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苗雨 那天打開微信,一篇文章令我讀著讀著眼角有些潮濕:文章大意是自己的孩子吃飯不小心打翻了碗,你會耐心走過去,哄著他不要哭,擦去孩子臉頰的淚水,再盛一碗飯端給他;如果,兩眼昏花的父母不慎將飯菜打翻,你還會這么耐心么?由此,我想到這樣一個問題,能不能將自己年老的父母當(dāng)孩子一樣對待? 每個人都是父母生養(yǎng),是父母一口飯一口菜將我們喂大,父母從沒有嫌棄自己的孩子如何笨拙,更沒有因為孩子將飯菜打翻而發(fā)脾氣;父母對我們?nèi)绱四托?,如此疼愛,即使自己的孩子受到一點委屈、一點磕碰都心疼萬分,可以說用“母子連心”、“父女連痛”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一則“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的故事流傳至今,它啟示我們每一個人“學(xué)會感恩”、“學(xué)會報答”。人這一輩子總會有自己不同的年齡段,從幼兒、少年、青年、中年以至老年,幼兒需要照顧,老年人同樣需要加倍呵護,關(guān)鍵是內(nèi)心深處有沒有感恩之心、報答之情?!陡窳滞挕纺就氲墓适拢粫r敲擊著每一個人的心靈:一個4歲的小孩,狠命揮動斧頭,說是制作一只木碗,父母不解其意。孩子說:奶奶把碗打翻在地,你們不是給她做個木碗么?我做只木碗,將來你們老了給你們使用。故事雖短,闡明的道理卻觸及心靈,這則打動人心的故事喚醒的是良知,警醒的是人性,呼喚的是真情。 據(jù)心理學(xué)家分析,老年人智力、手腳功能退化而變成“老小孩”,只存在于百分之十五的老人中間,關(guān)鍵是進行心理疏導(dǎo),讓他們樹立信心,經(jīng)常敦促他們用腦動手,鍛煉身體,延緩衰老。事實上,有很多老者人老心不老,他們與年輕人一起學(xué)習(xí)、鍛煉,有的還大器晚成,創(chuàng)造了物質(zhì)和精神成果。作為兒女,一定要善待、寬容、包容這些老人,如同父母照顧“小時侯的自己”一樣精心照顧他們,耐心呵護他們。切不可急躁,更不可對他們發(fā)脾氣。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感覺人間溫暖,才會感到心理年輕,他們才會感覺青春不老,進而讓生命之樹長盛不衰。 常言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們也許將自己的孩子視為“掌上明珠”;漸漸老去的父母,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又占多大比重?尊重父母,珍惜老人,關(guān)愛老人,是每個做兒女的“人之必需”;關(guān)心孩子,更要關(guān)愛父母。因為,父母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 |
|
|
來自: 海潮軒 > 《文明 做人 愛情 家庭 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