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氏學說從哪冒出來的,它是土生土長的,不受任何人的影響,無師從關系,無門派幫系,拔地而起,如日中天,僅此而已。
馬氏學說是新形勢下的產(chǎn)物,是文化大革命后,一切歸于平靜,整整用了近四十年的思考,而后提出的一種新學說。
馬氏學說會告訴你一個與學術主流截然相反、大相徑庭的漢字起源,發(fā)展,演變的新觀點,新視角,新思維模式。
馬氏是誰?馬氏就是那個在網(wǎng)上大喊發(fā)現(xiàn)了夏朝文字的老馬識途,他真的能夠識途嗎?他和各位一樣,只不過老一點,要不怎么自稱老馬呢,他將他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于古文字的研究上了。老馬1963年畢業(yè)于一個師范學院中文系,為革命也為自己,拉了近50年的車了,50年,不停地跑,不停地思考,他得跑多少的路啊,說識途并不過分。年輕時,人稱小馬,在一所中學教語文,經(jīng)常給學生們講文字是勞動人民在勞動生活中,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圣人造字不可信。學生們深信不疑,我也對這一觀點從未動搖過,把它當成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說一句實在話,幸虧當時還有很高的政治覺悟,不然就不會有機會再談論這個問題了。那時如果敢懷疑這個政治口號,就會打成現(xiàn)行反革命的,豈不自找倒霉。今天談這個問題,由于政治壞境寬松多了,無政治風險,所以才提到日程上。這就是此一時彼一時也。我總想,古代勞動人民都是文盲,文盲能造字,豈不是奇談怪論。勞動人民的長項是制造石斧石刀石鐮,冶鑄青銅器,蓋房蓋城,放牧種地,勞動人民造字,誰給飯吃?就是這樣的奇談怪論,還被大學教授當成真理和真知灌輸給青年學生,他們灌輸?shù)牟皇侵R,而是教條,是盲目的崇拜。郭沫若先生是在1972年,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這一政治口號,這個口號顯然是配合四人幫的極左思潮提出的,有其鮮明的政治目的,是一個錯誤的口號,為什么得不到糾正和批判。因為古文字界很多專家和學者都同意這個觀點,在他們的著作里,白紙黑字,清清楚楚的寫著漢字是勞動人民集體創(chuàng)造的,倉頡造字,是神話傳說。如果有其人,也不過是一個整理文字的人而已。我作為一個后學,深知在學術界,一個觀點,即一個流行的被認為是真理的觀點,有人提出異議或質(zhì)疑,是一件讓人不屑一顧的事情,是讓人不高興的事情,仿佛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
為了弄清真相,我走上了漫漫的求索之路,結果我發(fā)現(xiàn),漢字不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而是倉頡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倉頡本鳥跡為字,倉頡造字不是神話傳說,圣人造字可信,至此真相大白。馬氏公開站出來,亮明自己的觀點,這才有了馬氏學說。
漢字起源馬氏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共有五點:
第一,馬氏否定了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字的觀點;否定了漢字發(fā)展到武丁時期才成熟才成系統(tǒng)的說法;否定了文字產(chǎn)生在夏末商初的被認為是主流的保守觀點;馬氏提出了漢字產(chǎn)生、成熟在黃帝時代,這有傳世的文字和出土的文字{都是成文歷史}證明。馬氏學說將漢字起源從目前的3200年的歷史,更正為5000年上下的歷史,這不是馬氏的功勞,這是歷史事實與歷史真相。
第二,馬氏否定了學界主流認為漢字是勞動人民在勞動生活中創(chuàng)造的觀點,指出這一觀點還是郭沫若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為配合四人幫的極左思潮,而提出的政治口號,這個口號是十分錯誤的。馬氏提出了漢字是黃帝時代的史官倉頡,奉帝命發(fā)明制造出來的。它是在國家產(chǎn)生,階級出現(xiàn),社會有了明確分工,城池,祭壇,青銅器都早已存世的情況下,水到渠成的結果。
第三,馬氏否定了漢字起源于新石器遺址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和所謂的圖畫文字,這些陶片片上的刻劃符號和所謂的圖畫文字都與漢字起源,沒有什么關系,文字起源于倉頡所造,倉頡因鳥跡啟發(fā),首先發(fā)明了象形文字,象形字都是名詞,無法記錄口語,他必須再用新的方法,去創(chuàng)造動詞,還有代詞,副詞,連詞,介詞,形容詞,語氣詞,數(shù)詞等等,他用獨體組合的方法,創(chuàng)造出了會意字,這樣文字就可以記錄口語了,也只是簡單地記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文字使用的范圍越來越廣,倉頡發(fā)現(xiàn)文字出現(xiàn)了不夠用的緊張情況。他必須突破眼前的瓶頸,發(fā)明創(chuàng)造更多的文字,為社會應用,以解決吃不飽的問題。最后,倉頡用形聲的造字方法,解決了老大難問題,再不夠用,干脆采用假借和轉注的手法,文字越造越多,文字本身還有孳乳功能,它自己還可以下小崽兒。這就是被后人所稱道的倉頡六書造字法{其中指事字也可歸在象形字一類}。
