸 是勝總持然 諸法門無量 入于無盡意 悉解無窮慧 其福無涯底 行總持逮此 色像眾相好 種姓慧清凈 珠寶離垢掌 逮總持如此 入乎深要藏 懷無從生忍 在不退轉(zhuǎn)地 說是總持者 無數(shù)諸菩薩 求于無上道 已逮此總持 成佛不為難 十方諸最勝 說法愍眾生 逮此總持者 辯才無斷絕 悅億垓眾生 知根意所信 口未有所說 逮此總持者 則轉(zhuǎn)于法輪 度百千眾生 立之于尊乘 勇住此總持 無數(shù)那術(shù)劫 嗟嘆其功勛 逮此總持者 不能盡究暢 如是族姓子。離垢光如來至真。說此總持竟。諸大眾中三萬二千菩薩逮此總持。光首菩薩亦復(fù)逮得此寶曜持。于族姓子所憶云何。爾時光首菩薩。豈異人乎。勿作斯觀。所以者何。則爾身是。以是之故??俒敖/力]王。于今堪任度諸穢惡。亦復(fù)于此諮問如來。章句通利。無猶豫心決其疑網(wǎng)。由是之故。今世勇猛具啟前問。不難如來是決總持。宣照世間令意[一/旦]然。仁者修法目觀達(dá)故。會此復(fù)重獲此總持。意懷勇猛。心自頒宣。 |
|
|
來自: 勿染塵埃 > 《大哀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