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州人吃面條是及其講究的,常聽老蘇州關(guān)照煮面師傅或“寬湯”或“緊湯”或“重青”或“免青”,外地客難免聽得一頭霧水,殊不知“寬、緊”是指湯的多少,“青”是指大蒜葉。來蘇州多年,耳聞目染之下,對于蘇州的面條文化漸漸有了興趣。聽聞常熟的蕈油面赫赫有名,乘著黃梅雨的間隙,一家人特意趕去常熟興福寺吃面。

蕈油面是常熟傳統(tǒng)的特色面點,松樹蕈是長在松樹下的一種菌類,與蘑菇不同,與一般的蕈也不同。浙江、安徽、江蘇的宜興都產(chǎn)松樹蕈,但是由于水土原因,常熟虞山產(chǎn)的松樹蕈尤為上品。蕈油是用上等菜油熬制而成,味道特別鮮美,可以說是鮮不可言。


興福寺位于常熟虞山北麓,是國務(wù)院確定的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門票10元/人,邊上有個小門,去往寺院茶室,泡上一杯10元的茶,即可免去門票。


興福寺邊上有三個面館,很多常熟本地人都來這里吃面、喝茶、消磨時光。






這里很市井,很有生活氣息。喝茶聊天之余,修個面,擦個皮鞋,捏捏肩膀按摩一下,甚至還有算命的、兜售水果的走來走去,但絕不會纏人、粘人,一切隨意,在這里坐上半天,看著人來人往眾生相,倒是很有意思。




吃完面,喝完茶,去虞山上走一走

 有山有水的好地方,老媽忙著拍照,殊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老爸在后面瞄上了她,當(dāng)然,最厲害的還是我,哈哈哈...

走累的情侶,小憩一下

“機器貓”也走不動了

來了一個小朋友

一起玩吧
 虞山來過幾次了,所以這次就沒到頂,悠哉悠哉地走到哪逛到哪,這才是最舒服的

|