第四,馬氏否定了漢字是經(jīng)過了幾千年的漫長的醞釀產(chǎn)生過程,由眾人集體創(chuàng)造出來的理論。馬氏認為,歷史上的任何一項重大發(fā)明創(chuàng)造,都是由一個人或極少數(shù)人嘔心瀝血的結果,文字也一樣,是由倉頡一人或極少的幾個助手,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來的。馬氏作了一個認真的推測,當他發(fā)現(xiàn)鳥跡是一種集形、音、義于一體的特征時,這正是他苦苦要尋找的造字方法,鳥跡是通向文字的橋樑,鳥跡讓他茅塞頓開,文字的大門也隨之開啟,如果倉頡一天造兩個字,一年就是730個字,用五年就可造3650個字,足夠用了。所以說倉頡造字是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發(fā)明創(chuàng)造出來的,倉頡造字是可信的。
第五,馬氏學說是在文字起源的問題上,質(zhì)疑主流的學術觀點,否定主流的學術觀點中,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來的新學說,馬氏學說不是個人學說,它是集民間學者和體制內(nèi)的專家學者的客觀、公正的意見,觀點,理論之大成,希望得到各界人士的批評,指正和幫助。
最后漢字起源馬氏學說主張采用新的漢字起源、演變過程序列:
【一】 黃帝文字{包括傳世的【倉頡書】、曾力先生的三碑書及馬氏收藏的黃帝玉版文字,見下圖。}![[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image79.360doc.com/DownloadImg/2014/11/1815/47224331_2)
【倉頡書】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image79.360doc.com/DownloadImg/2014/11/1815/47224331_3)
【倉圣鳥跡書碑】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image79.360doc.com/DownloadImg/2014/11/1815/47224331_4)
曾力收藏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image79.360doc.com/DownloadImg/2014/11/1815/47224331_5)
黃帝玉版文字 {馬氏收藏}
【二】 唐虞文字{黃震先生收藏的黿背甲文,見下圖}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image79.360doc.com/DownloadImg/2014/11/1815/47224331_6)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image79.360doc.com/DownloadImg/2014/11/1815/47224331_7)
【三】 夏朝文字{見馬氏收藏的夏朝象牙文、夏朝甲骨文,謝東凌等收藏的夏朝玉版文,見下圖}![[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image79.360doc.com/DownloadImg/2014/11/1815/47224331_8)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image79.360doc.com/DownloadImg/2014/11/1815/47224331_9)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image79.360doc.com/DownloadImg/2014/11/1815/47224331_10)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四】 商朝文字{包括商朝甲骨文和金文,見下圖}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務光的倒薤篆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商金文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商甲骨文
【五】 周朝文字{包括金文,甲骨文,籀文}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毛公鼎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六】 秦小篆。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七】 隸書。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八】 楷書。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九】 行書。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十】 草書。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 [轉載]漢字起源有了新的學說——馬氏學說](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