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頂五朵山道觀位于河南省南召縣四棵樹鄉(xiāng)西部伏牛山南麓,是道教南北東西結(jié)合中心,中原道教圣地,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真武大帝、又稱宣天上帝,俗稱“祖師爺”的道場。在道教的歷史發(fā)展以及推動各門派傳衍、推闡宗旨、護持派規(guī)過程中北頂五朵山道觀發(fā)揮著紐帶作用。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迅速發(fā)展和中華文明的振興,北頂五朵山道教的文化價值被重新認識,不但獲政府垂顧,予以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批準為合法的宗教活動場所,繼之南召縣政府禮聘著名道人、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國道教協(xié)會會長、中國道學院院長閔智亭為道觀名譽主持,而且得到各方善男信女的熱忱支持。法緣際合,農(nóng)歷二00四年三月三日(祖師爺圣誕)北頂五朵山道觀迎來了開觀一千多年來最為輝煌的歷史新時期。 五朵山據(jù)說這個名稱是由于美麗的神話傳說而遺留下的。遠古時陸地浮出水面,天下大旱,驚動玉帝,玉帝派五位仙女下凡,至中土伏牛山頭宿位比肩而立化作五座秀峰,鎮(zhèn)中土,主風雨,賜福蒼生,故名“五朵山”。黃帝時,五朵山蒼松翠柏一派生機靈光祥氣通天,恰遇真武帝師紫氣元君仙行上空甚為驚訝高興,曰“風水寶地也”;隨點化脫胎于凈樂國王善勝后太子宣武帝,傳授無極上道,又感豐乾大天帝賜“北方黑蛇裘角斷魔”寶劍(又名“宣武劍”)。告曰:“子可越海東游,入此山,擇八部陰陽無極太和臺居之修煉,后至武當升真,五百歲披發(fā)跣足,攝坎離之真精復位,上為三界輔臣,下作十方大圣,千歲歸根,五朵八部陰陽無極太和臺,方得顯名億劫,與天地日月并齊,是其果滿地?!闭嫖錇楸狈街瘢鶕?jù)陰陽學說,北方屬水,鎮(zhèn)北方,主風雨;以龜蛇合體主生殖繁衍;稱南斗,《星經(jīng)》曰:“南斗云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搜神記》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既而人們相信祭拜南斗就可以增福、增祿、增壽,心想事成,果也靈驗。或許,這個正因為看似神秘的觀念背后自有其道理,漢時五朵山始建廟宇,南陽成為漢文化中心,三國時出了諸葛亮與二十八宿,后張仲景,張衡。明代是真武大帝聲勢顯赫,民間信仰最為普遍的時期,朱元璋蒙大帝佑護取得帝位,朱元璋兒子燕三朱棣發(fā)動“靖難之變”與侄子朱允 炆爭奪皇位,奪取皇位過程中,傳說真武大帝一方面在武當山展旗峰下顯靈相助燕王,因此朱棣登基后即下詔特封真武為“北極鎮(zhèn)天真武玄天天帝?!辈⒋笠?guī)模地修建武當山。另一方面點化文氣十足下野的明朝第二代皇帝朱允 炆歸隱輾轉(zhuǎn)尋張三豐大師帶其來五朵山修行,傳承正法,弘揚道教。靈、動相合,福惠蒼生,動在武當山大建,靈在王朵山朱允 炆內(nèi)懷性命雙修,外主濟世利人,因此明清時期,每逢廟會之時中原和漢江地區(qū)方圓千里,數(shù)十萬信眾商旅云集,來此朝山貿(mào)易,江湖藝人,集此獻藝。但見幕帳遍野,聲樂震山,如此者月余方止,可見規(guī)模之盛。其俗一直沿至今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